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之我见 ——有感于一堂数学公开课《周长的整理和复习》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10期   作者:许嘉宾
[导读] 复习课,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

         摘要:复习课,是我们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但一直以来,感觉都被一种简单的再现和机械的重复模式所代替。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巩固和熟练掌握,因此“题海战术”是我们教师经常应用的一种复习课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似乎我们已忘记,复习课应该是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动手、动脑整理自己所学过的知识,并能在梳理各个知识点的同时,自己去发现自身存在的知识薄弱点,并在教师的指引下,对知识薄弱点进行加强训练和巩固,从而形成一种学习能力的过程,这才是复习课的真正目的。小学基础阶段来说,复习课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法,我们小学数学老师如何将它的功效发挥大最大,我做了一下的总结。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学习能力;知识巩固
         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小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有限,教师则应做好穿针引线的工作。而一堂较理性的小学数学单元复习课,我认为起码应具备四个环节:梳理知识、质疑问难、揭示规律以及综合训练。下面就以一堂教学研讨公开课——小学数学北师大版第五单元《周长的整理和复习》为例,谈谈单元复习课不可缺少的几点:
         一、 指导学生,做好整理知识点的作业。
         万事开头难。任何事物都是由系统构成的,而系统都是有结构、分层次的。小学数学教材也是一个整体,各单元之间联系紧密,在一定的阶段,就要引导学生对概念间作纵向、横向联合的归类、整理,找出概念间的内在联系,将平常所学的孤立的、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这样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和掌握概念间的内在联系,以便记忆和运用。对于写着一脸天真无邪的小学生,如何指导他们对所学知识点进行梳理,如何指导他们完成一份相对系统又完整的单元整理作业。则需要教师敢于牺牲自己的休息时间,不厌其烦进行课外指导。
         在《周长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中,老师首先通过课件显示本单元的几个主题图,让学生对所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回顾,再让学生交流事先所布置的作业,即这样的一份的表格:
        
第五单元    周长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   
你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要介绍给大家?   
你还有什么不理解的地方?   
         学生整理这份作业,凝聚着教师课外的指导。一份好的单元整理复习则可以帮助学生对整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的再认识,也可以帮助老师较快地确定学生知识的薄弱点,以便接下来的质疑、释疑与点拨。学生交流自己整理的作业,态度是积极的。因为他们希望自己的作业是小组中最优秀、最完整的一份。所以,在合作交流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学生学会整理所学知识的能力在此得到体现。教学时,老师的大胆放手,让学生有了整理知识,形成各异、互助评价,开展争辨的机会。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成功,同时也可以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二、留够时间和空间,引导质疑问难。
         在复习教学中,教师神圣的职责就是组织、指导、促进。在《周长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中,学生在交流作业、汇报作业情况当中便不由自主地流露出对个别知识点的迷茫。学生的质疑问难便从这里开始。
         周长的定义,个别同学存在模糊现象;组合图形的解答有一定的难度;周长在生活中的应用则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处理。这是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出的归纳。针对这三大点,老师安排了三个环节进行释疑、提升!(1)给指定的图形描出周长。

对“围成”和“组成”的概念进行区分。(2)给出小组活动内容:以四人为一小组,从六个正方形的纸片中任选几个,拼出一个图形,并求出该图形的周长。学生通过合作,在动手操作中完成对组合图形的周长计算的探索,从而得出各种不同方式的周长计算方法。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他们在复习中动手、动口又动脑,通过实践与思考,从而获得对知识难点的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从中,学生学会自我梳理、自我检查、自我评价、查漏补缺、质疑问难,能针对各自的学习缺陷,进行温习补救,使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3)解决生活中“围篱笆”问题、给“站台”围花边问题。这是课堂知识向生活中的延伸,也是对本单元知识的实际运用。数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不能按部就班,应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如“围篱笆”靠墙的问题。学生在解决此类题目时,一方面体会到所学知识的有用性,一方面则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运用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时又需具体情况具体处理,在处理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同在。
         三、在训练中学会揭示规律,举一反三
           在复习中,本节课通过总结以往的所学知识,使学生集中温习,集中理解,应用知识,解决问题。在见多识广的基础上,加强概括、分析、综合、比较,揭示解题规律和思考方向。在解决用几个相同的正方形拼出各种图形,并求出周长当中,对不规则图形的周长计算时,学生对周长的计算方法所做出的不同的选择,则给学生提供了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机会,学生从中获得新鲜见解。深深懂得不管怎样的图形,它的周长计算不外乎找出它的所有边长,对周长的定义也加深了理解。通过这种“可变式”练习,一题多变的练习,让学生在变中思变,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既巩固了知识,又拓宽了解题思路。
         四、不断加强变式、逆向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在复习课中,老师从基础知识入手,紧扣基本训练,由浅入深,由点到面,进而让学生形成熟练的基本技能。同时,还适当加强变式训练、逆向思维训练和带有一定程度的综合训练。在选择练习的设计中,对“围篱笆”的周长计算,对“给站台”围花边的周长计算,则进一步对学生进行变式训练,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有所提高,也加强了对学生的综合能力的训练!老师努力通过变式训练来强本固基,发展思维能力,提高复习效率,这是以往我们在复习课当中一直忽略的一个重要环节。相信通过这次的抛砖,能引出今后复习课中呈现出更多的玉来。
         因为这是一堂复习课,所有该涉及的内容无法在一节课当中加以解决,因此本节课只完成“梳理——质疑——针对概念、组合图形和应用给予一般训练”这些环节。至于对学生变式的训练,逆向思维的训练,综合能力的培养则有待于下一节复习课的继续和延伸。如果,一堂单元复习课,我们都能紧紧抓住以上这四点并加以突破,相信,我们今后的复习课也将上得与新授课一样精彩!经验需要不断的积累,知识期待着更新。只有懂得不断学习的人才能活得洒脱!也相信,这一次对复习课教学的初探将引领我们不断展示“课改”的风采!

   参考文献:
     [1]韩永兰.借学生自我反思之力成复习课教学之效--小学数学高段单元复习课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基教版),2013,(2).70.
    [2]陈惠君.浅谈小学数学三维目标教学的过程评价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3,(28).131-132,135.
    [3]郑正文.简约而不简单--例谈小学数学“前置性学习单”的设计[J].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4,(4).41-44.
    [4]朱国荣.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需要厘清的四个基本问题[J].小学教学研究,2012,(7).7-8.
    [5]赖转枝.在整理中深化 在练习中提升-对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2).118,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