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世界正处在一个日新月异的环境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教学的质量要求也在提高。随着教学质量的提高,素质教育则被纳入重中之重,然而在素质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从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五个方面来探究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
【关键词】学校 小学生 心理健康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于教育的观念也有了不同的看法,不再是只看孩子成绩单方面的表现,家长和老师对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非常关心,这一点从各个兴趣班的开设可以看出来。在家长们和培训机构越来越重视能力的时候,却忽视了孩子们的内心世界,也就是心理健康。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很重要,心理健康是评判孩子是否是一个健全的人的标准,同时,也能保障孩子会有一个好的人际交往,获得更多的机遇,去面对这个多变的社会。因此,我们根据工作经验以及教育部对与小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指示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在教育部《关于加强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明确了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主要特点,采用与心理教育有关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优良的心理素质,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小学生的素质教育,这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系统工程。因此可知,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特别重要的。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根本目的:促进小学生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小学生学习心理健康教育,这一教育教学在我国不是特立独行的,而是符合教育的总目标,也就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以培养学生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全面发展人才为目标。 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促进心理健康素质的形成;维护好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就是去除不利因素对小学生心理健康的阴影;提升小学生的人格发展,就是心理和人格的全面发展与和谐。
三、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表现
由于现在的教育条件以及师资力量较好,大多数小学生的心理比较健康,但也有一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学习方面
在这方面学生的主要表现为:在校不能集中注意力,害怕作业上会依赖父母,考试焦虑,导致大脑抑制状态等问题。
(二)、情绪方面
有些学生,自己总是为某些重要事情产生焦虑情绪,有时还特别胆小恐惧,情绪非常不稳定,总感觉会面临一个危险或者伤害,平时遇事很少会去相信他人,总喜欢一个人呆着,向往自己梦想中的世界。
(三)、行为方面
在这方面主要表现为:经常把心中的苦恼和愤怒向其他人发泄、殴打或者辱骂同学,损坏公物甚至自杀。不听他人劝告,有时还对着干;当得不到重视时,他们就会用搞怪来显示自己的不同,还表现出与自己年龄、身份不符的幼稚行为,对他人的言论异常敏感,常常默不作声,不愿与他人进行交流。
四、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
(一)、社会文化环境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还尚未在社会文化环境中得到普及,社会各界没有足够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很多家长和老师都认为“棍棒出孝子,棍棒出成绩”当孩子有问题的时候,大部分家长都会采用殴打或辱骂的方式,他们很少会使用沟通和理解的方式去解决出现的问题。
(二)、教师的教学观念
在校期间,有些老师不了解小学生的内心想法和精神世界,不重视对情感的沟通和指导,教学的方式、方法都比较单一和死板。
(三)、家长的引导方式
有些家长没有找到恰当合理的教育方式,就认为,孩子只要一进校门,那么孩子的教育就是老师的事情,家长就可以甩手不管了,从而忽视家庭教育,致使学生在校文静老实,在家任性妄为。
五、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导致学生心理不健康的成因有多种。作为教育者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解决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使学生在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及和谐的环境中容纳新的知识。但在小学教育阶段,有些老师往往忽视了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学生群体中产生许多特例,如:产生抑郁症、自闭症、厌学逃学等多种不良行为,这些现象都可通过展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来解决。
(一)结合“私密屋”进行心理辅导,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以开设心理学课程为媒介,给小学生教授心理健康知识,引导学生自我测试、自我控制、自我调节从而正确认识自己。可采用校本课程为教材,供学生、家长、教师阅读。为了使心理咨询课的优势得到充分展示,教室的座位可以为一个圆形座的形式,老师可以说也可以问,和学生也可以直接交谈,营造和谐氛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因此除了采取团体心理辅导之外还可以针对个别进行心理辅导,主要是针对小部分心理有问题的孩子,进行单独辅导,帮助这些孩子消除心理上的问题,跨越心理上的阻挡,让他们的心理朝着健康的方向不断前进。
(二)针对学生的实际状况,制订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相信只有高标准和严格要求,孩子才会有出息。事实是,超过孩子承受能力很多的要求不仅会给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还会使学生更容易产生对学习的挫败感。相对于一些孩子,虽然他们已经花费了所有时间用来努力学习,但是仍不能达到家长与老师的期望。可是在部分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只看到学生的成绩是那么的不理想,只想到没有达到他们的期望,他们没有看到也没有想到一个孩子为了这份期望和要求所付出的艰辛以及挥洒的汗水。只有在学生开始出发时根据实际情况为孩子定制一个个在现有基础上稍微努力就能实现的小目标,在慢慢的完成这些小目标中,最后就能达到你所期望的结果,才是有效的好方法。
而且在制订目标时,我们一定要给孩子充分发表他们自己意见的机会。大部分家长都认为他们自己的孩子是最棒的,导致家长会高估自己孩子的学习能力,虽然能理解这种心情,但是在学习能力上,孩子们是有个体差异的,这是一种客观的社会事实。 另外,在实现各个学习目标上,教师和家长不仅是监管者,还应是心理的支持者。因为在学习上,有时候内心的支持和理解比给予优质的物资更重要。
(三)培养挫折的承受能力
众所周知每个人的一生不可能都是晴空万里,也会有乌云蔽日的情况。所以我们不能总是想方设法去减少孩子们可能遇到的困境,而应该告诉孩子们面对各种困难和挫折时,要有一个乐观的心态,并用正确的方式去解决。
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重要环节,同时又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
【参考资料】
[1] 丛立新.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4月出版.
[2] 王志国.怎样教育好孩子[M].吉林:延边大学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3] 熊华堂.学生心理调试指导手册[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7年3月出版.
[4] 朱智贤.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9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