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教育的不断发展下,教师在教学时,应注重德育质量的教育,尤其是在小学阶段,德育可以促进学生的人格发展和品格的提高,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综合发展。不仅扩宽教育的方式,真正实现育人的时效性,还促进小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对如何提升小学的德育质量进行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提升;小学;德育质量;方法;论述
前言
小学生处于发育阶段,各方面的发展还不太完善,心理机制也不成熟,需要有教师的正确引导,小学教师应该在正确思想的指导下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因此,德育在小学阶段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在小学教学中需要有良好的认知力,只有将德育教育渗透在教学中去,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在心理健康的前提下才能认真学习,学习成绩才能有所提高。拥有健康的心理还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并提供服务,使教学效果达到最大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提升小学德育质量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学生的年龄较小,但是可塑性较强,这个年龄阶段也是进行德育培养的重要时期,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培养,可以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培养效果。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有着为了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以及全面人才的培养的目标。德育教育很容易理解,就是道德教育和品德教育,教会学生如何学会做人,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的发展。有利于小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因此在小学教学中融合德育,可以对学生的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现如今,由于独生子女的增多,以及学生的叛逆心理,有许多年轻人出现了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倾向。不仅自私,还不为别人着想。作为教师,在教育上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初中阶段的学生也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在此过程中,也很容易出现心理上的问题,教师如果不正确的引导学生,可能会造成一些心理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强调全面素质教育的理念。虽然培养孩子的道德原则、文化科学、劳动技能的质量和孩子的身体素质。但由于环境的影响,小学生的心理很脆弱。因此,教师的教育非常重要。针对这些现象,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小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运用德育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积极正确的是非观,让学生通过对于事件的看法和想法进行是非的判断,提升学生的理性思维模式。为以后的学习、生活、工作奠定良好的理性基础。同时,学生还能够形成一种更加包容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树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对班集体中的班级意识也会更加重视。通过加强自身的道德约束、行为约束、价值体现等等行为,完成班集体的团结意识,为教学质量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大局意识和整体素质,提升学生的大局观意识和人生格局。德育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业成功,促进学生良好素质的形成,是保证学生的正常健康生活和发展的基础。并在学生的学习生涯中也有着重要的意义[1]。
二、提升小学德育质量的方法
(一)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小学教育中,德育教育的宗旨是在提高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基础上,进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拥有正确的三观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帮助,它可以使学生保持一个积极健康的心理。相反,如果学生的三观扭曲,那他的心理也会造成各种问题的出现。为了更接近生活,德育教育要和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融入实际生活中的一些事物。
众所周知,小学生在其发展阶段,除了身体上的发育,心理健康也是一大问题,这是他们能否正确判断事情好坏的重要时期,因此,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选择贴近生活的教材,使其带有生活的气息,不仅可以从情景靠近生活,还能按照他们的兴趣爱好为教材的内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应用一些实际的例子作为教材内容,比如,小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影响,会面临学习压力、情绪变动等问题,这些都是以他们的心理健康为起点的,所以,从心理健康教育出发,吸引学生的广泛关注,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注重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同时,使教材的内容转化为实际的行动。在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帮助下,逐渐变化为学生自身的行为控制。例如,教师可以对小学阶段低年级的学生采用入门级的教育,课本为主,引导为辅,在激发学生兴趣之后,再进行深层次的教育;对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可以使他们身临其境的认识问题,从自身角度出发,能有更加深刻的认识。
(二)提高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作为教师,要以学生为基础,立足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开展教育工作。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在家庭的宠爱中长大,又有着特殊的成长环境和时代背景,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只是一味的满足学生的物质需求,对于学生的情感需求却没有得到重视;很多的家长对于孩子存在着望子成龙的想法,都对他们寄托了较大的期望,造成了学生在内心形成了种种压力。因此教师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就要帮助学生进行及时的疏导和引导,帮助学生树立一个积极阳光的价值体系观念。
教师在对学生开展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建立个人不同的档案,从而掌握学生的生活环境和成长的过程,然后教师经过合理的研究和分析帮助学生制定一个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体系,从整体上帮助学生正确的认识生活、认识社会、认识人生。在开展德育教育的同时,也要从针对不同学生的情感需求和性格特点进行个性化教育,通过日常的交流和沟通来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例如对于一些留守学生、单亲家庭学生,教师不仅要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更要给予他们温暖和情感陪伴,让学生在班级和学校中感受到关怀,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利用QQ班级群等方式来建立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开展网上交流,使学生通过互联网倾诉自己的烦恼,教师还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中随时帮助学生解决相关的问题,疏导学生的情绪和心理;另一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工作时,也要帮助学生树立一个远大的目标的理想,引导学生能够为心中的梦想来努力奋斗,只有学好知识,才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2]。
(三)完善德育管理体系
从当前情况来看,一些学校对于学科知识和学生应试成绩的重视程度较高,往往忽视了德育的重要性。小学生开展思想品德教育对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学习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因此学校首先就要完善以人为本的德育管理体系。例如:将思想道德教育融合进课本教材中,与教材中的思想内容进行结合,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通过开展早读、班会等等活动,提高德育课程的作用,严格规范早读的管理力度,要做到班会开展有内容,周会有要求,总结有反馈意见,完善管理机制,加强课堂主阵地的建设。让早读成为学生每天的必备环节,使学生在点滴小事中养成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结束语
由上可知,要想提高小学德育质量,就要使其走向学生的心理,融入进学生的生命。在小学时期,作为教师要想开展以人为本的德育教学,就要从各个方面进行不断地创新和突破,促进小学生的德育主观能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就要充分和实际教学情况进行结合,积极的创新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3]。
参考文献
[1]曾美婷.提升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有效性的创新策略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20,3(11):167-168.
[2]窦思静.《教育漫话》中的德育观对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策略的启示[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6):3-4.
[3]张明祖.谈新时代将德育工作摆在小学教育首位的重要性[J].才智,2020(1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