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教师微格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4月第10期   作者:史焕冶
[导读] 教学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有效地促进学习学习的技能。

         教学能力是教师指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特别有效地促进学习学习的技能。它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教学理论,依据学习理论和教学原则进行教学设计、教学研究、组织课内外教学活动,有效地促进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本领,是影响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方面,具有可描述性、可观察性,而今天,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因此,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培训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加强教师对学生学习策略指导、教育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新型教学方式的组织等,已成为新的培训主要范畴。结合实际教学,我们将原有的课堂教学能力赋予新的内涵,并对其逐一细分,进行微格训练。
一、创设合理教学情境的技能。
         新时期的课堂教学,必须注意良好的课堂教育教学情境的创设,在情境中去学习、去体会、去提高,才会收效显著。无论是开课伊始,还是课中高潮,利用情境辅助教学,都会使学生觉得直观、生动有趣,助观察、助思维、助理解、助记忆,促进学生运用多种感官从事学习活动。因此,对于如何创设情境,我们采用微格的方法进行培训,通过视频分析、片断设计等,使教师逐步掌握其方法。
1、利用视频分析,明确创设问题情境的要求
我们将一些有代表性的有关情境创设的教学片断进行汇编,组成一个专集,在组织教师观看时,提出思考题:情境的创设有哪些要求?让老师们边看边分析、思考、讨论,逐步总结出具体要求。
(1)“问题情境”必须贴近儿童的生活现实,利于儿童接受。
(2)“问题情境”创意要新颖,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3)“问题情境”要适当地开放,体现灵活性。
(4)“情境创设”要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5)“情境创设”要利于培养创新意识。
2、利用视频教学片断设计,掌握情境的创设方法
(1)语言描述渲染情境
(2)直观形象再现情境
(3)设置悬念巧设情境
(4)讲述故事引出情境
(5)游戏实验创设情境
(6)音乐图像烘托情境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能力。
         教师不仅要有把握教材的能力,更需要教师储备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要求教师要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如何合理使用教材呢?
1、合理筛选教材内容
2、广泛进行资料收集
3、恰当改编教材内容
4、注重联系生活实际
         三、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有课堂的管理能力,更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中有序地进行学习。灵活调整课堂环节的能力。教师不仅要注意课堂环节的设计,更要学会灵活调整,具有随堂机智。
1、引导发现问题
(1)在阅读教材中发现
(2)在质疑中发现
(3)从生活体验中发现
(4)在讨论交流中发现
2、组织小组合作学习
         通过课堂教学片断评析,弄清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做法
         (1)培养学生的交流技能。培养学生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谈话,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重点,对别人的发言作评价;学生质疑,有疑问时,请求对方作进一步的解释;乐于陈述自己的想法,修正他人的观点;勇于接受他人的意见并修正自己想法;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依据他人的观点,做总结性的发言。
         (2)创设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小学生要借助具体形象的支持才能学好数学,所以要将数学中的概念、规律、法则等变成可以观察的实物、模型的形象或可以动手操作的程序。
         (3)发扬民主、激励合作
         在小组合作过程中,为了更大地发挥同学之间的合作效能,可采用下系列竞争方法,如:表扬激励法、小组得分制、评选最佳组员等,可采用激励性语言,还可以把小组合作中成果具体量化,进行评比、给予发布。每月让同学无记名投票选出最佳组员,带动全班同学向优秀组员看齐,通过对比找出自己的不足,完善了小组合作,有效形成合力。


2、合作学习的恰当时机
         (1)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必须认真回答下列问题:(1)为什么这节课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同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少时间 ?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任何点拨、引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小学数学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要根据学生情况和学习内容本身的特点有所选择,从而避免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提高小组学习的效率。
         (2)操作实验,探究问题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许多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动手实验,通过分析试验的结果去发现,探究总结规律。有时靠个人的力量是不够的,需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共同完成。这时就要组织合作学习,集思广益,挖掘集体潜能。
         (3)选择解题策略时的合作学习。学生在独立学习或解题时,常常遇到似曾相识、但是又不清楚,不能立即解答的问题。这时学生往往对自己的想法产生怀疑,希望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中得到验证。希望别人的语言中得到启发,会产生一种强烈的交流欲望。这时安排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最好。
         (4)学生个人思考不全面的合作学习。数学内容较为抽象和深刻的,有时由于学生个人认识问题的局限性,单靠某一个学生往往回答不全面。这时也可以考虑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组内的几个成员充分发表意见,通过有意义的协商和共享,相互补充,并不断从别人的发言中受到启发,从而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更加丰富和全面。
         (5)解答“开放性”问题的合作学习。为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当学生给出答案可能五花八门时,教师可安排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把自己的结论依据展示出来,每个同学都从别人那里看到解决问题的另外一些角度,培养了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从别人身上取长补短的好习惯。
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
         (1)在介绍新教材和提供讨论题目时,教师充当的是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教师根据需要,在小组合作学习前,提出一些问题安排学生进行讨论;教师还可以根据需要为学生提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教师还可以书面的形式为学生提供辅助性的资料。无论是以那种形式,一个最基本和首要的条件是要充分保证每个学生都理解他们所处的具体的数学问题情境。
         (2)在合作交流时,教师的角色变为一个促进者、合作者。教师要深入小组中了解情况;深入小组及时发现他们观念上或操作上的错误,以便提供提示或矫正;随时组织好各小组成员,使合作学习正常进行。
         (3)在指导全班对新知识进行总结、概括时,教师的角色以指导者为主,教师倾听学生汇报,给出及时的反馈和意见,回答学生的问题,概括学生的结论,提供学生应用新知识的情境。
4、适合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特征
         (1)以一个有意义的问题清净呈现,并且表达的语言简明易懂,尽量用人们日常所习惯采用的语言。
         (2)使人能明确地意识到该问题的存在,虽然它可能不太容易。
         (3)比较容易通过实物、图形、表格或其他方式形象化、可视化。也就是说问题本身不应该是过于抽象的,虽然通过对该问题的研究将可能回导致出一个更抽象的结论。
         (4)由这个问题能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更多的问题或更好的问题,也就是说,问题具有很好的启发性。这一特征被认为是一个好的数学问题所具有的最重要的一个特征。而所有的这几个方面的特征,被认为对促进一个新的内容的开始或新一轮的小组合作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
5、小组合作学习应注意的问题
         (1)要强调合作学习的原则,如积极参与,对小组负责,不要嘲笑别人,对人要宽容。
         (2)课堂上要尽量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合作式学习。
         (3)让学生经常总结自己在合作式学习中的收获与体会。
         (4)在适合时间内变换合作对象,使之了解更多的同学,增强合作能力。
         (5)小组合作学习监督要及时、细致、合作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小组中,慧眼观察、随时监督。
         (6)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注意不要面面具到,但要有点有面,形式要多样,生生评、师生评。
          教师教学能力的微格培训,是结合教师的教育教学的具体情况,提高教师教学能力,行之有效的培训方法之一。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