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民族体育教学中跳竹竿的教与学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4月第10期   作者:曾忠会
[导读] 跳竹竿运动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悠久的文化历史上跳竹竿其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不断传承和改变

         摘要:跳竹竿运动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在悠久的文化历史上跳竹竿其蕴含的历史意义和精神内涵不断传承和改变,并慢慢进入大众视野,从而使这优秀的民间艺术逐渐从文化表演艺术转变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娱乐活动。将跳竹竿运动引入高中民族体育教学之中,不仅充分考虑到此项民间艺术被大众所能良好接受,且其灵活、有趣的运动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本文就高中民族体育教与学中跳竹竿的教育学进行探究并对教学要点加以分析。
         关键词:高中体育教学;跳竹竿;教学
         引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帮助学生锻炼体魄,强化自身的作用,但由于教学模式过于古板单一,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活动积极性,往往会造成不愿配合,不愿参加的窘境。而跳竹竿运动是传统的艺术文化,在锻炼学生的基础上,更有一定的趣味性,具有艺术内涵,使学生可以进行自我创新、自我发挥、自我优化。所以,高中生通过对竹竿舞的学习,不仅能够最大限度地锻炼自己的感官和活动能力,学会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建立学生的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更能弘扬少数民族文化,使学生了解民族之间的联系,促进民族团结。
         一、跳竹竿简述
         跳竹竿运动作为民间艺术,流行已久,盛行在多个民族之间。常见于黎族、苗族、佤族的体育训练项目中,其变化多样,灵巧有趣,相互配合的运动模式受到很多人的喜爱。尤其是黎族的竹竿舞,需要跳舞者相互配合,以坐、蹲、站三种姿势不断变化,在竹竿的相互配合之间敏捷的进退跳跃,将人、声、杆三者融合为一体从而做出各种优美的动作。
         二、跳竹竿的教学引导过程
         1、教师的主导教学,引领作用
         跳竹竿运动作为一项体育活动和民间艺术,不仅拥有运动的协调配合性,更彰显着文化内涵,单单只依靠学生的自我练习很难表达出跳竹竿运动的真正神韵。所以,这就需要教师在运动过程中对学生加以引导,帮助学生掌握跳竹竿动作方法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体育素养,增强自身能力的综合发展。另外,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应积极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组织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体能训练。使学生既可以熟练的掌握动作要领,根据自身能力以及自身的练习习惯创造属于自己的动作技巧,又能使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和弹跳素质得到质的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应积极参与到学生的训练活动之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训练的弊端,并通过以身试教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改变自身的训练模式。在此过程中更能起到模范作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训练标准和训练规范,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的潜在问题。并可以采用小组相互学习或结伴学习等教学方式,使学生融入集体之中,相互借鉴,相互协作,感受运动所带来的乐趣。从而使学生学会团队合作,增强团队意识。
         2、学生发挥主体作用
         任何教育形式,都以学生为主体展开,以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培养专业技能,提高自身素养为目标。在跳竹竿教学活动中,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跳竹竿实践活动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艺术的内涵,使学生得到心灵上的满足和体能上的训练。在教学模式上,教师要充分利用跳竹竿运动自身的特点和学生探索新事物的好奇心理,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共同进行探讨,尝试体验式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方法技巧,更要让学生亲身体验,加强练习,提高学生跳竹竿的技术能力。教师更要在此过程中充当欣赏者,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积极评价,给予学生积极的肯定,以此来鼓舞学生的士气,提高学生的信心。


         三、跳竹竿教学阶段分析
         1、基础阶段
         教师应做到以身试教,以规范的动作、标准的技巧,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跳竹竿的方法和节奏。更可以为了方便教学,增强学习氛围,让学生以边练习边喊节奏的方式进行训练。其中跳竹竿基本的进出步为正向和侧向步伐,鼓励学生多加练习,反复尝试,提高自己的技巧熟练度。
         2、提高阶段
         在掌握了基本技术和技巧要领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动作熟练度,并教授学生如何过杆和提高过杆的数量。教师应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训练的难度,通过设计一些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项目,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的跳动持久性与稳定性。同时增加学生之间的合作,鼓励学生相互讨论,相互借鉴也尤为重要。
         3、创新阶段
         学生已具备足够的基础知识和运动技巧后,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在原有技能的基础上,不断创造和尝试新的本领,让自己的跳竹竿技术赋予变化,从而更能发挥学生本身的特长。
         四、跳竹竿教学要点分析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没有目标。因此,教师应在跳竹竿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力。教师更可以运用音乐、视频等与跳竹竿活动相结合的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此来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技术熟练度的目标。
         2、遵循循序渐进的教学组织原则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实际能力,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安排。在不同的教学阶段,实施不同的教学模式,以此来契合学生的发展速度。教师不仅要完善学生的基础理论,更要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实践教学之中。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能力,设置不同的教学难度,以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组织教学进度。
         结语:将跳竹竿教学活动引入高中体育教学之中,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体能发展,更在很大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了学生的技术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以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不断引导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培养自身的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训练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探究意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学会相互配合、相互协作,增强了团队意识,感受运动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和永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引入高校体育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1):193-194.
         [2]徐金尧,王代代.跳竹竿教学应用实验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2,34(06):51-54.
         [3]王代代. 民族民间体育教学开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0.
         [4]王怀虎,郭卫,王亚琪.锅庄舞和跳竹竿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陇东学院学报,2009,20(05):47-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