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问题比同龄孩子县的更为普遍和复杂,本文分析了中职生的不良心理问题,以便于管理者和教育工作者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恰当评价自己,从而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职生;心理问题;成因
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依据中职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对他们施加系统影响,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促使他们身心协调、健康、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实路践活动。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摆在我们中职学校教师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任何一名学生都是国家的未来,是家庭的希望,学校有责任和义务把学生培养成才。作为中职学校的教师更是义不容辞。只有了解、掌握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状况,我们才能进行正常、高效的教育教学工作,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职业学校学生的成人成才。笔者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发现中职生的心理有以下特点:
1、自尊与自卑并存,但反抗性强烈。90%左右的中职生是中考落选者,而且大多数米自农村或特困家庭,他们感觉低人一等,进入职校后会人为地把自己封闭起来,没有上进心,没有求知欲,得过且过,甚至自暴自弃。但这样的学生或许是出于自我保护,他们的自尊心一般都比较强,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强烈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和尊重。同时,社会对职业教育还存在着一定偏见,一些中职生认为自己与同龄人比较,未来似乎比较渺茫,因此也具有一定的自卑心理。在这种心理作用下,当自主性被忽略或个性伸展受到阻碍时,他们表现在行为上就是无所适从、怪异和反抗,有时用过激的行为方式去掩饰自己可能受到的伤害,比如通过逃课、顶撞教师、打架斗殴等违纪违规现象,显示自己的勇敢。如果引导不好,个别学生渐渐就会形成了反社会人格倾向。
2.挫折情绪与偏差行为,造成学生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在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学生由于受家庭、社会、亲友的影响,过多或过早目睹社会阴暗面,内心深处不自觉地形成一种心理定势,对学习与班规校纪抱有严重的逆反消极心理,对教师的批评教育置若罔闻,我行我素,生活上自暴白弃,得过且过。中考是人生的一一个转折点,面对自己中考的成败,面对家人的失望,觉得愧疚苦恼;自己明明不想学但又不得不呆在学校学习,结果整天处于烦躁无奈中,导致精神创伤或行为偏差,如上课捣乱、与老师闹对抗、拖交或欠交作业、逃课等等。这种挫折情绪如果未能及时疏导,就可能让学生变得更加冷漠和消沉,对后续学习产生极大障碍。
3.厌学心理普遍,学习意志差。大部分学生来职校是迫于无奈,他们来校后,不知道学什么,志向不明。调查表明,63.41%的学生感到学习目标不明确,有部分学生对自己“该不该读书?”或“读书有没有用?”不能持肯定态度,有的干脆认为“读书是浪费时间”,想辍学等。一部分中职生由于学习基础较差并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没有良好的习惯、学习方法,产生厌学的心理和行为,并渐渐形成学习上的恶性循环形象,越不努力成绩越差,成绩越差越想放弃。
另外,大部分学生不能主动地吸取中考失败的教训,在思想上仍没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不主动学习,对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能躲就躲,老师要求高一点他们就叫苦连天,课堂上要求老师闲聊、播放影视、玩手游、发抖音等等来打发时间。
4. 偏执和叛逆心理严重。中职生大多自我意识较强,他们往往把自己的失败归因于他人。自己犯了错误,却总是埋怨对方、指责老师、批评学校;稍不如意则对家长、对老师和学校抱有对立和敌视态度。在家让父母头疼,在学校也根本听不进老师的教育。这部分中职生由于对学习无兴趣、无目标、无动力,对所学专业冷淡,精神无所寄托,其行为由紧张、压抑转向标新立异,盲目追求个性发展,主要表现在奇装异服,嘴叼香烟,寻求刺激,蛮横任性,目空一切,争强好斗。
5. 法纪和是非观念淡薄。中职生许多是留守儿童,从小就跟上辈生活在一起, 由于老一辈对孩子的溺爱,常规教育的严度不够,导致这些孩子的法纪意识淡薄,自控能力差,是非观念不强。在校园内盗窃、打架、斗殴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早退、旷课等违反校纪校规已成常态;早恋现象也较为普遍;常规礼仪缺乏等等。由于现在社会黄色低级的思潮侵袭,使那些学生性萌发、性觉醒的青少年容易产生迷惑形成错误的观念,以至走入性的误区。屡屡发生的早恋、外租房过夜、少女怀孕等现象以及许多学生对此表现出不以为然、满不在乎的态度。
6.渴望得到认可,但人际关系障碍。青年学生在心理发展阶段存在着坦率与封闭的矛盾,一方面期盼得到人们的理解,与知心人愿意敞开心扉,说话坦诚直率,另一方面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内心世界上,暴露出心理闭锁性,甚至产生固执、多疑与对抗,有时会因为看别人不顺眼而发生打架事件。中职学生特别渴里展示自己的才能,体现自己的价值,得到他人的认可,但是,他们不善于与人交往, 为人处事能力较差,存在着社交障碍。分析原因主要有:第一,不良的心理品质,性格内向,以自我为中心,妒忌猜疑,偏激,报复性强等;第二,个人能力方面的原因,如言语表达力差,知识水平低,不会交往等;第三,曾有过交往失败的经历;第四,语言不通,没有共同语言等。
7、渴望就业与害怕就业。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中职生意识到自己已经长大,追求自己内心世界中存在的“本我”,并将注意力集中到发现自我、关心自我的存在上。开始把自己看做是“成年人”,渴望与成人一样具有平等的社会地位与权利,在心理上要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要以独立人格出现。因此中职生既渴望就业、渴望改变现状,但因他们平时学习不努力,没有做好立足社会的准备,又在越临近毕业时越害怕,担心自己一毕业就失业。
以上这些现象在所有中职学校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这些迹象警示我们: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必要而且重要,它要求我们要关心学生成长,不仅应重视学科理论知识与技能传授,更应关注其心理健康,只有进一步拓宽工作视野,广开渠道,建构起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中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网络,才能为社会培养出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参考文献】
[1]付建中.心理学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中的作用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5).
[2]沈央珍.谈中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