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校本课程改革重新认识与定位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4月第10期   作者:肖华荣
[导读] 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特殊学校的教育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

         【摘要】在我国现代教育体系不断完善的大背景下,特殊学校的教育情况已经引起了国家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与正常学校的学生相比,特殊学校的学生在身体以及智力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但是特殊学校的学生依然有受教育的权利。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能在很大的程度上提高特殊学校学生接受教育的针对性。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能有效对特殊学校学生的智力以及潜能进行开发,从而提高其学习能力。本文就特殊学校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相关内容展开了一系列的研究。
         【关键词】特殊教育;校本课程;改革;认识;定位

         长期以来,特殊教育的职业教育并没有纳入国家特殊教育课程,一直就是以校本课程的模式运作。各地特殊教育学校对职业教育的认识态度不同,有的特殊教育学校开展职业教育仅限于课外活动,而有的已经举办了比较正规的中等职业教育,但多数都由于技术、师资、规模和经费等的制约,很少有成功的案例。通过实践与思考,笔者就下面几个方面对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校本课程开发进行探讨。
一、校本课程研究的具体目标与实践
         我校的语文校本课程研究是在教育部组织编写的《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试行)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同时,我们又大量地借鉴了香港有关对中、重度弱智儿童教育训练的目标、要求及实践经验,充分结合我校的校情特点与学生实际,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改变统编语文课程以"大纲一教材一教学参考一作业"等形式形成的课程体系,进而形成以"语言发展阶梯一课程本位评估一课程目标一教材资源一活动建议一家长指引"等形成的语文课程体系。下面围绕这几个方面谈谈我校的语文校本课程研究情况。
(一)学习、研究儿童语言发展的阶梯
         儿童的语言发展是有规律可循的。不同语龄的儿童所表现出来语言能力各不相同。如果教师对弱智儿童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语言能力都能有正确的认识,并且以此为起点来设置教学目标,那么弱智学校的语文教学质量必定会有很大提高。鉴于以上认识,我校认真学习、借鉴香港专业语言治疗师研究制定出来的"儿童语言发展阶梯",并把它作为评估我校弱智学生语言发展水平的依据,具有很强的科学指导性。在“儿童语言发展阶梯”中,把儿童的语言发展能力分为“聆听、表达、阅读、写作、符号理解”五个范畴,并且以语言结构(单词、双词、三词和三词以上阶段)作为纵向发展。把儿童的语龄分为四个阶段作为横向发展,形成系统的发展体系。
(二)进行课程本位的语言评估
         我校语文校本课程的呈现方式与传统语文学科课程的重要区别之一就在与它以目标体系来呈现课程内容,且具有儿童语言发展评估和课程诊断的功能。我们将这种利用课程进行评估或诊断的技术称为课程本位评估技术,它包括目标体系、评估指标和记录方法。教学目标体系的构成:我校的语文校本课程是依据儿童语言发展(以语言结构的发展顺序)构建语文教育的教学目标体系。评估指标:评估指标是确定课程性质的要素。我校的语文校本课程是以“儿童语言发展阶梯”中语言结构作为纵向发展、并以按儿童的语龄所分的四个阶段作为横向发展,从而形成语言评估指标结构。评估方法、标准与记录:语言评估的记录采用个别评估的方式进行,评估包括听、说、读、写和认知等几个方面,评估表采用三级记分:“完全通过”、“初步掌握”和“不能通过”。评估工作应该在一定的条件下进行,包括恰当的评估工具、用品和环境条件。同时教师和家长也可以在自然教学和生态环境下观察、记录儿童的实际语言发展程度,作为评估结果的补充、佐证。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相当重视对学生语言能力的评估,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可以在课程提供的教学主题和课题中找出适合学生语言发展阶段的听、说、读、写和认知方面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活动,并且要求在一段时间的教学之后再次评估,客观地记录下学生的语言发展方面的教学效果和进步,以此作为下一步教学的基础和依据。
(三)确立课程目标体系
         语文校本课程研究过程中,我们力图突破原来以语文学科知识体系建立课程体系的传统观念,采用以儿童语言发展规律、运用语言评估和语言训练的技术方法来构建语文课程目标体系。在语言评估的基础上,我们准确找到每一位学生所处的语言发展阶段和相应的语言能力,以他们的语言实际来建立纵向和横向发展的语言发展目标。同时,结合课程所提供的教学主题和课题内容,围绕听、说、读、写和认知等几个方面,为每一个语龄阶段的学生设置具体的课程目标,并且以此来指导教材的编写和教学活动建议的设计(以表格的形式呈现)。
(四)形成教材资源库
         《中度智力残疾学生教育训练纲要》中明确提出对中度弱智学生教育训练的三大任务,即全面发展的任务、补偿缺陷的任务和准备进入社会的任务。我校在语文校本教材编写中,立足生活化、强调人本位,充分结合这三大任务确定了系统的教学主题和课题,把中、重度弱智学生的语言发展训练融入生活化的单元教学内容中,这样的有机结合,可以使语文学科对中、重度弱智学生起到应有的教学、训练功能。首先确立18个主题为总的生活单元教学主题。每个主题又分为3个课题,分别适合低、中、高三个年级学生的不同能力和需要。

