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在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这样才能够使学生跟好的进行知识的探索,主动去发现数学的奥秘。但是当下小学生的问题意识非常的薄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占据着主体地位,大大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基于此,本文对“问题意识”背景下如何开展小学数学教学展开了探究,希望能够给广大教育工作者带来帮助。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数学;策略
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能够使学生更好的发展,对知识的理解更加的牢固,所以培养好学生的问题意识是十分重要的。在学校,学生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是在所难免的,那么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提问,养成不耻下问的学习态度和主动发现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一、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对于其他学科来说比较严谨,有很强的逻辑性,所以就需要学生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这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会发挥很大的作用。要想使学生有很好的数学思维就要培养并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通过不同的角度对问题进行思考,从而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式,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有利于转变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
在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也就算是说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让学生大胆的说出在学习中存在在的质疑和见解,然后教师进行细心的讲解。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再只是被动地知识接受者,而变成了问题的提出者,使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很好的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有利于构建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
众所周知,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整个数学体系都有着密切联系,所以在学生学习数学时就就要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严谨的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还要把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中去,从而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让学生意识到数学的重要性和数学的魅力所在,从而使学生构建完整的数学知识体系。
二、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途径
(一)提倡师生平等,拉近师生距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方式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构建一个师生平等的课堂,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同时教师还引导学生营造一个和谐、温馨、活跃的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下能够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的去探索和发现问题,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而在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下,使得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课堂上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感情,使师生之间的关系更加的融洽。这样就可以很好地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来解决问题。比如在“长方形与正方形”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提问,比如:学生指着数学教材对教师说,数学课本为什么是长方形呢?教师要对问题进行解答:因为数学课本有四条边和四个角,并且数学课本的四个角都是90度,数学课本符合长方形的标准,所以它是长方形。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长方形的特征来找出身边的长方形,这时学生们纷纷举手回答,使得课堂氛围非常活跃。久而久之,就能够养成学生主动探究并提出问题的良好学习习惯,进而形成较强的问题意识。
(二)进行问题设计,使学生主动发问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习的内容和学生的兴趣进行精心的问题设计,对学生进行提问,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因为小学生的好奇心很强,所以他们就会主动的去探究和思考问题,在遇到困难时,教师鼓励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比如在学习年月日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小红今年8岁了,但是他只过了两个生日,为什么呢?”这个问题就引发了思考“我和他同岁,为什么我过了8个生日,而他为什只过了两个生日呢?”这时学生就会把心中的疑惑说出来,随后教师就进行解答,给学生讲解闰年和闰月的相关知识。通过教师对问题的精心设计,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并且通过学生与自身进行对比,发现了问题所在,从而提出了质疑。教师不但通过问题的提问,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还在激发了学生好奇心的情况下然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这一过程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非一朝一夕的,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引导学生,不断地渗透问题意识的思想。要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不断地鼓励学生,增强学生的信心,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让学生主动的进行提问,掌握正确的提问方法,从而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靳霞霞.“问题意识”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的新探[J]. 学周刊,2020,(22):33-34.
[2]张荣生.基于“问题意识”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探讨[J].科学中国人,20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