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势律动在小学低年级节奏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4月第10期   作者:张娟茹
[导读] 课堂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系统的音乐声势训练

         摘要:课堂教学的实践告诉我们,系统的音乐声势训练,不仅能为孩子们今后音乐特长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而且能让孩子们在音乐美中愉悦身心,提升品质,陶冶情操,提高综合素质,得到和谐发展,实现快乐成长。因此,我们只有不断践行、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实、做强,去获得音乐教育的丰硕成果。
         关键词:声势律动;低年级;节奏教学;应用分析
导言:
         声势律动的运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审美意识,实现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应不断挖掘声势律动整合音乐教学的生长点,在音乐活动,创造性内容,挖掘想象力等方面组织教学,实现二者的创新融合,从而实现提升学生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
1 声势律动的基本内涵
         所谓声势,就是把自己的身体当作乐器,通过各种不同的动作和姿势来制造出不同的声响,比如拍手、拍肩、拍腿、跺脚以及捻指等。声势是人类表达情感交流最直接的方式。学生可以借助自己所熟悉的肢体在已有的音乐基础上进行节奏的训练,这个过程充满了好奇和挑战,不仅促进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还能促进学生开发创造性思维。        
         而律动指的是借助有律动的身体动作或者姿态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体会。律动教学是奥尔夫和达尔克罗兹都提倡的教学方法,是培养学生感受音乐和理解音乐的良好途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同时对培养学生的音乐节奏感、肢体协调性也有着积极的作用。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利用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基于音乐本身进而不断创造律动的机会,鼓励学生借助自己喜爱的肢体语言表达对音乐的感悟和体会,以此达到静动结合的目的,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的体验和学习过程中。        
2 声势律动内涵及优势
         声势,是指能够发生声响的人体动作,如拍手、拍腿等动作。声势律动是通过肢体对音乐产生的节奏感,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协调肢体语言,同时,通过肢体的运动能够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声势律动能够有助于培养音乐创造性人才,且能够通过动作增强学生的节奏感和感知力,深入体会音乐带给自己的愉悦感。
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来看,声势律动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在声势训练中,学生能够锻炼自身听力,学生仔细聆听音乐作品,能够辨别出音乐之间的差异性,并产生多元化思维,进一步感悟音乐内涵。声势练习能够锻炼学生的反应力,在教师指导下,学生随着音乐做出相关动作,形成形象训练,提高学生的记忆力。与其他学科不同,音乐是抽象性体验,学生记忆、感知能力都需要长时间训练才能够形成。当学生听到音乐后,身体会随之做出一系列动作,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小学时期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通过声势律动培养,能够在很大程度突破单一教学模式的枯燥缺陷,创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从而提高小学音乐教学质量。
3 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3.1 把身体当作乐器——培养学生音乐节奏感        
         节奏感是人与生俱来的,人的动作本身就带有节奏的能力,从最简单的行走到日常最基本的动作,都为节奏教学提供了相应的素材。例如,在小学音乐六年级欣赏课《阿细跳月》的教学过程中,当学生第一次聆听乐曲时,大部分的学生就会随着音乐的节奏自然地动起来:有些同学或用脚掌或用脚跟不断地点地;有些同学的膝盖在弹跳;有些同学的手指不自觉地点着大腿;还有些同学不断在点头或是晃着脑袋,这就是人与生俱来的音乐节奏感。小学高年级段的学生对节奏的表现比较收敛含蓄,如果是低段的学生,他们就会显得更加活跃更加自然并且毫无约束。

        
         因此,在实际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根据音乐中的旋律、节奏及速度等音乐要素不由自主地通过身体动作积极地反映出来。这种教学方法不但可以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的本能,更可以唤起学生的音乐细胞,培养学生聆听音乐的能力以及对音乐的节奏感。        
3.2 肢体与音乐结合——增强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        
         音乐教学的重要目的是为了音乐审美,而审美主要就是建立在欣赏音乐的基础上。声势律动使得肢体与音乐相融合,在欣赏音乐作品时抓住音乐要素,利用多姿多样的律动方式来体验音乐速度、力度以及情感的变化,从而增强学生欣赏音乐的能力。一般而言,活泼欢快的乐曲情感采用的音乐节奏速度较为明快,而相对的难过、悲伤等情绪就需要慢节奏来展现,代表内心的凝重与深沉。因此,我们在采取声势教学时也应该根据作品的速度和情感来选择与之相匹配的律动方式。        
         不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乐曲节奏,能变化出多种不同形式的声势律动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我们还可以根据音乐节拍来使用声势律动。如在小学三年级音乐《摇啊摇》一课的歌唱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在聆听的过程中跟着音乐节奏做拍手和拍肩膀的声势律动来体验歌曲三拍子的节奏特点,并在律动中掌握其强弱规律。        
3.3 心灵与意境相通——提高学生表达音乐的能力        
         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是将知识的传授,技能的训练放在首位。而现在,新课标则要求将音乐审美作为教学的核心内容贯穿于音乐课堂的始终。音乐审美指的不仅仅是欣赏音乐,更应该是心灵与音乐意境的合而为一并且能表达音乐作品所呈现的情感。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当学生在学习或聆听音乐时,往往不满足于安静地听音乐,有时会情不自禁地加上一些动作。还有的学生在听到音乐的速度变快,力度变强,音乐情绪变得热烈时,控制不住内心的澎湃,个个激动得拍打起身边的同学。这一现象说明大部分学生都拥有表达音乐的本能,他们的内心是随着音乐的起伏而波动的,然而要求学生端正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聆听音乐却限制了他们想要表达音乐的那份冲动或者使用了不恰当的方式去表达音乐的情感。
         例如,在小学音乐《狮王进行曲》的欣赏教学中,我们可以先创设情境使学生的思想融入到音乐意境当中,想象自己就是一只威武的狮子从茂密的森林中出来,通过模仿狮子走路的动作来塑造音乐形象,表达音乐主题旋律的特点,促使学生品味音樂作品本身蕴含的韵味,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意境。        
4 结论
         总之,良好的声势律动方法能够真正的帮助音乐教师培养学生良好的音乐素养。所以,文章主要就声势律动的基本内涵进行研究,然后对其对于低年级音乐教学的意义进行阐述,最后如何更好地使用声势律动方法进行建议指导,希望能够帮助低年级学生音乐素养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冯星星.小学低年级声势律动教学探索[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 2019(20):0091-0091.
         [2]孙慧.声势律动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J].黄河之声,2016,000(011):61-61.
         [3]朱雅.声势律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情感读本,2018,000(02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