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课前预习使得学生们对课堂上需要学习的新知识有所了解,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进行科学地课前预习,更是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巨大的作用,既能减轻学生负担,帮助学生更爱学习,还能增加教学质量,减少老师的教学困难,本文对部编版初中语文预习有效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语文预习;有效策略;探究
1初中语文对于预习课文的意义和现状
1.1预习课文的意义
通过预习,学生可以把课文的阅读和课外的积累提到一定的程度,例如,当学生在课文中读到一个疑问点,就会忍不住自主去查阅资料,解决这个难题,从而加强了语文课文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而当前的语文教材中除了安排课堂讲读课文,还有自读和推荐阅读等部分。讲读是老师的引导理解,自读是学生在课堂讲读后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而推荐阅读则是对个人掌握的知识进行课外拓展,以此让语文的教学更具有整体性、系统性。
1.2课前预习的现状
对于语文的课前预习,由于大部分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如果老师没有明确的要求,就会导致学生课前预习的内容马马虎虎,甚至是随意看两遍的敷衍,这就导致孩子们进行的预习大部分都是“无效预习”,也就是说只有预习的行为,而没有起到预习的实际作用。特别是一些语文老师对课文理解不够,不提、或提出的预习目标模糊,就会让孩子的预习方向空洞,加上一些教师不会创新,只会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大段大段的文章要求背记,无形中就添加了孩子们学习的负担,从根本上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也忽略了对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反抗,产生惰性思想。
2预习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1理论价值
“部编版”义务教育语文初中教材在每一篇課文前增加了“预习提示”一栏,利于更好地实施“三位一体”的教学结构,有利于学生在教读课文中通过预习方法的指导学会自学,并通过预习拓展课外知识的学习,真正形成“教读—自读—课外阅读”的教学结构。语文作为一门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结合的学科,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也侧重于学生个体意识、思维深度与广度的训练,让学生成为有独立思想的人。
2.2实践价值
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不仅侧重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改革,更重视学生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变革。预习作为学生自学的重要环节,作为学生最基础的学习方法,很少得到教师的重视。随着“部编版”教材的试用,新教材增加了预习提示,在很大程度上为以往单一预习模式和预习策略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正确的方向。基于新教材的编写理念,其实践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的学习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文本的了解;另一方面,有效预习能够让教师掌握学情,了解学生学前情况,在课堂上针对性地各个击破,提高课堂效率,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3“部编版”初中语文有效预习的策略
3.1基于学情,设置有梯度的预习
尽管“部编版”语文教材在每篇课文都设计了相应的预习提示,但是题目内容并不是适合所有程度的学生。基于此,笔者认为教师若要贯彻实施有效的预习策略,最为关键的一步则是基于预习提示以及学生不同程度,设计不同层次的预习题目。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梯度布置预习作业,将预习提示作为预习单设计的指南,在同一份预习单上根据学生的能力设计不同的预习题目,使每一梯度的学生都能拿到适合自己学情的预习作业,这样就会使学生不会因为预习难度过大而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失去学习的兴趣。
例如以七年级上册《诫子书》,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来说,在完成疏通字义,能明白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谈谈对这篇课文的认识,同时也可以设计相应类型的选择题目。对于学困生来说,设置基础性预习作业,可以引导学生完成对课文内容的熟悉,疏通字音字形以及字意,或者与课文相关的简单的思考题。对于中等程度的学生可以设置提升性预习作业,更多的是启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的欲望,给予此类学生一些挑战,以自主探究的思考题为主,启发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3.2开展发现性预习,感悟文章内涵和情感
在初中语文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指导学生预习方法,开展发现性预习活动,以文本内容整体感知作为基础,指导学生阅读和鉴赏,深入探究文本主题思想、了解文本语言特色,掌握文章写作方式,深入体会文章情感,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培养学生语文素养。在发现性预习中,指导学生摘抄佳句,找出文本疑惑,借助这样的预习丰富学生语言积累,对文本中的重要语句和精彩段落进行分析,表达自己的见解,加深课文内涵和主题的理解,为学生写作积累素材。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对文本文字和语言进行分析,体会文本中的思想内涵,引导学生观察和认识生活,感受人生的真谛。例如,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最后的讲演》的教学中,整篇演讲词中使用很多种句式,采取多样化的修辞方式,使得语言更加具有感染力,增强论辩的力量。如感叹句:“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民的光荣!”、“云南有光荣的历史,远的如护国,这不用说了,近的如‘一二·一’,都属于云南人民的。我们要发扬云南光荣的历史!”这些感叹句对英烈和人民力量的赞颂;“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则揭露出敌人的罪行等。通过预习活动,让学生对感叹句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进行探究,体会文本的思想内涵。
3.3确定有效预习常规体系,养成学生良好预习习惯
我们可以利用平时预习单,培养学生养成对常规文章的预习习惯。我们常规的预习体系如下:(1)标出自然段;(2)阅读全文,划出生字词;(3)借助工具书,扫除阅读障碍;(4)理清文章的思路和写作线索;(5)思考该文的立意和中心。这几点在阅读程序中都是共同的。同时也应按不同文体、不同课文提出不同点。基于这个预习体系,我们鼓励学生即使在没有预习单的情况下,也可以根据常规的预习提示进行相应的预习,久而久之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3.4完善有效的预习评价体系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以往的预习往往流于形式的原因,有一部分来源于教师对预习作业的缺乏有效的评价体系。同样没有合理的预习评价就没有合理的预习监督和鼓励机制。因此,我们教师只有建立有效的预习评价方式。笔者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建立有效的预习评价体系。(1)鼓励学生正确认识预习,完成预习的同时,进行有效的自我反思。(2)家校有效的结合。(3)教师改变以往的理念,进行有效的预习评价。
4结束语
新中国飞速发展,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需要培养得是能够自主学习的新时代人才,而预习作为自主学习的第一步,可以说是重中之重。通过科学合理的策略,使得学生爱上预习,主动预习,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效率。将学生培养成为符合社会发展能够自我学习的人才,也能更快更好的促进国家的发展,加速中国梦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吴兴翠.初中语文自读课文教学策略初探: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J].科学咨询,2017.
[2]张静.渤海大学初中语文预习有效性研究(硕士论文),2016.
[3]卓巧文.发展语文能力提升语文素养: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使用建议[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7):7-8.
[4]温祖高.初中语文的预习指导浅探[J].课外语文,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