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增强德育渗透实效的对策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4月第10期   作者:金 乐
[导读] 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其要求学校不断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

         摘要: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点,其要求学校不断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技能,旨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德育教育是初中教育教学中的重点,对这一阶段的学生进行正确的道德教育,将会有利于学生未来的发展。鉴于初中物理学科含有大量丰富的德育资源,本文将主要探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的途径,仅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德育教育
前言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德育教育逐渐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广泛关注。在初中处理实验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必须遵循导向性、疏导性与因材施教的原则。其中导向性要求学校准确把握德育教育的大方向,重视德育中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协调统一;疏导性要求德育应该循序善诱的进行,以德服人,避免单方面灌输德育思想;因材施教是教育的核心,体现在素质教育中即以学生为本,教师应当以学生为本采取行之有效的德育教育手段,保障德育的质量与效率。那么如何将德育教育的原则应用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当中呢,这里将给出几点建议:
一、利用物理学史进行德育
         物理学史阐述了物理学的发展过程,其不仅包含大量与物理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而且涉及数学、伦理学等其他科目,这些影射物理精神的内容可以被应用于初中学生的德育教育当中,一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打造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另一方面让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艰辛过程,了解物理学家的科研精神,让学生树立自己的远大理想。
         在利用物理学史进行德育教育时,教师需要注意为学生说明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毕竟教材中许多科学发现都是在意外当中被发掘的,但在这之前物理学家做了充分的准备工作,他们经历了长时间的思考,最终才得到让人们广泛认可的公式或定理。同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等为学生还原物理学家的相关事迹,让学生认识到伟大的物理学家同样拥有平凡的生活,促使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二、在实验教学中渗透德育
         实验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方式,像物理当中的概念、规律和公式等,基本都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应用到的科学方法、科学精神都是学生需要学习的,教师作为学生的引路人,应以身作则,展现自身魅力,利用实验教学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一)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操作做好演示实验?
         物理实验与物理知识相互区别,其具备形象化、真实性等特点,利用物理实验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从实验着手,为学生设计感兴趣的演示实验刺激学生主动思考。比如定期统计班内学生存在疑惑的生活现象,并通过投票的方式选出下一节课探究的内容,教师演示实验的过程中叮嘱学生要注意的操作环节与观察目标,锻炼学生的专注力与动手能力。以“摩擦力的产生条件”为例,教师可以设计这种实验情境:首先,教师站在讲桌旁,单手推桌子,让其保持不动但有运动的趋势,询问学生桌子的受力是怎样的。

其次,教师匀速推动桌子,促使其向前移动,引导学生回答桌子表面摩擦力的方向。最后,让学生想象如果桌子所在的地面像冰一样光滑,推动的时候它又会出现怎样的情况。利用三种现象以及三个问题,让学生主动思考,帮助他们尽快融入实验课堂。
(二)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组织好实验
         最早物理学是类属于哲学的,其本身具备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师组织日常生活实验教学时需要有意识的利用唯物辩证来组织好实验,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让学生深入掌握物理现象与规律之间的关系。例如在讲授物体的运动时,应引导学生理解静止是绝对的,运动是相对的,世界万物都是如此。再比如讲解哥白尼的“日心说”时,教师应为学生介绍理论提出者哥白尼的生平,让学生看到一个为了科学而坚持的科学家的形象,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三)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指导好探究性实验
         学生自主探究的主动性可能是与生俱来的,但大多数学生需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加以培养。为了促进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有意识的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并适时进行指导干预,引导学生在动手做的同时收获物理知识和学习能力[3]。
         比如流体压强的物理实验,教师可以先告知学生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这一结论,其后将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验探究,实验活动可以借鉴教材中的形式,即引导学生向两张薄纸中间吹气,注意观察纸片的运动方向。与此同时,可以让学生自己解释火车到站时工作人员让站在黄线之外是什么原因,巩固该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关于学生生活中看到却难以解释的现象,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验课堂上提出来,其后借助相关仪器等开展实验。
(四)引导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实验课外延伸
         物理学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脱离实际的教学是无法取得较高成效的,要想开展高质量、高效率的德育工作,教师必须认识到课堂内外的连贯性,不仅要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还要适当涉及实验以外的知识,让学生逐渐关注身边存在的自然与社会现象。比如讲解到“人造卫星”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介绍投身于火箭发射与导弹事业的物理学家钱学森,然后讲解神舟飞船与嫦娥探月工程的进展情况,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促使学生树立坚定的社会责任感,全面推进学生的发展。
结语:
          从古至今,道德品质的优良与否是评价个人品德的标准之一,也是人才选拔的重要方式之一。因此,中华民族注重人们的道德品德的培养,目的就是为了培养能够独立思考的并且坚守社会公德的劳动者。新时代背景下,作为祖国的未来,初中生肩负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继承与传播之职。德育教育对初中生的个人能力发展和未来的就业有很大的影响力,这也就要求初中的教育教学要凸显出德育的重要性。物理实验教学能有效渗透德育教育,教师应积极利用物理学史和相关实验进行德育,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覃绍建. 浅议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A].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西安会场)论文集(三)[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