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的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4月第10期   作者:王凤杰
[导读]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与其他行业的整合

         摘要: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社会,信息技术与其他行业的整合,已经促进了行业工作方式的变革。课堂教学是具有很强的互动人文性的,探究信息化背景下的高中数学优化教学策略十分重要。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促进教学内容的生动化、问题情境的有效化、学习过程的自主化,以此提升高中生数学学习效率。
         关键词:高中数学;信息化;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高中数学不想初中数学那么平面化,学生还能够比较清晰、容易地看出来,高中数学更具立体感、抽象感,有时候仅凭肉眼可能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分辨出来的,这个时候,依靠信息化技术就会显得轻松多了,学生学起来也不会那么的困难。所以说将信息化技术带入高中数学的课堂,能够对课堂的教学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 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的意义
         2.1 改变传统的学习方式
         创新是行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国的教育领域非常注重创新,新课程改革就是一种非常明显的创新方式。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把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结构,有效的增加了课堂互动,在信息技术的带动下,学生会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对数学问题进行积极的思考和分析,在信息技术创设的场景中,学生会有不同的学习感受,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会发生改变,在处理数学问题的时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思考,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2 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高中阶段的学习任务非常紧张,由于即将面临高考,需要学习的科目非常多,所以,传统的题海战术在高中数学学习中已经过时。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具有简约化的特性,可以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学生更加直观清晰的进行学习,容易观察各种知识的本质,即使是最简单的信息技术应用方式,也能给学生带来别样的学习体验。通过这样的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得到显著的提升,无论是在知识的摄取还是在知识的理解过程中,效率都会有非常明显的提升。
3 在信息化视野下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改进策略
         3.1 利用信息技术,化抽象为具体
         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学生单纯凭借文字描述
         和老师的语言讲述,很难对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因此,教师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后,可以使教学模式更加多元化,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的文字描述变为生动、形象的动态演示,化抽象为具象,大大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学习人教版七年级“集合”这节内容时,集合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数学概念,而且学生还要理解集合的关系。

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集合的概念,对集合的关系拥有清晰的认识,数学老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在电脑屏幕上画出两个分别命名为A和B的两个圆圈来代表两个集合,A集合中包含1、2、3、4四个数字,B集合中包含5、6、7、8四个数字,AB两个圆圈是分开的,代表这两个集合没有交集。接着,老师运用信息技术将两个圆圈进行拉近,并使一部分重叠起来,重叠的部分就代表了交集,引出交集的概念。在信息技术手段的辅助下,数学老师通过形象生动的图形操作直观地为学生展示了集合的概念以及集合的关系,帮助学生化解了知识的理解难度,使学生在具象的图形及演示下完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2 联系生活实际,提升学生数学建模能力
         知识源于生活,这一点在数学这门学科中体现的尤其明显,老师在高中数学信息化教学中,要注重联系实际,有针对性的把生活元素引入到教学中,这样可以让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加深刻,同时,学生可以在生活中下意识的运用这些数学知识,达到了生活与学习融合的目的,这种教学方法对学生的成长有非常大的帮助,也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比如在学习不等式的性质的时候,把生活中的实例带入到课堂中,实现知识的迁移,增加学生的认同感。教师可以举出如下的例子:有一杯糖水,糖水的质量为B,糖的含量为A,且B>A>0,往糖水中加入糖量N,这个时候,糖水变的更甜了,这说明糖水中糖占的比例上升了。还可创设动画,在固定的容器中,有一定量的水,用颜色的深浅代表糖分的高低,加入染料,代表一定的甜度,再添加,颜色变深了,代表糖的含量高了甜度大了。通过这个生活实例说明了:当N>0时,A/B小于A+N/B+N,这样学生会对不等式的概念有一个更加深刻的理解,学生的理解能力与数学建模能力都会得到明显的提升,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形成有非常明显的帮助。
         3.3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融合促进教学内容变革
         首先,作为数学课程内容呈现的主要载体,数学教材在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融合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繁琐的运算都能借助技术完成,数学素养也由更强调快速准确的运算转向更注重恰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建立模型、解决问题。教材内容也相对应地融合了众多技术手段,把一些抽象的数学思维过程转变为直观可见的数量、空间变化过程,引导学生在信息技术手段下更好地理解数学本质。如“指数函数的性质”借助信息工具控制底数的大小来观察指数函数图象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直观感受指数函数的性质。其次,信息技术能为高中数学提供丰富的相关学习资源,来帮助学生认知探究、内化理解。如建模软件能帮助学生建立几何与代数、现实情境与数学模型之间的联系,仿真实验能帮助学生理解概率与频率等。
4 结束语
         新世纪以来,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的融合在经历了工具辅助、整合应用后,在融合创新阶段深度交融。在这一过程中,政府、企业、学校的联动互通是保障,促进课堂的深度应用是重点,教学全过程的数据化是抓手,共同推动着相关理论的发展、教学环境的营造、教学模式的革新、教学内容的变革以及教学评价的新可能。
参考文献:
[1] 孙海燕.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研究[J].学周刊,2019(23):46.
[2] 朱凤银.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建模教学的优化策略[J].贵州教育,2019(12):27-29.
[3] 范建凤,王敏.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17):112-113+123.
[4] 曹静彧.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析[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18(21):24-25.
[5] 谢国珍.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多媒体教学分析[J].江西教育,2015(33):27-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