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教学艺术,引领高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35卷10期   作者: 李明珠
[导读] 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更加需要语文教师掌握教学艺术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摘要:教学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学由于其性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更加需要语文教师掌握教学艺术才能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的学习心理,打造高效的课堂。
   关键词:教学艺术  课堂效率
         本文章主要从课堂语言艺术、课堂提问艺术、课堂导入艺术三个方面探讨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一、恰当语言,打造生动课堂
         课堂语言艺术贯穿于课堂导入和提问艺术之中,是最为根本和重要的教学艺术。比较欢迎的老师无一个不是语言严谨却幽默,语言简洁却又有科学性,能引起学生的共鸣。掌握课堂语言艺术要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词准意切,通俗易懂
         词意准确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语言必须是准确明了的,不能含糊其辞,词不达意。要求教师的语言是准确的,是与客观事实没有出入的,对各种概念、定义以及规律的表达都要做到语言贴切,没有歧议的。教师出口的语言要是客观正确的,对于含糊不定的概念或观点因该证实后再教授学生。
         2.亲切热情,文明礼貌
         亲切热情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的言语应能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自己的关爱,教师不能总是板着脸,要多鼓励,以宽为主,以严为辅。学生比较紧张甚至害怕被提问,这时,教师就应该耐心鼓励学生,告诉他们,回答错了也没有关系,让学生大胆的回答,慢慢让学生不再害怕回答问题,甚至是鼓励他们主动回答问题。
         有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教师应该和学生是平等的,不能给学生居高临下的感觉,动辄就训斥学生,让学生惧怕老师。和学生讲话也要礼貌,让学生感到教师的平等亲切。
         3.生动形象,诙谐幽默
         诙谐生动的语言能让学生更愿意听课,引起他们求知的欲望。首先,幽默生动的语言拉近了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觉得亲切;其次,教师采用趣味性的语言教授有难度的知识点,让学生易于接受重难点,难题的探究变得有趣。如果教师的语言平淡、呆板、缺乏创造性,学生听起课来就会觉得平淡无味,这会导致上课效果不佳。教师的语言需要生动形象,诙谐幽默,但教师也应该注意语言尺度,不能讲一些没有营养的笑话,语言是为教学服务的。
         二、特色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俗话说得好: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开始。课堂导入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始,一个好的课堂导入会为整个课堂奠定一个基调,能更加充分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良好课堂氛围的形成,从而提高课堂效率。以下提供了几种可供参考的导入法。
         1.同类比较导入法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免会遇到许多文体相同或内容相似的课文或者将要学习的文章与同学们熟悉的文章有关联。在这类文章的课堂导入环节可以采取同类比较导入法。比如《狼》和同学们熟知的《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这两个故事都是讲述了人类与狼斗智斗勇的故事,那么在学习《狼》时就可以先让同学们讲述《东郭先生与狼》的故事,让同学们思考狼的特性。这样用一个寓言故事来进行导入能引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再让同学们阅读课文,有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把握文章的主旨。掌握情感目标。


         2.设置悬念导入法
         中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他们喜欢去探索、去发现问题。在设计课堂导入时,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来引起学生的注意力,以开阔学生的思路,拓展学生的思维活动,让学生达到一种蓄势待发的学习状态。设置悬念导入法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思考的积极性但也要注意创设的悬念要恰当适度,应该是教学内容的需要与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相结合,不能悬至惊悚。悬念的设计要巧妙而适度才能调动学生去思考、去交流,进入良好的学习情境。
         3.时事热点导入法
         时事热点导入法就是用最新的时事、热点问题导入新课。强调的是课堂导入的时效性。在学习寓言《愚公移山》时,我们可以用新闻时事导入。疫情未过,抗疫之路上的逆行英雄值得我们敬佩,但那些坚守在自己岗位上,尽职尽责的“小人物”也值得我们学习。比如《抗疫路上的“愚公”书记》课堂导入,学习“愚公”书记的事迹,大家刚刚经历疫情,对这方面都有自己的感受,选择这篇新闻进行导入,将疫情新闻与《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联系起来,更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但选择新闻时事导入法一定要贴切,新闻要与课文相匹配,且新闻选材要有教育意义。
         三、有效提问,提高学生课堂积极性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提问能形成师生良性互动,引发学生思考,提高课堂效率,促进各个教学环节的良好衔接,推进课堂进度。
   1.提问有效的、有针对性的问题
         教师提问的问题应该是有效问题,比如很多老师在课堂上会经常问学生“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这些问法都是无效问题,学生无需思考就可回答,且在回答过程中是缺少思考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发挥的是引导的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提问的问题应该是具有引导性的且有效的,能引起学生思考且能推动课堂进度的。此外,教师提问的问题应该是有针对性的。有针对性突出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学生有针对性,不同班级的学生有不同的学习情况,不能用格式化的问题提问学生;其次是不同课文的不同针对性,有的课文文体一样,但不能用相同的问法提问学生,即教师要深入文本,深入浅出,提问得法。
         2.提问要循序渐进
         教师提问的问题应该是由简入难,循序渐进的。初中生在学习课文时往往不能很好地把握课文的中心和重点,所以教师在提出问题时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由简到难的思考问题。中学生心理发展还不是特别稳定,情绪控制能力还不是很强,如果刚开始就提出很难的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的畏难情绪,不利于后面课程的良好展开。教师从简单的开始提问,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会产生成就感,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对后面的课程产生兴趣。
         3.兼顾全体同学进行提问
         中学生大多处于青春期,心理比较敏感,容易感到孤独不安,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课堂上要尽量兼顾所有的学生,不能只关注成绩优异的学生,也不能过分关注成绩差的学生,所有的学生是一个集体,教师提问的问题应该难易适度,既能让优等生巩固知识成果,又能调动成绩稍差的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更好的参与课堂。
         课堂教学艺术是值得不断改进和探索的,掌握课堂教学艺术要不断提升教师素养,与学生形成良好高效的沟通。
参考文献:
[1]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2]李方.教育知识与能力[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