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期   作者:潘瑞丽
[导读] 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美育渗透,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通过美育渗透,使学生对教学形式和教学内容产生浓厚兴趣。以美求真,以美激情,以美育人,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同时也把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活泼而又高效,使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得以有效地提升,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创造力。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艺术 教学语言 美育渗透
        现代社会由于生活的多元化、知识信息的广泛化,追求美已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旋律,美育也成为当下学校教育一项重要的教育目标和内容。那么,何谓美育呢?美育,其实就是通过自然美,现实美和艺术美等美的形式和内容打动学生,使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感染和触动,从而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点,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苏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的情操。美好的心灵,能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现代教育也提倡大力推行素质教育,使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都全面发展。目前,学校美育教育不是一种单纯的艺术教育,不能只局限于音乐、美术等艺术类课堂,可以在各科教学中渗透体现。比起其它学科,语文教学进行美育教育,尤其是在教学艺术、教学语言等方面进行美育渗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一.教学过程的形象美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端庄的仪表、得体的教态、灵活的教法、标准的语音、抑扬顿挫的语调、工整漂亮的板书和广博深厚的知识都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给学生带来美的享受。作为一名受学生欢迎的教师,他(她)应是一位出色的演员,善于利用肢体语言和表情;是一位富有才华的导演,懂得如何调动学生的情绪;是一位优秀的乐队指挥,做到统领得当指挥得法;是一位精明的广告商,能够用最简洁的语言表达最吸引人的内容,他(她)还要懂得最前沿的知识,会操作现代化的教学设备……这样才有可能充分施展个人的才华和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教室的巧妙布置,座位的合理编排等方面都能给学生以美感,通过潜心营造美的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的熏陶。
    数字化教学的盛行,给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图像、声音、文字、动画于一体,能起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触其物、如闻其声的理想效果。尤其是那些优美的散文和诗歌类体裁,教师可以用生动形象的优美画面、悦耳动听的流行音乐,把学生带入一个个有声有色的世界里,使学生徜徉其中,得到身临其境的美感享受。这样学生学得开心,教师教得轻松。                             
        语文教学还可以借助美术、音乐、舞蹈等艺术的形式实施教学。如在学习《离太阳最近的树》时,首先向学生展示新疆阿里优美的画面,展示红柳漂亮的图片,使学生对阿里、对红柳先有个直观的认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下临摹。音乐、舞蹈本身具有非一般的感染力,把诗歌配上合适的音乐谱成曲子,让学生一边唱一边跳,优美的旋律、优雅的舞姿,使学生沉浸在艺术美的海洋里,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当堂就能背诵诗文,如《雨巷》。
二.挖掘教材的潜在美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如果没有美,没有艺术,那是不可思议的。

”美的事物可以引起美感,引起注意,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也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催化剂”。
        走进语文教材,仿佛进入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宛如一幅幅五彩斑斓的画卷,讲述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语文教材所选课文都是文质俱美的文章。有的小说幽默诙谐,体现了教材的情趣美和故事情节的曲折美、艺术美;有的散文展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帮助的品德美、情操美等。但这美丽,远远抵挡不住教材本身灵魂深处的魅力。语文作为一门语言,它本身就具有语言美。汉语言本身音调的升降,字词的轻重读等,犹如一首和谐婉转的诗歌,散发着无尽无尽的魅力。在课堂教学中,我要求自己用标准、优美的语音朗读课文,用亲切、温柔的语调和学生交流,充分利用语言美陶冶学生的情操。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给课堂增添美趣。不仅调节了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的思维,还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语言的幽默美
         “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教学语言是整个教学活动的物质外壳,是教师表情达意的符号系统。它的好坏直接制约着教学活动,影响着教学效果。幽默的教学语言是课堂上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幽默是不良情绪的消毒剂和润滑剂,是美化心境的良方。凡具有幽默感的教师,通常是快乐的,他们所到之处皆是一片欢声笑语。他们幽默风趣的言行,不仅可以给人带来开心的微笑,在笑中得到哲理的启迪,而且能缓解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把烦恼化为开心,让痛苦变为愉悦,具有维持心理平衡的强大功能。
         语文教师把自己丰富的知识储备与聪明才智相结合,充分利用“可趁之机”,在课堂上巧妙运用幽默艺术,亦庄亦谐,庄谐并重,寓教于乐。尤其是这次疫情,给许多学生心灵蒙上了阴影。语文教师巧妙地在教学中运用幽默的语言,不仅可使授课变得风趣诙谐,富有睿智,而且可以给心理抑郁的学生疗伤安慰,从而实现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的目标,使课堂优质高效、熠熠生辉。
        我们在教材中所接触到的幽默材料包括鲁迅的讽刺式幽默,如《阿Q正传》《拿来主义》;契诃夫、欧·亨利的冷幽默,如《装在套子里的人》《警察和赞美诗》;安徒生的童话式幽默,如《皇帝的新装》《丑小鸭》;以及吴敬梓的中国式幽默,如《范进中举》等。中外名著中的幽默材料更是数不胜数,如《西游记》中猪八戒好吃懒做、好逸恶劳的鲜明个性,马克吐温的经典讽刺式的幽默小说等。老师只有博览群书,才能在需要时信手拈来,并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有一次我在上课时,一位学生不小心打破了自己的玻璃水杯,他羞红了脸,不好意思地低下头,我走到他身旁蹲下,像在找什么东西似的,然后对他说:“人家司马光砸缸救友,原来你是舍玻璃杯而救小蚂蚁呀!恭喜你成功啦!”结果大家都笑了。还有一次,在学习《乡愁》时,课堂上有位学生开小差望着窗外,我说:“看来某同学真是思乡情切啊,他的乡愁比余光中先生的还要浓厚,厚得快要看穿了玻璃窗啊……”逗得学生们哈哈大笑,从而增加教学情趣,活跃课堂气氛,和谐师生关系。
        美是创新意识不竭的源泉,美无处不在。我们语文教师只要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具备浓厚的美育意识,创设多姿多彩的美育情境,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得心应手,把大自然中的美、生活中的美、语言中的美、教材教法中的美化作阳光,变成雨露,润物无声地滋润每一位学生的心田,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悟美、赏析美、体验美,得到美的熏陶,很好地实现课堂的美育渗透。
邮寄地址: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新一街16号院平顶山市第四中学(467091)
?潘瑞丽134611078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