摘要:我们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依托培养学生的美感,在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同时,也能积极有效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更能指导教师对教学实践的认知.在一定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感知美、识别美的能力,进而使其能够在学习中创造美.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在小学教材中这些美育知识尤为突出.小学教师应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探索美,从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分析、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并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一套高效的方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美感;?意识;?培养;
数学本身就是一门充满美的学科,在小学教材中包含着丰富的美育内容,这些美育内容也正是考虑到了应该提前培养学生数学美感的原因,旨为学生播种下美的种子,这是数学学习所需要的,又能帮助学生领会数学中的美学因素,从而引导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丰富了学生的情感、提升学生的美感.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应充分考虑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美,并感染学生,让其能产生对数学的美好体验,在教师的教学中深受启发,不断体验数学之美,形成良好的美感,养成优秀的个人品质.
一、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发现美
了解任何一件事物,起初都是从对这件事物的发现开始的,审美是从感知美开始,没有发现就不可能构成美的表象,也就无所谓识别美并创造美了.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首先为学生创造出美的意境,让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发现各种美,无处不在是美的特点,有的时候不是美不存在,只是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数学中就有很多美,例如,数学的奇异美、数学的对称美以及数学的简洁美,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在备课时有意识地准备一些较为容易理解、具有一定美感的教学素材,在数学课堂上引导学生去发现美.
例如,在求解组合图形的面积时,可先利用多媒体放映一些三维立体图像,如建筑物,让建筑物独特的设计美、对称美、色彩搭配美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给学生一种美的享受,即形成美的外化,又让组合图形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发芽.
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识别美
任何人对美的认知都是一步步积累而来的,不是一蹴而就的.数学中的对称美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很常见.例如,所有的平面图形中,圆形是最美的平面图形,它在任何方向上都是严格对称的,这是其他任何图形所不具备的,也正因为如此,在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有圆形的身影,如圆形井盖,交通警示牌等等.为了学生能够在未来的生活中正确地识别美,教师应该多准备关于生产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问题用于培养学生识别美的能力,通过这些问题帮助学生发掘数学美的内涵,培养学生积极上进的学习态度,让学生能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不断完善自我,形成良好的性格特点.
例如,“学校在3月份耗费电量521千瓦时,4月份耗费电量比3月份少50千瓦时,请问学校4月份耗费多少电量?”对这道题目,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解答此类数学问题的方法技巧,还应让学生明白“节约光荣”的道理,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是美的表现.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要传承和弘扬这种优秀的美德.只有这样,学生才能逐渐地学会识别美,并开始追求美的事物.
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
让学生能够创造美是美感提升的终极目标.无论是发现美还是识别美,都不是美感的最终目标,只是走向目标的过渡阶段,创造美才是最终目标.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关注学生能学多少数学知识,至于学生是否快乐、对学习是否发自内心的感兴趣、能否感知数学中的美、是否被数学的魅力所吸引等问题却不受关注.所以,只有具有相应的、合理的、有效的评价机制,才能培养学生的美感.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美感是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生活中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为社会增光添彩.数学教学不同于美术教学,画上一幅美丽的画就能展现美;也不像语文,写一篇精彩绝伦的文章,就能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不放过任何能够帮助学生创造美的机会,并有意识地增加这样的机会.
例如,在讲解数学问题“设计统计图表”时,教师可以以奖励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奖励把数学统计图画得最美的学生,学生因为奖品会变得更加有创造激情.又如,教师还可以给学生一些固定的立体图形,让学生设计一个组合图形,看谁设计的最有美感和艺术感.诸如此类,教师可以想到很多这样的包含设计思维,能够在学生独立思考中完成的数学问题,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四、结束语
美感是学生的一项重要能力,所以美育教学也就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数学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最为重要.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强的学科,很多学生很容易在数学学习中迷失自我,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通过每一位教师的良苦用心,将美育教学结合到各个学科中去,就一定能帮助学生从发现美到识别美,进而具备创造美的能力.
参考文献
[1]梁规英.如何把美学带进数学课堂[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3卷)[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