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构建初中体育高效课堂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4月第10期   作者:黄执儒
[导读] 体育教学是初中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授课环节

         摘要:体育教学是初中课程中必不可少的授课环节,充分的体育锻炼能够有效强健学生的体魄,磨炼学生的意志,从而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初中的学习当中。初中体育对于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关键性,伴随新课改浪潮在初中教学的兴起,“小组合作”方式在构建初中高效体育课堂的使用频次逐渐增加,使其在初中课程的教学地位得到进一步地提升,而如何精准提高初中体育课堂效率也成为现代初中教学的重点问题。
         关键词:初中体育;高效课堂;小组合作
         传统初中体育教学始终受限于课堂效率不高、课堂的内容和授课的方式单一等问题,因此开展初中体育课堂的模式创新是现代初中教学必需的措施。“小组合作”在初中体育课堂中的应用,可以将课堂的氛围和学生的积极性进行较高程度的凝聚,从而提升高效体育课堂的落实。
         一、透析当前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缺漏
         在当前的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中,部分教师在应用教学方式和树立教学观念的过程中存在相应的错误,从而使得初中体育课堂长期以来无法获得有效的校正与改善,并且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呈现江河日下的负面情况。而当前初中体育课堂中尚存的较为不合理之处,包括以下几点。
         1、教学脱离初衷,形式化授课产生
         随着学生人数的增多和教学量的增加,体育教师所面临的教学压力也逐步提升,导致部分教师以“课程进度”为教学核心。采取“赶进度”、“快教学”的方式进行课堂授课,使体育教学失去其教学的本质和内核。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并没有及时给予学生方向性的指导,更多的是让学生参与“自由活动”和“固定项目”中,在课堂监管方面持以过度放松的教学心态。在“小组合作”实践中,只是流于表面的形式工作,没有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并布置相应的小组任务,更没有将体育小组的学习成果进行课后整合总结,导致“小组合作”在初中教学中丢失其主要功能。而类似“以形式为重、以进度为核”的小组合作模式,并不能对初中体育课堂效率提升给予实质性的帮助,更严重脱离初中体育教学的初衷
         2、课堂过于宽泛,精准性教学缺失
         初中体育课堂的真正目的在于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负担下,具备放松个人身心、优化精神状态的有效途径,并且保障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双重健康。而体育课堂中蕴含的丰富的体育项目有助于学生进行多元化的体育课堂,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因此针对不同项目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而在当前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并未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因课制宜”,许多教师只是以“笼统”的方式进行众多体育项目的教学。而许多项目对于“小组合作”具有较高的要求,需要学生以团队的形式相互配合,才能将体育项目的实际教学进行落实。但许多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思维策略的匮乏性,使得体育课堂失去小组合作学习的主要支撑,也让学生逐步丧失团队意识、合作观念。
         二、解读未来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特点
         教师在设计以“小组合作”为中心点的初中体育课堂构建过程中,应针对初中体育课堂的特点进行深度思考和分析,从而精准把握初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特性,促进课堂效率和质量的最大化提升。首先,初中体育教师要把握教学的精准性,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突出“小组合作”的课堂主题,以深化活动种类,加强活动实践的方式将“小组合作”的中心理念落实到位,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应对课程活动内容进行编排,将“合作式”的教学项目进行整合,并充分运用其激发学生的合作意识;其次,教师要注重“小组合作”的实践性,需要积极引导学生开展以“小组合作”为核心的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以热情的学习态度投入多样化的课堂小组合作实践中,让学生在合作实践中进行与他人的有效沟通交流,从而保证“小组合作”的模式教学能够最大化发挥其主要功能。


         三、探索体育课堂小组合作模式的构建
         1、以定向运动的形式实现合作学习
         极高的课堂凝聚力是“小组合作”体育课堂的有效保障,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可以通过以“定向运动”为主的活动项目,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其中,并使体育活动的内容与学生心理诉求和学习预期深度贴合,保证初中体育课堂合作学习的有效实现。
         比如,笔者在初中体育课堂的教学方案设计中,就采用“定向运动”搭配学生“小组模式”的课堂学习。在课前准备阶段,我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排列,从而开展“跳长绳”比赛。学生在比赛过程中通过接力跳绳的方式完成项目内容,学生要以此进入指定范围完成一次跳绳,并与其他学生在击掌后交替人员,而作为备赛学生可以在准备时间中为参赛学生加油鼓励,提升合作默契,提升团队氛围,最终以规定时间内完成数量最多的小组为优胜小组。
         通过定向运动渗透体育课堂小组合作的教学目标,可以在强化体育课堂趣味性的同时,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感和集体凝合力,在改善学生的课堂体验的同时,让学生感悟“小组合作”对于个人和集体层面精神状态的优化提升。
         2、以科学指导的方式传输合作意识
         “小组合作”化体育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的展开教学,教师应担任好指挥员和引导员的教学工作。在合作化的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出现的问题和错误及时纠正和指导,同时要注意把握“学生主体地位”,重视指导的策略和引导的方式,避免过度教学让学生丧失自主性学习的机会和能力。
         比如,我在初中体育教学中,会在“小组合作”模式下对小组成员进行细致化的工作分配,通过“组长—组员”的方式将每个小组进行有效连接,明确每位组员所承担的不同责任,落实每个组员的主要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会加强课堂的巡视和监督,及时发现学生在活动中存在的错误和突发情况。而在小组活动面临相关障碍时,我会通过提示警醒的方式启发学生,更多的是让学生承担个人责任,落实问题的有效解决。
         因此,教师要把握指导“小组合作”体育学习的分寸,在教学实践中要以宏观和微观的角度进行科学的调控,重视方法性的教育而避免侧重教学结果的生成。敢于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承担相关的责任,通过学生自主性合作有效解决教学问题,由此提升学生的体育学科综合合作能力。
         3、以竞赛活动的设置强化合作能力
         小组合作背景下的初中体育课堂教学,需要在一定的竞争性活动下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并且设置相关的奖励机制有效提升学生的团队凝聚力。
         比如,我会在初中体育课堂中安排相关的“竞赛类”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团队合作带来的课堂体验。在日常教学中,我会设置篮球赛、足球赛等以球类运动为主的竞赛,使学生以组组对抗竞赛的方式深化“小组合作”的教学理念。而学生对于此类竞赛活动也具备较高的兴趣和热情,往往都能够积极、认真地完成每一项赛事活动。并且,我会在赛后对表现较好的小组进行奖励,从而班级整体的竞争合作范围。
         因此,教师可以在体育课堂中开展竞赛性质的团队体育活动,让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的实践中确立较为明确的目标,在竞争力的调剂下强化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有效培育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合作能力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小组合作”已然成为初中体育课堂的主要趋势,教师需要在实际教学中把握“小组合作”的精准性和科学性,在多元化的体育课堂中充分渗透“小组合作”的教学思维和模式,利用体育课堂强化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参考文献:
[1]马昌杰.小组合作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效果探析[J].中国农村教育,2019(31):50-51.
[2]李成.小组合作模式在初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9):1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