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记使命铸师魂,坚守初心育桃李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期   作者:赖训初
[导读]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教育的成功都离不开执着的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感。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无论是在过去、现在、还是未来,教育的成功都离不开执着的信念和强烈的使命感。回眸自己近十年的教育教学生涯,无不是爱国守法与潜心教书的历程。
一、爱国守法,牢记使命。
        作为一名教师,我热爱自己的国家,遵守国家的各项法律法规,并时刻关心国家政治,关注国内外政治格局变化,积极了解和学习党在不同时期的政策,拥护党的四项基本原则,为中国特色主义的迅速崛起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深感自豪。同时,我也深刻的认识到国家的兴盛,繁荣离不开教育,而教育的成败很大部分靠的是老师。作为老师,我们更应时刻牢记自己的使命,认识教育的意义。
        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职务有高低,只要热爱本职工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就是抓住了爱国主义的着力点,就是在实践中对爱国主义的最好诠释。战争年代,振臂一呼,投笔从戎是爱国;和平时期,爱岗敬业,默默耕耘同样是爱国。教师爱国,最好的方式就是做好教学工作,对每一个学生负责,牢记作为一名教师的使命,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所需的人。
二、不忘初衷,播撒爱心。
         自从踏上三尺讲台的那一日起,我就明白身上所肩负的担子,一头是义务,一头是责任。我有两个心房。一个装的是良心,一个装的是爱心。我扪心自问时,问的是良心。我倾心浇灌时,撒的是爱心。热爱学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陶行知先生说过:“不要你的金,不要你的银,只要你的心。”要教好学生,首先要关心学生,爱护学生。
         今年我继续担任班主任工作,我爱班上的优等生,更爱班上的后进生。因为这几年的教学工作使我明白,只有爱才能让他们一点点的进步、一点点的成长。
         我的班里有这样一位学生,名叫张某。在课堂上,他总是很认真,眼睛一直盯着老师。可是,一旦让他站起来回答个问题,他会腿抖,整个人高度的紧张。因此,我很少再让他当众回答问题,只是在课堂上有意识的注意他回答问题的声音和状态。他一有进步,我就在全班表扬,夸奖他,也在课下对他进行单独的辅导。表扬和肯定的效果对他来说非常的明显,渐渐的,张同学学习积极性变高了,回家也认真预习,在课堂上也越来越大胆。虽然和优秀的学生相比还有差距,可是已经是在不断的进步。当然,成绩并不是衡量一个学生的唯一标准,在表扬和肯定下,他也开始越来越自信,每天放学的时候都是哼着歌曲,蹦蹦跳跳地走出教室。这些才是我作为教师最欣慰的地方,让他爱上学习,爱上学校,从而才能保证他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进步。


        教育是个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真的从内心发出的爱和关心,才能打动他人。无论是后进生还是优秀生,只有让他们在爱的包围下快乐成长,他们都会成为一个个闪闪发光的星星。
三、为人师表,率先垂范。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信其道,则循其步。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所以说教师是旗帜,学生如影随形般地追着走;教师是路标,学生会毫不迟疑地顺着标记前行。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本身就是一块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我以身作则。例如:教室里学生会在不经意间把属于自己的垃圾掉在地上。老师看见了,可以用手势告诉学生,也可以提示他们。如果学生正在写作业或全神贯注的听课,我就不去打扰他们,主动捡起来,并用动作告诉学生我的做法。慢慢地,他们能从我的眼神里读懂我要他们干什么,会环视自己的周围,去用自己的方式保持教室的卫生。同时,我还自觉抵制工作中的消极情绪,将“身教重于言教”贯穿于整个教育过程。始终坚持为人师表的态度,但凡要求学生做到,自己率先做到。要求学生无法做到的事情,自己坚决不做。有些看似小事,却能从细微之处见真章。无论是在教学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我都非常注重细节,让学生养成那种精益求精的态度,而不是三心二意,浅尝即止的心态。
        四、静心教书、潜心育人。
        老师,不同于其他职业,需要有淡定之心。现在的社会,诱惑与干扰太多。作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回归“教育”的本真意义。踏踏实实,静心教书,潜心育人,这才是做好教育工作的前提。有学者指出:读书可治浮躁病,教师的教育素养方面就取决于此。教师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要能在书本面前静坐下来,深入地思考。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消除浮躁,深刻反思,研究探索。只有如此,才能做到“腹有读书气自华”、才能在平凡岗位中升华自己的价值。  
        十年来,我静心研读《教育道德规范》、《教育心理学》、《教师法》等相关书籍,把内容化成师德修养的一部份。在工作中,我能够静下心来组织好每一堂的内容,静下心来上好每一个校性公开课,并静下心来观察孩子,与他们耐心对话交流,静下心来反思自己的教育言行和方式,静下心来总结规律,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不忘初心、牢记教育使命;静待花开、培育满园桃李。在教育的路上,我将始终坚持自己的梦想,执着地把对教育的信念如潺潺流水般滋润教学的土壤,灌溉那一颗颗稚嫩的幼苗,期待着那一株含苞待放的花蕾能更加绚烂的绽放!对学生、对自己、对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