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链提升学生思维素养 ——以《地震中的父与子》教学为例

发表时间:2020/8/3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10期   作者:陈敬容
[导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正逐步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正逐步成为教育发展的主流。这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不仅要关注自身教的效益,还要关注学生学的效率,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而“问题链”正是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来提升学生思维素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问题链;思维素养;地震中的父与子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思维的源泉,更是思维的引擎。课堂问题的设置是课堂教学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形式之一,而“问题链”正是通过设置一系列问题情境来提升学生思维素养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那么,如何进行“问题链”的设计,构建有效的课堂呢?下面将以《地震中的父与子》为例谈谈。
         一、做好文本解读
         教师在上课前要思考好这节课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学生在本节课中应该得到什么,学生的能力如何培养?文本中语言的内在联系以及文本背后想传递的是什么?如何通过语言的联系建构读好文本?这都需要我们关注文本的两个教育价值。
         第一个教育价值:思维。现在的课堂和原来课堂相比,我们更应该追求的是文本的纵向思维。第二个教育价值:情感态度价值。比如《地震中的父与子》,这是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重点是让学生感受父母之爱的深沉与宽广。《地震中的父与子》描写的是“有一年,美国洛杉矶发生大地震,一位年轻的父亲奋不顾身地挖了38小时,救出了儿子及他的同学的故事”,父与子凭着坚定的信念创造了一个人间的奇迹。课文内容浅显,但内涵深刻,语言平实,但令人震撼。怎样才能在学生与文本之间搭设一座桥梁,让学生逐渐走进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呢?这要求我们在课堂中关注以下四个维度: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四个维度契合了我校提出的大假设法思维课堂的要求,实现人“意情知行”的完整成长。中高年段的课堂更多的是让学生有情感的体验,不要灌输太多的道理,因而着重关注能力和情感这两个维度。除了挖掘文本的核心价值,我们还要做好学情分析。只有做好了文本解读和学情分析才能进入下一步——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二、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
         (一)目标的指向要具体明确
         这是第一个要解决的问题。在我校提倡的大假设思维“完整教育”课堂中,它的课程目标是让学生过上真实的、完整的生活,实现人的完整成长,成为“意情知行”和谐发展的人。因此,确立教学目标和过程是基于学生的,关注每一个学生的现状,基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年龄特征。基于以上考虑,我在《地震中的父与子》中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
         1.从课文的描述中感受父亲和儿子的了不起,感受父爱的伟大力量。(教学重点)
         2.领悟作者抓住人物外貌、语言、动作进行描写,反映人物思想品质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
         (二)教学环节要有层次建构
         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我首先播放了关于地震的视频,这一环节的导入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自然灾害的巨大破坏力,了解人类在地震这样的灾难面前是多么的渺小,生命在弹指间就灰飞烟灭了,为后面的学习做好了铺垫。接着在初读时直奔中心,设计了以下问题链:
         1.文中怎么评价这对父与子?
         2.为什么说这是一对“了不起的父与子”呢?
         3.父亲和儿子身上都有什么美好品质?
         本文的主线是“体会父与子的了不起”,因此在教学的重点环节,我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评价父与子的词语“了不起”,抓住“了不起的父与子”品读全文,及其它重点句,如“他挖了 8 小时,12 小时,24 小时,36小时,没人再来阻挡他。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

”“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跟你在一起!”等等描写父子语言、行动、外貌的句子,指导读和体会,在体会到父子之间的“坚定、信任”后还要继续深入,进一步挖掘父亲身上独特的品质,接着在地震中升华父亲的了不起。
         此时,学生已初步形成了课文的整体脉络,为了更深入挖掘文本,使学生从文章整体结构到具体细节,步步深入,层层分解,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把学生脑海中无形的信息链转变成一条有形的问题链:
         1.小组合作:“父与子了不起的地方体现在哪里?”教师相机引导。
         2.学生想象,体会父亲在救助儿子的过程中心理感受。
         3.配乐朗读,思考:是什么力量支撑着父亲这样做?
         4.学生想象:阿曼达在废墟下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
         我在教学中时刻围绕着课堂主线,引领学生思维往下走,一步步建立层次。比如读到“他顿时感到眼前一片漆黑……跪在地上大哭了一阵后,猛地想起……”在这前提下体验父亲的心理状态,阿曼达鼓励同学是否非常有底气?还可以重点品读“是你吗?”“真的是你吗?”体会“因为你说过,不论发生什么,你总会和我在一起!”和“不论发生了什么,我知道你总会跟我在一起。”这两句话,前一句是父亲给予孩子的心理力量,后一句应更多是孩子的自豪,这样品读更细腻。
         三、做好语言品读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我注意品读课文语言,关注学生的情感变化。本文是一篇典型的情感文章,应该是情感思维,应该还原情境通过文字还原画面,关注神态,给学生画面感,不要跳离文本以外去联想,而要回到文本中去体验。比如“眼前一片漆黑”后面“猛地想起自己常对儿子说的一句话”这是反衬,与其他父母作对比。再如,学生从课文对父亲的外貌描写说说父亲在挖掘过程中可能遇到什么困难?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父亲?创设情境,想象自己就是文中的父亲,体会“挖”的动作和过程中,能让学生进入到情境中,接着让学生带着这种情绪朗读就水到渠成了。整堂课教学紧凑,指向明确,不断探究学思维的积极性。教师只是引导,结论尽量用学生的,并激励有价值的生成,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体会文本语言的兴趣。通过还原情境,让孩子的心慢慢接近文本孩子的心,最后才理性启迪。
         除了培养学生对文本语言的敏感力外,还要培养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力,这要重点思考两点:一是问题语言是否合理?二是如何给学生准确概念?
         小学生思维的发展是一个螺旋上升的发展过程,因而对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的认识往往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为此,要提出明确的问题,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把所学内容有条理地说清楚、说全面,让学生学会抓住学习内容的重点和关键进行回顾、整理。教师设计总结延伸的问题时应该具有一定的深入性,注意联系后续的学习内容,从而让学生产生一种迫不及待的探究心理,为进一步的深入学习打下基础。只有在课堂中不断地实践“问题链”的教学设计,才能使学生真正看到思维方法的力量,并使之真正成为可以帮助学生应用解决实际问题的抓手。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实施“问题链”教学的关键就是要创设恰当的情景,准确设置有层次的问题以及教师精心的引导;通过创设的趣味性、深入性问题,激起学生积极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再通过设置开放性的问题激起学生探索的欲望,为知识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最后,在教师精心的引导下,把学生成功地引向知识海洋的彼岸。当然,如何发挥其最佳效果,对不同的课型、不同的内容、不同的学生都有所不同,甚至不同的教师其做法都有差异,所以,“问题链”教学方法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深入研究,考验教师课堂智慧。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J].语文建设,2012(05).
         [2]王建强.课堂问题链的设计、实践与思考[J].课堂建设,上海教育科研,2015(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