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路径与模式研究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4月第10期   作者:李新
[导读] 产教融合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

         摘要  产教融合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但目前高校与行业、企业以及社会在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过程中,还存在着思想观念、体制机制等因素制约产教融合力度、效度和深度的现实困境。分析这些困境的深层次原因,提出破解产教融合困境的对策,探索产教融合的路径、建立产教融合的模式,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缓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矛盾,增强国家综合实力。
         关键词   产教融合;应用型;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8.4
         一、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背景
         教育本身具有发展自身、服务社会的内在功能。产教融合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载体,也是国家引导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之举,更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人才的多元化需求,提升应用型院校办学水平的应然之策。
         理论来源于实践,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大众化向普及化发展,高等教育政策也相应的不断做出调整。自1999年至今近20余年的时间里,大学的“社会服务”功能成为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热门话题。[1]2002年,国务院按照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相适应的原则,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实现这一目标,2005年又提出建立一批旨在培养技能型人才的高水平示范性职业院校。[2]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决定》的颁布,成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催化剂”。“引导一批普通本科院校转为应用技术型大学”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2015年,国务院联合多部委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这一重要部署从政策上阐明了普通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变的力度。纵观全国普通高校转型发展举措,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成为应用型发展的切入点和重要载体。
          政策的制定是基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制度、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深刻变革,与此相应,社会在教育方面也发了一系列变化。在以信息化、大数据为主导的产业革命新形势下,创新成为经济发展、民族复兴的重要驱动。高等教育服务社会的功能也迫切要求普通本科院校做出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改革。
         此外,应用型院校发展是打破高等教育结构中普通高校“一枝独秀”局面的重要推力。自2010年,国家提出高等教育院校实行分类管理以来,普通高等院校“独霸天下”的地位被不断撼动。新建本科院由于自身特点和发展定位,成为应用型高校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截至 2015 年,全国普通本科院校1219所。其中,新建本科院校 678 所,占比达 55.6%,占据本科教育的“半壁江山”[3]与此同时,“象牙塔”式的办学模式导致学校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严重脱节,劳动力市场呈现出“就业难”和“用工荒”的“冰火两重天”局面。高校发展的内驱力与现实就业需求的双重压力促使高等院校面向行业、企业,改革人才培养方式,走产教融合内涵式发展之路。
         二、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现实困境
         2015年可以称为普通本科院校应用型转型蓬勃发展之年,各省市自治区纷纷响应国家号召,进行地方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但在转型过程中还存在思想观念、产教融合体制以及产教融合的模式和路径等因素制约产教融合的力度、效度和深度问题。
         (一)思想观念制约产教融合的力度
         由于历史传统和人们认知水平所限,应用型本科院校在人们的思想观念中还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特别是普通高等院校的决策层,他们的认知直接影响着产教融合发展的力度。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观念束缚和招生政策的指引,“贴标签”现象阻碍人们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正确认识。普通高校在“要不要转型”中左顾右盼,在“怎样转型”以及“如何转型”等问题上认识不清。[4]因此无法精准把握应用型本科院校建设内涵,对职业院校和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区别更无法准确区分。这直接影响了普通高校转型发展的招生和就业等方面。普通本科院校基于“出身”不同,在转型发展中出现两种态势。简而言之,“民办”普通高校对应用转型态度积极,主动对接行业企业,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为学生就业解决出路。“公办”地方普通本科院校由于体制问题、经费问题,学校自主权受限。对产教融合缺乏动力。
         (二)体制不健全影响产教融合的效度
         体制是校企合作有序进行的保障,现有的产教融合体制从国家顶层设计到校企双方,缺乏有“章”可循的制度依据。制度保障不足严重影响了产教融合的效度。
         从顶层设计方面分析,国家对普通本科和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和教学评估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职业院校有一套独立自主的专业设置和评估方案,而应用型转型院校在这两方面处于职业院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之间的“尴尬”境地。其次,在师资队伍方面,与职业院校不同,应用型本科院校从领导到教师,有无企业工作经历没有硬性规定。最后,在校企合作中,职业院校可以按相关规定分配和支配获得劳务、教育以及专利等收益;而应用型本科院校在这一方面也没有相应规定。
