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家长在学生的特殊时期应该对学生进行妥善的心理疏导,与孩子进行心与心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对孩子进行指导教育。除此之外,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注意运用教育技巧,把握教育力度,孩子普遍心思细腻、敏感,家长应该尽量对孩子进行说服教育,保护孩子脆弱的心理。
关键词:家庭教育;?孩子;?心理健康;
长期以来,我国的学生遵循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学生的学习 生涯长期伴随着沉重的课业压力,教师与家长以成绩来评价向学生优秀与否,使学生长期处于激烈的学习竞争当中,不利于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作为学生学习的关键时期,广大教师与家长应该积极实行鼓励式教育,树立学生的学习信心,积极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家庭教育观念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
家长的教育观念会长期影响家长的教育措施,传统教育观念下的家长往往是“专制”“自大”的,在家庭教育中长期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在家庭教育中实行“专制”。家长与孩子之间沟通少之又少,孩子与家长长期处于沟通不畅的状态,使得孩子渐渐厌恶与家长沟通,这就加大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代沟”。
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把孩子培养成具有独立精神、正确三观、良好品质的人。
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逐渐全面化,学生不仅仅要兼顾学习还要提高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让自身的发展适应社会的需要,提升自身的综合实践水平。家长在生活方面应培养孩子的自我整理与自我规划能力,孩子最终是要面向社会独自生活的,家长要大胆“放开手”,锻炼孩子的实践能力和生活技巧。家长应该将孩子带入社会进行锻炼,让孩子积极参与社区劳动、公益活动,让孩子真实地感受社会的多元化,培养孩子敢于吃苦、乐于吃苦的精神。家长在学习方面要进行鼓励教育,积极鼓励孩子创新学习方式,在面对学习困难时要有不屈不挠的精神,让孩子始终对学习充满热情。当孩子在学习中出现错误时,家长应避免采用暴力,要对孩子进行耐心地引导,激发孩子奋发向上的斗志。
二、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
1.加强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孩子更渴望接触到社会人员,常常会被社会青年所描绘的灯红酒绿所吸引。部分孩子的心思细腻,在这个阶段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能力,往往会把内心真实的想法深藏于心底,不轻易吐露。广大家长应该意识到孩子心理的复杂性、多变性,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环境,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对孩子进行耐心的疏导,推动孩子的全面发展。
2.树立良好家长形象。
家长给孩子树立一个做事严谨负责、遇事沉着冷静、思考问题长远谨慎的形象,家长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潜移默化的,因此家长不应该忽视生活中的点滴小事的教育价值,通过这些不起眼的小问题来发现孩子的处事心理,生活小事往往具备深刻的教育意义。家庭教育往往是家长对于孩子在生活小事方面的指导,以小见大,培养孩子的优秀品格。
3.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家长进行家庭教育的首要前提就是平等。家长应该细心观察孩子的生活状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生活当中,以平等的姿态与孩子相处,减少对孩子的约束。家长在确定孩子的发展方向时,应于孩子进行充分的沟通,尊重孩子的喜好,与孩子共同商议发展规划。家长应该减少对爱孩子生活的控制,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家长不应把自身的愿望、目标强加到孩子身上。家长要在教育过程中树立孩子的自信,让孩子相信努力是有回报的。
三、采用科学的教育方式
1.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能力。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应该摒弃传统观念中孩子“只需要学习不需要做家务”的旧思想,让孩子及早参与到生活实践中。学生会面临过集体生活的问题,家长应该提前培养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让孩子自主设定生活计划,合理规划自身的发展方向,并为之奋斗。
2.培养孩子的生活意识。
孩子已经开始注重穿衣打扮,逐渐产生攀比之心。在这个阶段,家长单一说服教育往往效果不明显,家长可以转变教育方式,让学生利用暑假、寒假的时间去做兼职,让孩子理解到金钱的来之不易,让孩子们感受到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珍惜现在幸福的生活。让孩子明白真正的美是内在美而不是昂贵的附属品。
3.互相理解、互相尊重。
家长在进行家庭教育时要注重孩子兴趣、学习、身体素质的全方面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逐渐全面化,单一成绩已经不能代表孩子的成功与否。广大家长应本着尊重、平等的教育观念,经常与孩子谈心,了解孩子的所思所想。现代孩子普遍对自身已经有了初步规划,家长应对孩子的未来畅想表示理解、支持,鼓励孩子勇敢追寻梦想,并为之不断奋斗。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 孩子成绩优异固然重要,但是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不应给孩子太大压力,让孩子保持健康、愉悦的心态是最为关键的。家长应结合实际,鼓励孩子奋发向上,树立孩子的学习自信心,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广大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应时刻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采取适当方式让孩子释放不良情绪,积极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教育,让孩子生活在尊重、友好的家庭环境中,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平平.浅谈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分析[J].才智,2019(08):85.
[2]费兰.影响孩子焦虑的家庭因素研究[D].杭州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