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有效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4月第10期   作者:李文英
[导读]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大问题就是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

         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中的一大问题就是学生缺乏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在初中是建立正确历史观的重要时期,也是扩展学生知识面的途径之一。学习好初中历史,进而可以提升学生对事物的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但许多学生对历史缺乏兴趣,自主学习情况不容乐观。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提高初中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
         关键词:初中历史;主观能动性
前言:
         初中历史教学不能只依靠老师,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虽然初中历史教学在改革体制下逐渐摆脱死记硬背的模式,但在实际的教学中,大多老师仍然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授课方式固定,课堂缺乏趣味性。未能充分激发初中学生对于历史的兴趣,因此,对于初中历史教学的现状来说,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显得十分重要。老师需要突破原来的教学模式,让初中学生认识到历史的重要性,感受历史的趣味性。
一、指导学生明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往往会分析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原因,但这些原因之间的关系,许多同学未能真正明白。又加上他们正处在初中,知识储备有限,自己无法去寻找历史的真实面目。这使得让他们对历史有一种模糊的概念,不利于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指导学生的观念,这样有利于提高他们对历史的理解,为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创造了条件。学生通过对内外因关系的梳理可以更加清楚地理解历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念,也可以通过全面认识历史、认清历史本质、对比历史事件来联系实际[1]。”进一步感受历史的趣味性。从而达到提升初中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二、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想要达到提高学生主观能动性的目的,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让学生逐渐融入到历史中,具体的教学实践步骤是老师为学生创设情境。例如:在讲授五四运动这样的历史事件时,老师可以让同学们编排情景剧,他们自己去寻找材料。学生通过前期的准备,揣摩人物的心理变化以及表演过程中的人物体验,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从自己的表演中感受到了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魅力。通过这种方式,“使得他们对于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有更加深入的思考,更加深刻地理解[对人物的情怀和品质[2]。”或者老师可以找一些有价值的历史电视剧或者纪录片在课堂上放映,采用这种方式来吸引学生,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历史,这也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另一方面,历史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博物馆或者是历史遗址。使得初中历史教学打破传统的课堂模式,用真实的场景去吸引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历史不是虚无的,而是客观存在。打破初中学生对于历史的固有看法,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三、让学生课前预习,课后总结,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
         在课前,学生把预习工作完成,那么上课听讲的要点就十分明确,也会提前对课堂内容进行思考,对课堂的掌控就非常容易,这会带动学生的求知欲。积极鼓励他们在课后总结,这一过程会加深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记忆。

例如:在讲授新文化运动这一事件时,如果进行了认真预习,那么会对一些问题产生疑问,当时的文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就是一个难点。当学生在听老师讲课时觉得自己没有什么疑问,当认真思考时会发现自己会有很大困惑。课后总结也是类似,如果学生在课后不注重总结,不进行思考,那么将无法全面掌握课堂知识。这两个过程也是帮助学生建立对历史学科信心的过程,再加上老师上课时的讲解,会让他们对于课堂内容有更加深入的认识。
四、以质疑去唤起学生的主动性
         历史是一门比较综合的学科,初中学生的知识有限,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必然会有许多疑惑和不解。这时就需要老师针对学生的问题进行答疑,但也有很多学生他们找不到质疑思考的角度,这需要老师为他们提供思考的方向。可以采取布置作业以及课堂提问的形式去引导学生思考。对于大多数同学都疑惑的地方,老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先让同学们自己思考交流,例如:可以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同学们进行讨论交流,老师最后再加以总结和指导,这样很多学生的问题就都能得到解决。质疑的过程就是学生主动思考的过程,在思考了一定程度时,就会自己去寻找答案。或者从别人那里得到答案,也能使他们获得思考和理解。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打破老师已有的观念,去从新的角度去看待问题。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发挥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有利于树立他们的信心和自信,让他们感受到历史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这样会逐渐激发他们学生的主动性。
五、通过创新教学手段发挥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在初中历史教学上也应该要与时俱进。首先,老师们尽可能采用图文结合的教材,给学生一种新鲜感。打破以往的那种枯燥文字的内容,将抽象的历史变为具体的历史。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方式搜集数据和口述史料,让学生们真实地感受历史的变化,给学生一些真实感。然后,老师采用看视频、看电影和纪录片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最后,老师在布置作业时,也要有所创新。不能只是书面上的作业,还可以采用课堂演讲的方式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看法。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能够引发他们对历史的思考。在准备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形成一种学习历史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也有一定的发言权,激发他们的主动性,老师鼓励学生提出合理观点,注重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这样学习的主动性就被激发出来了。在准备的过程中,学生会更加全面地理解历史......
         结语
         对于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老师需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内外因关系的梳理,可以使学生对历史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采用创造历史场景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练习,巩固好知识体系,为他们提出质疑创造条件。打破传统教学的过程中,利用互联网发挥着重要作用。初中历史的学习,可以让初中学生认识到社会和国家的发展过程,可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对于初中历史教学关键是老师要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刘锡锋.提高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15):67.
         [2]孙显章.德育教育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农村教育,2019(03):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