         在企业层面,国家对参与校企合作,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企业并没有准入的标准,也没有相应的优惠政策。如何把企业追求利润和为社会培养人才统一起来,让校企双方在合作中寻求最佳利益“契合点”,是当前校企合作的最大困境。
         (三)现存机制缺陷阻碍产教融合的深度
         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包括产教融合研发、产教融合共建、项目牵引、人才培养与交流等四种模式。[5]但在实践过程中,产教融合的四种模式却存在着“三重”和“三轻”问题。即重理论、轻实践;重数量、轻质量;重校内、轻校外。
         突破传统办学的保障机制缺乏。从大学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学术性(型)是最早出现并长期居于唯一或者支配地位的根本属性与形态。[6]学术性成为大学存在的合法性依据,应用型高校发展从专业设置到实习实践等环节都要与市场对接,机遇与风险并存。在市场与学术、稳妥与风险中,更多的应用型高校倾向于理论研究。
         有效的监督和评价机制尚未建立。在普通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过程中,“功利化”色彩浓重,一些院校为了争得国家专项资金支持,不顾自身办学条件盲目转型。一些院校为了扩大校企合作,与企业广泛签订合同,导致产教融合表层化现象严重。
         激励机制尚待完善。奖励机制的缺乏,使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动力不足。因此,高校的实习基地建设仍以校内实习为主,毕业实习仍以分散实习为主。重校内、轻校外的现象依然存在。
         三、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路径选择
         产教融合的主体是学校和企业;产教融合的核心是资金和技术;产教融合的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如何打破企业和高校无缝衔接的壁垒,释放校企双方合作潜能,实现跨界融合,是产教融合的重要内容。
         (一)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实现跨界融合。
         技术和管理人员是应用型人才的“主力”,在国家人才结构中占有重要比例。其中科学家和技术研发人员约占15%,而初、中、高级现场技术和管理人员却占到了85%。[7]培养技术和管理人员等应用型人才,跨界融合是重要渠道。它旨在突破高校和企业、企业与企业、高校与高校之间的界限,以培养人才、服务地方经济为中心。促使产业链、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的多层次、多形式、多方位有效衔接。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践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解决近年来人才供给侧结构矛盾。让资源在校企之间真正实现共享、调动校企双方共同育人的积极性、承担为社会输送人才的共同责任,实现校企之间水乳交融式的跨界融合。
         (二)以完善机制为核心,激发协同创新活力。


         完善奖励机制,助推产教融合。企业在与高校合作过程中为社会培养人才,必然会增加企业成本,影响企业效益。因此,国家在产教融合过程中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一些做法,给予有需要也有必要的企业一定资金奖励或者减免税收。比如,在日本,政府对参加产教融合的企业提供教育或者科研协助补助金或者减免税收。[8]让资金奖励和政策红利,真正成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杠杆,激发产教融合的活力。
         打造信息化平台,助力产教融合。在平台建设过程中,按照专项平台和一般平台的分类对接行业、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加大信息化投入力度,利用大数据、互联网,实现高校与高校之间、高校与政府之间、高校与科研部门以及高校与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与交流。特别是高校与企业之间以项目合作为切入点,加强项目研发、技术交流,同时企业按照行业和经济发展新要求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建议。此外,还要建设科研管理平台,以小企业为突破口,以点带面。规范科技成果传化、缩短转化流程。
         (三)以政府或社会组织为中心,建立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
         政府或社会组织建立的第三方公共管理平台是校企合作的桥梁和中介。在这个平台上,企业和高校既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又可以为产教融合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在发挥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功能的基础上,第三方公共服务平台还发挥着监督和评价功能。
         目前,校企合作仍停留在广泛建立合同,缺乏实质性人才培养阶段。第三方平台建立可以促进校企深度合作,产教融合向纵深发展。同时,第三方管理平台还可以理顺校企合作关系,监督产教融合效果,解决校企合作纠纷。此外,改变以往由国家单方面做出转型效果评价的局面,需要依托第三方管理平台。第三方管理平台基于自身定位,能公正的做出产教融合效果的客观评价,全面说明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效果。
         四、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的模式设计
         培养创新精神和服务社会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以大学为中心,构建高校、企业、社会等主体的融合、共建、共享的产教融合模式,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
         第一,以大学为创新中心,构建协作效应模式。
         高校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中心。高校与企业产教融合的最终载体是人才培养,通过产教融合,精准掌握地方产业结构,主动按照产业结构调整专业结构,充分发挥企业合作效应,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加大对学生应用型能力培养,将创新创业提到人才培养的高度,利用高校和企业及社会的资源,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发挥高校的中心作用,构建社会、行业、企业协作育人最大效应模式。
    另一方面,学生通过教学实践和科研项目创新,改进企业生产实践中的不合理环节,提高企业生产效率。让企业获得人才红利,从而使企业加大校企合作投入力度,满足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形成良性互动的协作效应模式。
