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在小学班主任的工作中,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作为两个重要的内容,都是需要班主任提高重视的部分。在小学阶段,因为学生年龄较小,很容易出现一些危险的事情,形成不正确的价值观念,班主任作为学生的实际负责人,应利用好这一时期,做好对于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保护学生的个人成长。
关键词:德育教育;安全教育;小学班主任工作;重要性
在当前的小学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是其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认清身上的责任,加强对于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视。通过采取更为有力的教育方式,更好地保障学生的人身安全,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让小学生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开展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重要性
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基础时期,很多想法存在着错误,而且极具模仿性。教师在这一阶段中,应重视为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抓住学生的思考方式,让学生从思想上提高自身认知,形成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为学生以后的人生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2、提高师生互动效率
基于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站在平等的角度上和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开展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充分尊重学生,给予学生相应的关爱,让学生感受到班主任对于学生的情感,促使学生和班主任进行深入交流,营造一个和谐的沟通环境,让学生学习到正确的行为处事方式。
3、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正是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对于生活中的很多新鲜事物都是乐于尝试的。但是对于学生来说,盲目进行尝试,很容易造成一些身体上的伤害。因此,班主任应重视开展安全教育,让学生清楚的认知周围的环境,并且知道和了解生活中的一些安全隐患,对于这些安全隐患提高重视,提高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保障学生的生命安全,让学生在面对危险和困难时,拥有一定的自救能力,更好地保护自身。
二、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具体方式
1、加强和学生的沟通交流,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时,应重视利用好课堂教学时间,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开展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教师应注意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学习气氛,通过环境影响学生,让学生得到相应的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
小学阶段的学生其自身意识还很不完善,正在处在刚刚萌芽的时期,但是这个时期的学生已经拥有了基本的自尊心,班主任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注重和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及时给予学生关爱,解决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相关问题。通过一些具有技巧性的问答方式,让学生和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建立一个双向沟通的渠道,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也能让班主任和学生成为真正的朋友。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创新课堂教学方式
在开展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时,班主任应重视创新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能一直沿用传统的教育方式,及时做到与时俱进,真正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保证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质量。班主任自身也应加强学习,通过向其他教师取经和观看名师视频的方式,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提供给学生更为高效的课堂学习体验。同时班主任也应做到以身作则,用自身为学生树立良好榜样,保证学生的生命健康安全。班主任在开展安全教育和德育教育时,不能只采取理论性的教学方式,还应结合实际生活,开展一些实践活动,比如:让学生去敬老院献爱心、让学生参加义务植树活动,通过这些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让学生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接受到德育教育,丰富学生的个人体验。
3、加强家校沟通,联合学生家长的力量
对于小学生来说,父母也是他的老师之一。为了更好地保证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的效果,班主任应重视联系学生家长,和学生家长建立一个积极沟通的渠道,实现家校共育。通过争取学生家长的配合,让学生家长在家中对于学生开展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保证学生的健康安全,让学生得到合理发展。班主任注意通过QQ、微信等方式及时联系学生家长,针对于学生思想上的不足进行沟通,从学生家长的口中了解学生的个性,针对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更为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保证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育工作中,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是其中的基础性工作,班主任应重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更为有针对性的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规范学生的自身行为,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精神品质,对于自身安全提高重视,让学生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做好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观念,充分尊重生命。
参考文献:
[1]吴映红.浅谈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20(12):170-171.
[2]肖世强.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39.
[3]王芳,来春旭.谈德育教育和安全教育在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