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爱长驻心间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10期   作者:朱红巧
[导读]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 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都在这一时期逐渐形成。此时的他们已经具备了对道德的初步认识, 具有对道德情感的理解和对道德习惯的养成能力, 是进行德育的最好契机。再加上青春期的学生本就会遇到更多的困惑与烦恼, 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 他们变得更加敏感细腻, 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观点, 以自己的视角去看待问题。对于正处于这一时期的学生来说, 学校更应该加强德育,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健康地发展。
         一、以身作则, 提高自身素质
         作为班主任老师, 肩负着整个班集体的统管责任, 更需处处以身作则, 以自身良好的修养和人格魅力来感染、吸引学生。要想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理想教师, 就必须提高自身的内涵修养, 多学习教育学理论与实例, 仔细揣摩学生的心理, 对不同特点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 尤其是问题学生, 更应注意方法的恰当和多样。班主任应认真学习班级管理相关知识 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在班主任经验交流时, 学习和借鉴经验丰富的老师在管理班级时的良方良策。班主任应充分意识到德育的重要性, 而不是一味地抓学生的学习, 忽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只有让学生既学到文化知识, 又受到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 才能真正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二、以生为本, 加强沟通交流
         以生为本, 是近年来新课标的根本要求与教育的立足点, 也是班主任能实现其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重要方面。许多班主任在与学生沟通时, 多半是班主任处于谈话的主导地位, 学生要么只听不说, 要么只回答几句, 一场谈话下来根本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甚至可能加重学生的心理负担。究其原因, 是班主任的话既没有深入学生内心, 也没有给学生带来触动。在这场沟通中, 学生仍处于被动地位, 缺乏主动性与积极性, 而班主任也没有真正理解和尊重学生, 只想将自己的想法灌输给学生, 这会让学生觉得无法和老师沟通。
         以生为本, 首先要求班主任放下身段, 学会倾听。无论学生说的是对是错, 班主任应先给他开口交流的机会, 再从他的话语中找到问题的根源, 一一解决。

其次, 与学生的谈话并不一定需要多正式, 比如, 在日常课间或是放学后, 和学生聊一聊他们喜欢、感兴趣的东西, 既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 又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亲其师, 信其道”, 当学生愿意和班主任讲自己的心里话时, 班主任就可以从学生的话语中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 从而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的困惑, 这将更加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开展。
          三、以课为主, 进行道德教育
         课堂是进行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 特别是语文、政治等课程。教学内容涉及日常生活中的好人好事, 蕴含许多做人的道理, 以及积极、正确的价值导向。在教学过程中, 师生不仅仅在进行知识的传递, 而且也进行良好的道德素质交流。班主任在进行上述教学时, 可以适当引导学生深入教材, 通过情境式教学等方法, 让学生感受到教材中倡导的美德, 并受到感染;也可以通过合作学习等方式, 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 深入理解教材的含义, 从而进一步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四、以会为辅, 渗透德育工作
         主题班会也是德育的一种手段, 通过不同的主题, 转变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使其对学生的影响如“春日之禾苗, 不见其长, 但日有所增”。班主任可以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入手来选取主题, 比如, 针对吃饭时学生倒饭这一现象, 可以开展“爱惜粮食, 杜绝浪费”的主题班会;针对乱丢垃圾的现象, 可以开展“保护环境, 从我做起”的主题班会等。班会内容可以丰富多彩, 教育形式也可以多种多样。既可以进行演讲, 也可以进行讨论或辩论, 还可以表演小品或短剧。真正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 才能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班主任统管整个班级的建设, 不仅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 还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重视学生的德育, 需要不断探索, 运用有效手段, 帮助学生建立起积极健康的心态, 才能面对未来的挑战, 成为国家需要的栋梁之材。对学生多点爱,让爱长驻心间!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