         第二,以大学为创新要素,形成多主体的组织效应模式。
         应用型人才培养是一个复杂的长期性工程,按照系统论的说法,它既包括高校、企业、行业、社会管理机构、政府部门等多个主体,又包括校企合作、专业建设、课程设置、创新创业等多要素。产教融合就是要调动各方积极性,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为核心,将各方优势渗透到人才培养全过程,释放合作潜能。
         以培育创新精神为中心,建立一套自上而下,平行互动、多主体、多要素的组织模式,发挥组织的整体性功能。让各主体各要素既有活力、又有动力,在协作育人、合作共赢上实现责任共担、利益共享。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加大创新创业投入力度,整合主体资源优势,让“创新”带动组织合作、让“创新”提高组织效能。
         第三,以大学为创新载体:创新和转化科技成果。
         高校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基地。大学生校内创新的途径主要有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两种形式。以赛促研、以赛促建,通过参加竞赛和科研项目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前景,熟悉该领域专业理论知识,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活力。通过实用发明、专利申报推动比赛成果与产学研的紧密结合。此外,校外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形式有“创客”空间和企业与高校创办的实习基地。
         在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中,国外先进国家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以美国和英国为例。美国实行以市场引导科学技术转移的机制,建立了一套涵盖法律、信息服务、多元化评价以及风险投资在内的一整套制度。相反英国在产学研、融资和知识产权方面实行多种计划,让政府在人才培养和产学研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9]结合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借鉴市场引导成果转化模式、积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搭建相应的信息平台以及健全法律法规,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更安全、更迅速、更有效的渠道,打通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最后“一公里”。
         参考文献:
[1]柳友荣. 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政策文本研究.中国高教研究[J].2019,(6):40-47.
[2]潘懋元,朱乐平.高等职业教育政策变迁逻辑:历史制度主义视角.教育研究[J].2019,(3):117-125.
[3]钟秉林,王新凤.迈入普及化的中国高等教育:机遇、挑战与展望.中国高教研究[J].2019,(8):7-13.
[4]钟秉林. 王新凤.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若干热点问题辨析.教育研究[J].2016,(4):4-11.
[5]柳友荣,项桂娥,王剑程.应用型本科院校产教融合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中国高教研究[J].2015(5):64-68.
[6]刘振天.学术主导还是取法市场:应用型高校建设中的进退与摇摆.高等教育研究[J].2019(10):21-28.
[7]郑国强.创建面向21世纪的新应用型大学. 2000(3):227-229.
[8]陈要勤,岡田昭人.日本应用型人才培养及对中国教育的启示.教育与职业[J].2018(19):107-112.
[9]张栓兴,杨欣怡. 加快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步伐.教育与职业国际经济合作[J].2020(3):107-112.
Research on the Path and Mod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in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Li Xin
(1. Business College of Hebei University 2.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Hebei University bao ding 071000, China)
         Abstract: The integration of industry and education is the only way for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to develop. However, in the process of jointly cultivating application-oriented talents among universities, enterprises and society, there are still some practical difficulties, such as ideas, systems and mechanisms, which restrict the strength, validity and depth of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After analyzing the deep-rooted causes of these difficulties, this paper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break the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explore the path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establish the mode of industry-education integration,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The relief of these difficulties is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applied talents and solving the supply-demand relationship in the labor market.
         Key words: production-education integration; application-oriented higher education
         通讯地址:河北省保定市七一东路2666号,河北大学工商学院 李新 1503198589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