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程标准在多个方面都强调了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作为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独有的,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是具有本质意义的内容。其中,杂文的语言是最具代表性的情感性语言之一,有“言外之意”或“言有尽而意无穷”的特点,而解“意”还是需要从理“言”出发。本文从品味语言入手,结合《拿来主义》的言语教学,理解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的涵义。
关键词:语言建构与运用;拿来主义;言语教学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明确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逐步掌握祖国语言文字特点及其规律,形成个体言语经验,发展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正确有效地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1]这一解读虽然给我们提供了努力的朝向,然而具体的教学实施仍需要一线教育工作者在语文课堂上进行实践才能开花结果。因此要给学生提供优秀的语言材料和丰富的语言环境,指导学生追问、思考和分析言语范例表达上的优劣以及为何这样表达而不那样表意等等,这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帮助学生建构和提升属于自己的言语经验。
一、理解言语内涵
言语教学的基础是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对学生来说,理解字词对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生对于“拿来主义”通常会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送去之外,还得拿来,是为拿来主义”;另一种是“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词语本身的含义中理解词语的意思。“拿来主义”一词将市井俗语“拿来”与外来词“主义”相结合,作者在“主义”上又提到“闭关主义”、“送去主义”,继而在第二段正式提出“拿来”,接着又指出“抛来”的不可取,因为“抛来”即“抛给”,是侮辱性的“送来”。作者在几个名词之间颠来倒去,并不是于文本无益的重复赘余,而是旨在通过这些词语间的比较和辨析,阐明“拿来主义”的概念,与形形色色的误解相区别,力求准确和精密。由此可见,借助词语本身的含义进行教学,可以使学生对这几个词加以了解和判别,进而准确地理解词语的意思。
另外,要学会借助汉字的一词多义来丰富对词语的理解。文章在阐释“送去主义”的危害时说道“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其中,“残羹冷炙”的本意是吃剩的饭菜,在这里则指权贵的施舍,将出亡国奴们无以为生、乞讨度日的可怜可悲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再者,“奖赏”自然也不是奖励、赏赐的本意意,而是讽刺做了亡国奴的子孙后代面对帝国主义居心不良的施舍所表现出来的无知和无耻、愚妄和虚伪。这两个词语形象地揭示出“送去主义”亡国灭种,危及子孙的实质。“还有几位‘大师’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的挂过去,叫作‘发扬国光’”。“捧”字和“挂”字刻画出几位“大师”的恭敬谄媚和洋洋得意的寒酸相,也委婉地表达出对他们被国民政府利用的批评之意;“几位”和“几张”表明大师不多,作品极少,接近寒伧可怜的程度;引用“发扬国光”实际上是对国民党“大师”一味“送去”作品,不以为耻、反以为荣的丑恶嘴脸的嘲讽。简单的一句话,用精炼、传神的动词和恰当的修饰语、限制语,惟妙惟肖地勾勒出国民党政府卑躬屈膝、崇洋媚外的奴性心理。
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理解这样的词语,会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信息,“进而提升学生运用和积累词汇的经验,而不是只会死记硬背字典中的条文”。[2]
二、从句式的选择来切入
“鲁迅杂文的语言长短句搭配相宜,节奏和谐。”[5]在《拿来主义》中尤其显著。
文中最后一段几乎全是短句,而且短句的语言组织又都极有规则。在这一段中共有16句话,82个字,语句之短,表达之简,可见一斑。整个段落或对偶,或排比,有利于清晰阐述观点,与议论文的说理特点相契合。这一段中最后一句,可以引导学生尝试把否定句转换为肯定句来更好地理解,不局限于语言文字的形式,理解为只要我们拿来,我们批判地继承、吸收,进而文艺也会汲取新的养料,成为新的文艺;第七段“所以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在简短之中表达出果决之气。
全文句式运用的另一个特点就是整散结合,错落有致。[5]先提出“拿来主义”的反面加以区别分析,什么是“孱头”什么是“昏蛋”什么“更是废物”,然后才从正面阐述真正的“拿来主义”是“看见鱼翅”如何食用,“看见鸦片”是怎样的态度,“烟枪和烟灯”该如何处置,“姨太太”应如何安排等,表达这些内容且叙且论,语句自然流畅,在整齐中有变化,在变化中见整齐,令人赏心悦目。
三、从文体特征看语言
教师带领学生不仅要关注杂文在文体结构上的特色,对其语言上的独特视角也要进行深刻体悟。
一方面,《拿来主义》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在如何对待文化遗产和外来文艺的问题上,作者以“大宅子”为喻,形神具备地揭示了“孱头”的卑怯、“昏蛋”的过激和“废物”的窝囊,批判了各种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倾向;用“鱼翅”比喻精华,用“鸦片”比喻有有害的部分,用“烟枪烟灯”和“姨太太”比喻糟粕等等,进行了妙趣横生的分析。通过作者运用的鲜明对比和反衬,学生可以感受到:这种修辞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在这一部分,学生通过分析恰当而灵活的修辞运用,可以领略到文章的质朴自然、生动活泼的语言特点,对于文章所阐述的事理也就不再那么模糊和不解。
另一方面,《拿来主义》体现出“实质朴和幽默讽刺的语言风格”。[1]
第一段通过第一段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所举实例都来源于生活,具有生活气息。二是通过上文中反语的幽默进行讽刺:“然而尼采究竟不是太阳,他发了疯”、“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讨喜,讨一点残羹冷炙做奖赏”,又如第七段当中的三类反面人物,将其鲜明生动、丑陋的嘴脸勾勒得惟妙惟肖,于刻画中传达愤怒轻蔑,于嬉戏中进行挖掘批判,使文章思想内容的表达变得或直接、或含蓄、或平实、或生动,增添了语言表达的变化性、灵活性和深刻性。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把握和品味,理解了讽刺、奚落和幽默的表达效果,能够有效掌握比喻论证、类比论证和对比论证的作用,从而运用到自己的语言实践活动中。
综上所述,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要切忌走马观花;要有言语教学的意识,更要依据学情开展恰切的语文活动,致力于提升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如果教师能将核心素养中强调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维度深刻理解并有效运用,重视语言学习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注重语言的建构有多种向度,那么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核心素养将会得到切实有效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王宁.谈谈语言建构与运用[J].语文学习,2018(01):09-12.
[3]张云.论《拿来主义》的语言特点[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19(02):73-74.
[4]童志国.“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言语教学刍议——以鲁迅先生作品为例[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9(05):24-27.
[5]陈根生.从《拿来主义》看鲁迅杂文的语言美[J].镇江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03):20-22.
作者简介:
肖玉婷,女,汉族,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1996.10.26,硕士研究生,学科教学(语文)
山东省青岛市市南区宁德路1号青岛大学浩园肖玉婷收13780620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