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应用能力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期   作者:龙绪云
[导读] 数学应用能力的“核心素养”在于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
        摘要:数学应用能力的“核心素养”在于对数学知识的灵活运用。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能科学、快速、准确地计算和推理出相关结果,将数学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生活中,学会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小学数学教育阶段,由于数学教材编排知识点的基础性,小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在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正确地解题,并学会运用到生活中。将小学六年的数学学习转化为一种学会运用数学去思考问题的方式与意识,为高年级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由此可见,小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应用能力;培养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当中学生应用能力的现状
        (一)缺少数学知识应用意识
在学生教学的应用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着缺少数学知识应用意识的情况。当前,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当中,对于应用意识并不是很重视,往往主要对理论知识进行详细的讲解,而对于将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这一问题并不是很重视,忽视了生活和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性。由于小学生年龄比较小,思维方式比较简单,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比较难理解,导致他们缺乏学习的兴趣,很难将数学知识有效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二)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
没有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充分地发挥出来,会对小学生应用能力的发展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当中很难将学生的自主性发挥出来。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注意力不是很集中,因此很多数学教师对这一问题产生担忧,在教学的过程当中会出现比较强势的现象。但是这种方式会让学生对教师产生一种畏惧感以及距离感,让学生不敢和教师交流沟通,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
        (三)缺少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当中,单一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一个瓶颈。从教学方法这一角度去看的话,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仍然采用灌输式或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主要就是对知识进行讲解,之后让学生对知识硬性记忆,这样学生很难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的生活情况结合,只是在书本阶段对数学学科产生认识,这样很难将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培养出来。
        (四)缺少教学实践活动
小学数学教学当中比较缺少教学实践活动,所以就会产生当前的困境。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比较缺少实践性的教学。一些数学理论知识具有比较强的理论性,如果只是让教师对这些内容进行讲解,那么学生很难对这些内容进行理解,所以也就会具有比较差的应用意识。这样,学生就很难对知识进行理解,同时教师也很难将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进行培养,所以需要不断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应用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措施
        (一)创设数学生活情景,培养学生独立运用知识能力
生活是每一位小孩子学习和成长的灵感和来源,老师根据学生的天性,适度把握,做到生活教育与数学教育共同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老师要营造学习数学的生活情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运用知识的数学学习习惯。同时在开展生活化教学中,不能仅仅局限在情景模拟中,需要教师运用多媒体等手段营造生活教学情景,在生动教学环境中浸入数学知识的教育。

比如,在学习小学数量关系计算公式的知识点时,老师可以让学生自行结成合作伙伴,以购物的形式来展开和的计算求解,进而向学生介绍和的通用计算公式,让同学在思考知识的同时,学会在合作中探讨知识的表现形式和自我转化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和知识的外化表达能力。同时老师可以收集相关资料,制作成教学视频,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环境中快速获得真知,学生只有掌握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够提升知识的运用能力。
        (二)发掘教材,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小学教材属于基础性教育教材,其中素材往往从生活中寻找典型素材,进行系统化、专业化的总结提炼,展示到教材中。教师要具有敏感的发现和识别能力,发掘教材中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的教学素材,在进行知识教育的同时,升华学生的学习高度。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有意地培养学生将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比如,在讲到百分点时,老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我国当前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贸易量占到世界的30%左右,对世界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我国可用耕地占比世界可用耕地5%左右,但在这有限的土地上却养活了世界上20%的人口,成就非凡。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转化能力正是发展素质教育的体现。
        (三)数学教学紧密联系实际
数学知识是生活知识的系统概括和升华,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数学来源于生活却远远高于生活,通过抽象化概括,转化为系统性的书面文字,通过人类的学习,数学知识最终必将应用于现实生活。在数学教学中,老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的好奇心理,在向学生教授知识时,可把主要部分进行讲解,最后设置悬念,勾起学生对后续数学知识的好奇和探索欲,让学生通过询问老师、同学间相互商量、咨询父母等方式来解疑答惑。在通过师生、同学、家长与孩子的交流中增强相互之间的感情,使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善于交流的行为习惯。在具体的教学中,比如,讲到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二册人民币的单位换算时,老师可以创新课堂设计进行购物模拟或者银行柜台交易模拟,使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如银行工作人员、办理存汇钱的业务者,同时使学生用面值不等的现金作为教学工具,通过实际的情景模拟,教育孩子识别不同面值的人民币,学会准确识别真假人民币,这既达到了学习课本知识的目的,又通过实战化的情境模拟学会了知识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这样就达到了课堂教学的本质目的,使学生提高了实际生活运用能力。所学即有所用。用,即运用转化能力。在小学数学应用能力培养中要着重于从这方面下功夫。
        (四)开展有效的提问,使学生积极思考数学问题
课堂提问是每个老师检验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也是检验老师教学效果和学生掌握程度的一种教学评价方式。老师遗留问题不揭露答案,通过课堂提问来激发学生的自我思考能力。在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中,课堂趣味问答、抢答也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比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统计表的学习中,在学习系统的知识点前,老师可以向学生提问:“讲到统计表,你们能联想到哪些现实生活中的统计表?”通过这样的提问,可以预先在学生脑中建立一个初步的思考取向,由于学生的好奇心理,会使得学生初步了解相关知识点,这样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将会更加得心应手。老师可以在课下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到家中将每个月过往的电费进行记录统计,独立制作一个简单的统计表,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评比,然后再引导学生思考电费是否与季节、家中用电习惯有关,提高学生的数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运用。
        三、结语
小学数学教学的改革探索中,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数学学科的本质是一致的,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是一项需要精心设计和花费精力的系统性工程。在数学教学中,要通过开展多种多样的形式,来增加课堂教学模式和手段,使学生灵活运用和转化知识,提高我国小学生的整体数学水平,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王盈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求知导刊,2019(27):42-43.
[2]李辉.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研究[J].新课程研究,2019(15):47-48.
[3]杨丽琴.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的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9(21):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