"18个主题和54个课题"几乎涵盖了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通过这些内容的教学来完成帮助中、重度弱智学生走向社会、适应社会的任务。其效果是相当明显的。我校的语文校本教材,就是依照这些主题、课题的呈现次序逐一编写具体内容而形成的,现已完成12个主题、20个课题的教材编写,并且1-4年级的语文校本教材全部彩色打印成册,做到学生人手一本进课堂。实践证明。实用性、针对性极强的语文校本教材很受中、重度弱智学生及其家长的欢迎。为了真正体现人本主义教育思想,我校目前已实现实验班级一个班一套语文校本教材的目标。但是,从学校研究工作的整体性和发展性出发,应要求每个班级所编教材在课程目标的指引下同时体现其个性和共性。如“我们的学校”这一主题中“我的同学”一课,教材上的学生照片及相关的认知性内容应该是每个班级个性化的教学内容,而诸如学校设施的认知、使用和爱护校园的情感、能力等方面则可以成为教学中的共性内容,下一个年级段的学生只要达到相应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要,这些已有的教材就可以为其提供参考、选用,甚至稍作改动即可使用。从而节省许多人力和物力,促进教科研和教学工作进一步深入开展。
(五)设计教学活动建议
         我校语文校本课程以弱智儿童语言发展规律为依据,建立自己独具特色的教学目标体系,通过评估得到适合每个儿童的具体的教学目标后,必须通过教学活动设计将教学目标转化为生动活泼的教学活动。教学活动建议类似于传统的备课教案,但二者区别在于活动建议只需写出主要的教学活动环节和相应的要点,不需像传统教案那样编写得很细、很详实,它的编写目的主要是为了配合教材资源形成教学活动设计的参考指导,更留有进行创新、添加个性化内容的余地。也体现了资源化的性质。
(六)进行家长指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充分重视家长的参与程度,通过家长会、家长问卷等形式与家长保持及时、有效的沟通,让家长对学校的课程改革、孩子具体的学习目标等有比较清楚的了解,最关键在于配合课堂教学内容,指引家长在家庭、社会中协助孩子学习及温习有关语言和沟通技巧。这部分指引主要通过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的“亲子活动”的形式完成,既可以使弱智学生的所学得以巩固,又可以实现对家长的具体指导。
二、我校语文校本课程的特色
(一)发展性与功能性相结合
         我校的语文校本课程从沟通的角度,依从语言发展的规律,将功能性和发展性很好地结合起来。使它既能帮助儿童学会如何在日常社会中与人沟通。同时又能按照儿童言语发展的个体差异,针对特定的儿童进行语言训练和教学,有利于实现以儿童为中心的教育。
(二)学科与相关专业结合
         语文校本课程如果能够实现教学与语言治疗专业相结合。课程内容与言语诊断相结合,就能增加该课程的科学性、专业性和教学实践的有效性。然而,内地由于基本上没有言语治疗专业方面的专家,大大影响了弱智儿童通过语文教育获得有效言语治疗的机会,而这正是许多中、重度弱智儿童切身需要的教学治疗。
(三)教学内容与社会生态相结合
         社会生态化是现代特殊教育课程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我校语文校本课程套件的教育目标和活动建议以实际社会生活为背景,使得中、重度弱智儿童通过这套课程的学习能显著增强在本地区的社会适应能力,将有力地增进他们的社区融合性和生存力。
(四)课程与教学模式的结合
         我校语文校本课程改革有利于从事弱智教育的教师打破原来习惯化的教学定势,建立现代课程与教学模式机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校本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成果分析
(一)校本课程资源与特殊学生的认知能力相符
         根据一些特殊学校利用校本课程资源开展教学活动的情况来看,校本课程的内容与学生的认知能力具有较高的契合性。比如,针对聋症学生开设的语文教学补充课程,在很大的程度上帮助学生积累了更多的语文知识,有利于帮助其建立更加完善的语文知识体系。针对盲症学生开设的低视生校本识字教材,在很大的程度上增加了学生对汉字的积累量。从这个角度来看,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有效促进特殊学校的教育发展。
(二)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一技之长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对其进行技能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基础的文化课知识,还应该有效融入技能方面的内容,通过这样的方式培养特殊学生形成一技之长,使其能更好的融入社会生活,并能为自身获得正常生活的基本保障。
四.结语
         特殊教育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如果根据国家的教育目的和学校实际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满足残疾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多种需要为基础,通过学校、教师、学生、以及其他人员的合作,笔者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学生的体质能够得到一个很大的提高。这也为学生养成终身锻炼的好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志.特殊教育学校听障教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现状及对策[J].新课程:下,2019(2).
[2]安静.培智学校生活语文校本课程开发的行动研究[D].2016.
[3]郑志锋,季红霞.培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摭谈[J].新课程:中,2017(5).
[4]陈军.立足高中语文核心素养,探讨校本课程开发的价值定位与行动路径[J].课外语文,2019(6):166-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