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语文教学是重要的基础夯实阶段,教师在这一教学阶段要注意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致力于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综合素养的提升有利于学生学习可持续发展,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学生学习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因此,初中语文教学要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就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将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可以传授基础知识,还可以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2020年,新冠疫情的突然到来,让师生开始迷茫该怎么开展教学,教学过程中更是问题一箩筐,作为语文老师,我倒觉得疫情下的语文教学是一柄双刃剑,虽有不足但我们完全可以好好利用这次疫情为学生上一堂心理健康课。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析
前言
现代社会,社会经济每天都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每天也在发生巨大变化,疫情期间,学校的教学方式、教学方法都发生巨大变化,原本的课堂教学变为线上教学。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在疫情中开始得到关注。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分析
初中生处于价值观塑造的关键时期,中学生价值观可塑性强,但是心理情绪也相对不稳定。当代学生享受着高度发达的物质,受到学校和家长的关注,但是以往家长过分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忽略了学生的心理健康,学生在物质和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背景下,在家长的溺爱下,容易出现以自我为中心,自私,不知道为他人考虑,看问题只从自己角度看事情的自私心理。家长事无巨细,学生容易产生依赖感,初中生容易产生不独立,人格不完整的心理问题。初中阶段也是学生叛逆心理高发的阶段。
二、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
素质教育理念要求初中语文教学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人的核心素质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等多个方面,其中心理素质是核心素质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处于素质教育的需要,初中语文教学需要积极推进心理健康教育。传统应试教育理念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文化学习成为学生学习的全部,心理健康缺失使得学生心理问题频发。
三、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
(一)目标具有一致性
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学科学习密切相关,美国教育学家将学科教育分为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和动作教育三个方面,其中情感教育不仅包括基本的感情和情绪,也包括态度和习惯等。心理健康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更加健全人格的形成,因此,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学科教育目标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二)初中语文教学为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载体
选择初中语文教学融入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因是初中语文知识中渗透着许多的心理健康知识,也就是说,语文学科的基础性、文化性使得语文学科融入心理健康教育有着良好的载体和平台,有着先天的优势。特别是初中语文作品中栩栩如生的典型人物形象,为后人树立了光辉的榜样。
(三)初中语文课堂蕴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
学科教学时教师和学生之间互动和对话的重要方式,教师通过教学促进师生关系的缓和,教师通过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接受学生学习反馈等,对学生的心 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施加积极的影响。
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一)注重师生对话,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然语文教育不完全等同于心理健康教育,“新课标”上明确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应继承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读书、积累和感悟“,应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所以语文学习可以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来增加积累和感悟。教师也可以通过语文教学加强与学生的对话。
(二)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语文教学不是狭隘的知识教学,而是融“树人”为一体的教学。这次新冠疫情给我们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了一个机会。我们可以在语文口语教学中引导孩子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比如我们可以通过布置孩子们看新闻,引导孩子们认真学习防疫阻击战中涌现的先进事迹,弘扬社会美德,增强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情感。我们也可以推荐一些正面的和反面的案例让孩子们知道哪些人才是时代的楷模,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让孩子们不再盲目的追影视的星,而是追终南山、李兰娟等科学家的星、追四万多驰援武汉的白衣天使们的星,追那些无数奋战在防疫一线的社区干部、普通党员和群众的星……通过这些正面和反面的案例,在语文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三)改进教学评价,注重赏识激励教育
传统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依据单一的考试成绩,学生为了获得更好的评价,取得更好的评价不得已逼迫自己死记硬背所学的知识,没有真正理解所学的知识,语文学习更重要的是有自己的理解,而不是死记硬背,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要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不仅仅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推进,学科的教学评价不再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而是为了鼓励学生的长期发展,学生在这种评价模式下,可以及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反思和总结,以便下一阶段的学习更好地展开,教师还可以在学生评价机制中加入反馈机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自己教学的进度,使得学生更加适应教师教学的节奏。
(四)引入情感教育,增进学生心理健康
教师在给学生教授知识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才是学习的主体,学习需要依靠的是自己的努力,教师只能辅助性地提供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如果碰到自己不能理解的问题,学生要主动寻求教师的帮助,教师也要注意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回给学生,让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在指导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语言表达方式,通过语言的作用,让学生学习过程中更加轻松愉悦,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在学习时,学生难免出现错误,这个时候教师不要揪着学生的错误不放,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去改正,以后遇到问题应该怎样去解决,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结语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是一项长期的过程,是一项需要用心用情的过程,现在的语文已经进入大语文时代,大语文崇尚的不单是字词句篇,也关注知识背后的心理健康,作为我们语文老师更应该紧随时代脉搏,坚守语文本心,依托向外的拓展,用我们的智慧来应对好这次“疫情”下的语文教学。
参考文献:
[1]李自斌, 胥积宏.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析[J]. 学周刊, 2020(2).
[2]吴俊强. 探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 中外交流, 2018, 000(002):4.
[3]付有敬.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分析[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36).
[4]易国越. 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讨[J]. 新课程(教育学术), 2019, 000(003):240.
[5]张开武. 浅谈语文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神州(上旬刊), 2019, 000(002):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