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过成长的雨季 —小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案例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4月第10期   作者:徐梦洁
[导读] 小露(化名),女12岁,六年级学生,家境较富裕。

         一、案例介绍
         小露(化名),女12岁,六年级学生,家境较富裕。父母经常吵架,缺乏温暖,孩子敏感、孤僻,学习成绩下降,情绪波动、厌学。通过家访得知,小露智力水平属中等,在低、中年级时成绩属中等,进入六年级后,学习成绩明显下降。疫情后开学,成绩更是一落千丈,主科两科均不及格,数学更是只考了31分。小露性格敏感,很少与同学交朋友,性格还较暴躁,加上发育较好,力气很大,很容易误伤其他同学。她常会因为别人的一句话,就对同学大发雷霆并大打出手,有时会认为别人的窃窃私语是在说自己的坏话,自尊心十分重。她把学习当作“苦差事”一提起背诵课文,完成作业就头痛,对学习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消极态度,老师多次找其父母谈心,父母却说:“这样的孩子没出息,由她去吧!”该案例由班主任转介至学校心理辅导室,希望心理老师可能帮助她。
          二、案例原因
         1.初识
         疫情后复学季,学校加强了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决定开展一次全校性的心理排查工作,重点关注有心理危机的孩子。小露的班主任找到我,希望心理老师可以帮助下小露,她在学校与同学们的交流非常不顺畅,因为她给大家留下的的印象就是一个暴力的小女孩,不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绪,易发怒,甚至喜欢用拳头解决问题。我与班主任约定,邀请她过来 “心语屋”做客。
         下午,看到一个高个子的女孩,手臂有些壮实,长得有几分秀气。“老师,我是小露。”还没等我询问,这个小女孩已经自报家门。我邀请她进来坐下,并与她攀谈了一翻,聊天中她告诉我,她十分清楚自己的脾气,但当同学们讲话题时,她总是不由自主联系到自己身上,或当别人误会或反驳自己时,就是忍不住要发脾气。
         当询问到家庭里的生活时,她开始变得有点不自然,甚至想转移话题,最后她告诉我,在家里,她很少收到爸爸妈妈的鼓励,反而经常被批评,她称自己已经习惯了,“大不了不学了呗”,她看起来很得意的说。我认真分析起来,造成这种心理障碍的主要因素,一是家庭环境不良,使孩子缺少关爱,使其失去学习信心,在她眼里,无论自己怎样努力也难完成学习任务,也得不到家长的肯定,从心理学的角度讲,这是一种对学习的自卑心理,它来源于心理上消极的自我暗示,为此,产生了自卑厌学的心理障碍症。
         2.考试风波
         一周后的傍晚时分,班主任拨通了我的号码,“徐老师,不行啊,小露又‘爆发’了”。与班主任了解了情况,得知数学摸底测验的试卷,小露只考了31分,她当场就把试卷撕烂了,放学也没按时回家。八点了,小露爸爸才找到她,把她接回家。
         第二天,我来到小露的班级,偷偷把她叫到一旁问道,“老师想和你聊一聊,你觉得可以吗?” 小露一口答应了我的邀请,既惊讶又高兴。来到“心语屋”,小露马上就和我讲了昨天发生的事,原来她昨天撕试卷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们在嘲笑她,她非常的生气,觉得很没面子,一气之下就撕了试卷,二是老师要求大家回家要让家长在试卷上签字,那么低的分数,肯定少不了一顿打,想着试卷没了,应该就不用签字了吧,爸妈也不知道自己的分数了。可到了放学要回家的时候,自己还是害怕了,不敢回家,不敢面对爸爸妈妈,所以自己在外面闲逛了好久。最终,纸包不住火,爸妈还是知道了31分的试卷,妈妈更是打了她。尽管她并未提及,我还是看到了她手臂上了伤痕。我小心翼翼的问她,手臂怎么了,她告诉我,这是妈妈打的,脸上满是毫不在意的样子。甚至还笑着告诉我,“老师,我觉得我特别耐打”。

听着她说的话,我既震惊又心疼。
         至此,我分析,或许小露的“暴力行为”与家庭的暴力处理方式有一定的关联,我给了小露一个深深的拥抱,并询问她,“你认同妈妈的处理事情的方式吗?” 小露摇摇头,可以看出,她也并不认同妈妈的处理问题的方式。我给她讲了心理学上的“踢猫效应”的方式,并告诉她,坏情绪其实会传染,我们不能做坏情绪的传播者,而是做她的终结者。
         三、案例分析与干预手段
         小露产生敏感、易怒、厌学的主要原因无疑是受家庭不良因素影响的结果.父母感情不睦,经常吵架,缺少对子女的关爱,对她的学习情况不闻不问,这种家庭对孩子的影响就远远不止是性格上的残缺,若引导不当,严重的有可能导致孩子的堕落,误入歧途。老师曾多次找小露谈心,多次接触后,从她的眼神中似乎流露出对老师的几分敬仰。我们与小露的父母取得联系,其父母也接受了学校关于一家三口一起接受家庭心理治疗的建议。具体干预手段如下:
         首先,从改变家庭环境入手,帮助小露的家长认清教育子女的责任和义务,使家长明白创造宽松的环境氛围是培养子女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础,要求家长改善家庭关系,多跟孩子取得心理沟通,特别要经常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帮助孩子调节情感,使孩子能在温暖的家庭氛围中消除紧张,焦虑、苦闷、疲劳等不良心理情绪,保持积极愉悦的健康心态.
         其次,家长要教育和帮助孩子消除厌学心理。家庭教育中家长一要有耐心和信心。孩子学习上的差距不是一朝一夕所造成的,要赶上去非一日之功,对孩子的要求要逐步提高,切不可操之过急或过早下结论。对孩子的学习能力在经过努力后是否能提高,家长要充满信心,要相信孩子经过教育,帮助和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取得进步,鼓励孩子的信心和勇气,让孩子感到“我能行!”。二要设法让孩子不断体验到学习有所提高的喜悦和成功感.对孩子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都要及时地肯定,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如果孩子的某门功课以往经常开“红灯”,这次经过努力及格了,哪怕只是六十分,也应充分肯定她努力的结果,用肯定和鼓励重新点燃起孩子自信的火焰。
         家校要合力,引导孩子与父母多沟通,通过家校互访,向家长汇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同时向家长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在社会上,在家里的活动特点,帮助家长正确了解自己的孩子,确定适当的期望值,对孩子不作过高的要求,也不放任自由顺其发展。
         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力求教学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适当地开展一些学生感到乐学的课外活动,兴趣小组,游戏等,使学生受到学习引力的影响,调动起学习热情,克服自卑厌学情绪,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最后,教师要教育和引导小露学会掌握自我调节,消除不良的情绪,扬起进取之帆.首先要让她学会认识自己,正视自己,让其明白在人生成长的过程中,不是一帆风顺的,未来的社会竞争更为激烈,成功与挫折同在,要有足够的能力和无畏的精神去面对,要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任何事情,相信自己有完成任务的意志,不断地战胜和完善自我,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四、干预成效
         在后来的追踪了解中,我们了解到,小露的爸妈调整了对待孩子的态度与情绪,加强了沟通与关爱。小露一直在学校正常地学习,成绩虽然还只是中下水平,但愿意去听课,与老师交谈;与同学玩得也挺开心。至于她的家庭的问题的解决,肯定还需要一个过程,心理干预初步“扰动”了这个家庭,捅破了家庭矛盾的这层“窗户纸”,让这个受伤的家庭透进了一阵清新的风。也希望这个危机事件于小露而言,能踏过家庭的风雨,走过成长的雨季。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