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运用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4月第10期   作者:何志才
[导读] 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

         摘要:中小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自我意识在不断成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需要学生和家长引起重视。然而,对于农村中小学生来说,师资力量与条件设备都相对薄弱,且农村很多留守儿童,这对学校的德育工作带来挑战。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各个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础,也是德育工作的必要条件,需要利用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德育
一、引言
         自《基础教育课程纲要》实施以来,社会越来越关注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和培养身心健全、良好心理素质与审美情趣的青少年。如今,科技的进步,让青少年有更多接触各种信息的机会,而这些不良信息很容易让小学生出现错误的观念,尤其是农村中小学,很多学校留守儿童的比例占到了70%以上,这无疑为少年儿童的教育引导带来困难,由于家长不在身边,孩子都由老一辈人照顾,一些错误的教养方式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受到阻碍。对此,农村中小学教师应当主动重视这一问题,及时排解少年儿童的不良情绪,做到积极关心、正确引导,利用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农村地区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二、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现状
1.德育流于形式
         虽然教育部门开始重视中小学生的德育工作,但是在具体实施上却存在流于形式的现象,比如学校在教育部发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若干意见》后,纷纷开设了德育课程与心理咨询室,但是在实际应用中却存在完成任务的心态,没有从根本上认识到做好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2.学生自控能力不强
         中小学生普遍缺乏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在遇到挫折时,一时难以排解,无法控制自身的道德行为,这与外界环境影响有一定关系,比如错误的家庭模范,留守儿童或者离异家庭、父母关系不好等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状态,除此之外,还有学业压力、目标落空等,都容易让孩子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长此以往会影响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中小学生年纪尚轻,很多事情都需要言传身教与正确指导,对此,家长与教师不容忽视,要做好指导工作。
3.农村与县区资源不平衡
         相较于县区学校来说,农村中小学更容易受到各方面资源的限制,在教师专业与学校投入、活动实践上,普遍弱于县区学校,这种教育资源的不平衡,让本来就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农村中小学生德育工作与县区德育工作差距越来越大,这也是当下农村中小学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要进一步缩小城乡教育差距,为农村中小学配备更好的教学设施与师资力量,保障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三、心理健康教育对农村学校德育的促进作用
1.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掌握少年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在心理健康教育里,主要研究的是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与认知能力,这样有助于教师了解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从而针对性的采取德育措施,比如,除了对学生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外,还要结合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谈话、走访、调查等多种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做决策之前,从少年儿童的主体出发,树立良好的德育观念。避免因为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常识,而做出武断决策,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2.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的必要条件
         对少年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一般会应用教育心理学知识,结合相关理论,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指导,可以有效缓解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抵触情绪。当前,不少农村中小学采用“灌输式”、“批评式”教育手段,单方面忽视了学生的心理感受,让学校德育工作缺乏温情,反而容易引发少年儿童的逆反心理,只有立足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才能缩短师生距离,用温情促进德育的作用。


3.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道德品质发展的重要手段
         在进行少年儿童德育工作的过程中,有些学生表现出来对群体漠不关心、不尊重老师、不热爱劳动的行为,仔细调查能够发现这些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受到家庭教育或者社会不良诱惑的影响,而应用心理健康教育的手段,可以主动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促进问题的解决。
三、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做好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策略
1.缩小城乡差距,配备师资队伍
         当前,农村中小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存在较大的城乡差距,这些差距无形中影响了农村学校开展心理健康与德育课程的质量。对此,要尽可能缩小城乡差距,引进高素质人才进入师资队伍,加强农村各方面教育硬件设施。对此,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的经费投入,保障农村学校与城镇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均衡、稳定的发展。此外,教育部门还要加大对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呼吁,在社会渲染关注少年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氛围,引起学生家长的重视,让家长配合学校的德育工作,建立社会、学校、家庭的三位一体教育机制,提高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
2.开展心理辅导,重视品德引导
         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的主要任务并没有什么不同,都是学习知识,但是农村学生在学习生活过程中,教师要发挥引导作用,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对此,可以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游戏活动:“眼罩游戏”,在活动中让一个学生走在前面,另一个学生带着眼罩走在后面,其他同学不能相互提示,要由前面的人带着后面的人穿过障碍,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之间的配合与信任,只有前面的学生认真指挥,带着眼罩的学生听从指挥游戏才能顺利进行,有些同学在这个过程中撞倒了障碍物,于是相互责备,而有些同学顺利完成了任务,最后教师总结道:“在一个班级里,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实现目标,大家要向懂得团结合作的人学习,才会实现自己的目标。”活动过后,争吵的同学主动握手言和,明白了合作的重要性。最后教师让同学们都设立一个短期目标,积极接纳自己的优点、认识自己的缺点,懂得团队合作,改正不当的行为,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的人。
3.组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思想
    学校活动有多种组织形式,在德育过程中,可以组织多种德育实践活动,让少年儿童走出教室,借助游戏、实践等活动,辅助少年儿童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比如,在校园内组织“感恩主题”的“主题教育活动”,我在班级播放感动中国人物记录片,如,歌手丛飞,一位心系教育的歌手,一生资助了几百名大学生,即使人在病榻也还心系资助的学生,这些学生在成功之后心怀感恩之情,纷纷去看望他。用主题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学会感恩”的思想品质。接着,在班上选举,让学生选班级里面“乐于助人”的学生,教导学生学习优秀小学生的品德和行为,在学校里构建良好的学习风气。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教师的重视程度密切相关,需要教师“为人师表”,成为学生心中的道德模范,用以身作则的态度影响学生,在教育工作中渗透这些思想,就能从根本上带领好班级学生。

小结
    综上所述,心理健康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手段,需要全体教师肩负起做好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职责,发挥班级、学校乃至家庭的作用,爱护每一个学生,在德育课程上,积极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在课堂营造和谐的氛围,让每个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梁宁. 农村中小学德育衔接研究[D].西华师范大学,2016.
[2]贺慧静. 农村中小学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问题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3]郭琦,罗中堰. 农村中小学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西部素质教育,2019,5(02):52.
[4]武汉市黄陂区教育科学研究室课题组,陈长义,李松波. 农村中小学生心理需要与加强德育针对性研究报告[J].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报,2006(05):71-77.
[5]杨婷婷. 学校德育中农村教师开展乡村伦理教育的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