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创新策略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10期   作者:余秋菊
[导读] 在小学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

         摘要:在小学新课程改革中培养和发展学生数学素养是数学教育教学的目标,阅读是终身学习的基础,数学阅读对于学生终身全面发展是不可或缺的。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新要求需要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高度重视指导学生学会数学阅读,在循序渐进中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本文描述了在探索适合小学生和社会需求的数学阅读教学方式中的思考,目的在使学生学会自主阅读、思考、交流,培养数学阅读能力,进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阅读能力;策略
        
         引言
         数学课堂是教育改革的前沿阵线,在数学教学工作中,我对于数学阅读教学一直很在意,总是会在知识学习的同时刻意增加相关数学文化、数学思想、数学故事等材料的阅读。但在指导学生阅读,进行阅读教学时,因为学科特点和学生阅读能力的差异,按照传统的数学阅读教学方式无法很好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因此开始了数学阅读教学新方法的思考。
         一、小学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现状
         数学阅读能力是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内容,同时也是学生进行数学学习、发展的基础能力。越来越多的一线教育工作者也慢慢认识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但现在很多小学生们仍然保持着传统的数学阅读方式,数学课本外的数学阅读很少。小学生的文字语言阅读能力、符号语言阅读能力以及图形语言阅读能力不足,也要求老师在教学中把握数学阅读教学方法、探索出对学生进行终身学习有益的数学阅读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但众多数学老师正面临着以下的阅读能力培养的困境:第一,小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不高,阅读态度不积极。第二,数学阅读有其学科特点,小学生的阅读方法不到位。第三,阅读内容单一,不够丰富。
         二、社会发展对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的积极影响
         社会的发展必然影响着教育的发展,在当今数字化、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教育有着很多良性冲击。第一,信息技术的引入有效地扩展了学生的阅读面,学生可以通过简单检索就找到需要的大量阅读材料,让数学阅读的内容极大的丰富。第二,信息技术让数学阅读的方式发生重大改变。例如,学生进行认识立体图形时,传统纸质资料阅读需要学生必须有一定的空间能力,对于初学的小学生有着很大限制,而3D阅读则可以直接全面直观的进行观察和思考,所以我们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引入让数学阅读的效率更高。第三,学生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自主进行选择阅读一些比较有价值的拓展阅读材料,自主选择阅读的方式来获得想要获得的信息,让数学阅读更加个性化,转变学生阅读的态度,从而开展积极的探究学习。
         三、小学数学阅读教学策略
         只有放手让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才能实现数学阅读的百花齐放,引发多向思考与多元交流。利用信息技术的发展的便利,数学阅读教学方式有着更加多的可能性。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图片、文字、音频、视频等不同的方式呈现,数学阅读不再只是呆板的符号阅读,数学阅读也并非只能永远向传统认为的那么枯燥乏味。


         (一)个性化数学阅读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数学阅读其本质是一种数学自主学习,是学生的一种自觉行为,是一种高度个性化的行为。课前老师结合教学内容,精选需要的数学阅读材料,为学生布置相关的阅读任务,学生自主选择个性化方式进行课前数学阅读,或者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搜集相关的学习资料,并自主地进行数学阅读,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和数学阅读能力。学生在不同方式的数学阅读中根据老师提出的阅读要求和问题记录数学信息,进行个性化的思考。
         (二)在查阅资料与探讨中明辨阅读内容的科学性
         数学阅读要仔细分析,弄清概念的实质及公式 、法则、定理的条件与结论及推导的依据和思路、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等,阅读材料中的符号、图形、图像、表格应达到形数结合理解。但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足,面对复杂的数学材料,学生阅读后必然会产生超越其认知的问题。学生知识有限不可能所有问题都能通过学生自己交流得出,当遇到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时,老师可提供可行的解决办法。例如,网络查询、书籍查询、相关概念推测、举例佐证等。网络搜索是比较快捷的方式,这种方式可以找到大量学生所需要的信息,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网络进行资料的查找,学生可以很大程度提高学习的效率。学生阅读中的片面观点在大量资料的佐证下也会越辨越明。但需要注意的是“信息量大”的劣势是材料的甄别,老师需要指导学生进行内容科学性的筛选,让学生体验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获取所需的材料的过程,培养信息搜索能力。
         (三)数学阅读交流,整合阅读资源
         学生个人在课前的数学阅读中得到的结论往往比较单一,数学阅读思考也应该有“读书会”一样的交流探讨。数学课堂上需要全面的交流来真正解决复杂的数学问题。老师在课堂上作为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可以列举交流提纲让学生就课前阅读的材料进行分析思考,让学生有交流的方向、有交流的内容。不同学生在课前进行数学阅读后的获得的知识和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充分的表达交流,让数学阅读的各自资源通过孩子们自己的语言体系和交流方式进行传递,老师利用多种手段鼓励孩子充分展示,保证学习的资源得到快速有效的收集汇总。当然,为了进行数学阅读方法的指导,也可以补充一些新的数学阅读资料,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数学阅读,整合课前阅读资料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与理解,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阅读意识和能力的形成与发展。
         (四)阅读课后总结反思,撰写数学阅读的收获与感受
         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表明了学习与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在阅读教学后要给学生自我反思与总结的过程,在反思中经历抽象环节。学生可以用一两句话、一篇文章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认真体会其中隐含的数学模式,真正理解数学概念、原理。这个抽象概括过程,是学生形成自己的智慧结晶的重要步骤。也可以让他们思考运用阅读得来的数学知识可以去解决哪些实际的问题,体会到数学阅读的重要性;进一步还可以让他们思考还有什么问题在本课的阅读中没有找到答案,需要去阅读中继续查找结果,进而引发阅读的内在需求。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通过创新数学阅读方式,不仅能培养学生数学阅读能力,提高对数学知识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使学生数学阅读更加个性化、丰富化。同时加强阅读资源整合能力使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再加工,完善自我知识体系。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