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提出了教学有效性发展的观点,而有效性的教学不仅需要学生能够通过课堂学习获得相应知识,同时还需要在学习的基础上综合能力得到提升,这是对传统应试教育的革]。一些中学的体育课很少受到教师的关注,学生缺乏体育锻炼的机会,身体能力逐渐下降,如果仅是停留在课堂教育的层面,那么这是不符合课程改革的需求的。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我们要从体育这门学科着手,加强对体育学科的重视程度和时间投入,改变传统体育教学模式,提高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才能促进学生快乐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学;教学方法
引言
体育教学是中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校教育工作的开展。新课改实施以来,体育教学也进行了多方面的改革,但是师资力量、教学方法、教学体系等方面仍然存在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探讨分析,寻求新课改下中学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方案。
一 中学体育的内涵
中学院校的体育运动可以是篮球运动、足球运动、跑步运动等,这是一门所有学生都可以学习的一个共有课程。中学体育可以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层面理解。首先是教学目标,中学体育秉承了培养社会人才的使命和责任,在大力开展文化知识教学的同时,势必会为学生带来一些学习压力和心理压力。而所开展的体育教学,则是以排解学生压力,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为目标的。因此,中学体育的课堂氛围是更加民主自由的,除体育专业的学生以外,课堂上教师都会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活动时间。其次是教学内容,不同于普通高校,中学体育教学没有固定的内容。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会依照自己的想法,为学生制订一些活动内容。这些活动大多以竞技比赛为主,更加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最后是教学方法,中学体育课堂大多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其一为教师讲解并带领学生训练,其二为学生自由发挥。且学生自由发挥的时间总是大于教师讲解的时间。这也是中学体育教师普遍采取的一种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够有效释放学生学习压力,同时也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二 中学体育教学现状
(一)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力度不足
体育课是中学生必修的课程,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如今我国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不高。大部分学校仍旧坚持升学率为主,只重视考试学科的教学,致使体育教学流于形式化,体育课的目标以及任务都无法较好的完成,现有的体育课程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
(二)中学体育教学方式和内容过于单一
根据笔者的自身经验和调查实际来看,目前不少学校的体育课教学方法仍然是老师领导学生跟学的模式,基本上就是学生做热身运动后开始由老师领学,然后学生自己练习提升,这种教学方法无法吸引学生的兴趣,也很难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另外不少学生是独生子女,存在家长娇生惯养和学生娇气的现象,不少学校为了避免学生在体育课上受到伤害就只开展像是跑步、跳远、篮球等简单课程。
(三)教师的思想观念较为落后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在课堂教学中要发挥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并且科学合理的组织和管理课堂教学。体育学科主要以室外形式为主,因此对教师的组织和管理课堂能力要求较高。但是目前在具体教学中,多数体育教师的思想观念落后,仍旧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无法满足现代教学的需求,致使体育课堂教学质量较低。
三 中学体育教学方法
(一)培养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兴趣
研究发现,对体育运动具有兴趣并长期坚持不懈地进行体育锻炼的人,不仅在身体素质方面占有优势,而且在心理素质方面、对外界生活条件的适应能力等方面,都具有常人达不到的水平。所以,中学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上要适当地讲解体育锻炼对身体的作用,以及体育锻炼是怎样增强身体各方面的水平的,使学生对体育锻炼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明白体育锻炼的好处,从而对体育锻炼产生兴趣,达到自主锻炼的意识,增强自身锻炼的能力。中学生正处于身心快速发展的阶段,思想还没有完全成熟,大多活泼爱玩,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充分结合学生的这一特点以及他们特殊的年龄阶段,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保证体育锻炼对学生的生长发育起到促进作用而不是抑制作用,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
(二)科学设计热身活动,注重观察学生状态
目前,体育教学活动具体标准并不严格,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摸索课堂观察评价标准。例如,教师可以观察学生的积极情绪是否在上升、学生的脸上是否在流汗,教师要问学生是否疲劳,时刻观察他们的运动状态等。由于学生存在个体差异,学生的表现并不一样,这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及时关注,也需要教师对体育运动规律进行深入研究。教师要认真研究教材,认真备课,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反复教学实践,在教学中观察和记录学生的情绪反应情况,合理安排体育运动负荷,有效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统课堂教学的枯燥,真正实现寓教于乐。
(三)采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
体育课项目较多,内容繁杂,体育课的教学讲解方法包含范围较广,例如讲解、示范、练习以及比赛等,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应该结合教材的性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场地器材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合的教学模式与方法。教师运用的教学模式以及方法直接影响着体育课的效果,丰富多样、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情趣和热情,调动学生内在学习的动力,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所以,教师要不断调整、完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当中主动、生动活泼地发展,才能真正发挥体育教育的功能。例如在多数学生眼里冬季长跑属于一项枯燥、乏味且痛苦的体育项目,对此兴趣不高。假如教师采用有针对性的方式使学生明白长跑给人身体的益处,教学过程当中运用变速、爬坡、越野跑等各种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就能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体育教师整体素质
教师团队的整体素质在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学方法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要加强教师团队建设。首先,进入互联网时代和知识经济以来,信息的传递速度大大加快,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所以体育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库,保证可以跟得上时代发展;其次,要学校方面要统筹兼顾,做好体育教师的招聘工作,让新鲜血液注入教师群体,把有创新思维的年轻教师与有经验的老教师搭配起来安排工作,进一步合理安排体育老师带的班级数量,这样才能全面掌握学生情况,更好的做好教学工作。
结束语
新课程下中学体育教学责任重大,不仅要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还要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从而达到体育教育的目的,实现体育教师的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魏衍县,毕春雷.新课程背景下中学体育教学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师,2018(S2):133.
[2]朱光明.中考背景下体育教育教学的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8(12):129.
[3]丁小英.中学体育教学运用分组教学模式的探讨[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二——专题研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8:49-50.
[4]黄裕明.浅谈心理拓展训练与体育教学活动的结合[J].课程教育研究,2018(47):206-207.
[5]钟浩.中学体育课堂多元田径教学方法探析[J].运动,2018(22):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