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国已经进行了课程改革和教学模式的改革,更加注重全民教育,无论是哪个年级的贫困生,国家都已经进行了资助,无论是通过奖励、助学贷款还是通过免学费等方式都给一些家庭困难的学生解决了很多问题。通过采用调查的方法对贫困生的具体情况分析发现,家庭贫困的学生所表现出来的贫困有的时候并不简单的指物质生活上的贫困,更多的是思想、心理和精神上的贫困,尤其是对高校学生而言,远离家乡,高校的贫富差距以及生活差距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心理落差感。因此展开对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探讨和策略分析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问题探讨;策略分析
在我国的高校中有很多的学生都会因为家庭经济的原因而选择放弃学业,通过打工的方式来节省家庭的开支。这种现象是对高校人才的一种浪费,同时也不符合我国所颁布的教育方针,不符合我国的教育制度要求。解决好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经济困难直接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未来发展,甚至是社会的健康发展,根据我国的教育理念,我国每个人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力,不应该受到经济方面因素的影响而放弃学业,这本身就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本文主要介绍了目前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遇到的一些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了一些解决办法和策略,希望能为各大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一些建议和帮助。
一、学生资助工作的困难和问题
(一)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的认定缺乏合理机制
在我国的资助体系当中,包含着很多资助贫困学生的条款和优惠政策,但是一直以来都缺乏完善有效的贫困生认定体系,也就是说到底什么样的学生才可以被认定为是贫困生,哪些学生才可以接受贫困资助,这些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1]。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不一样,生活差距较为明显,相关的认定制度和申报制度尚不完善,在这样的情况下贫困生的认定标准十分不明确。就算高校本身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了贫困生认定标准,这种标准的可控程度都较低,高校的判定方法基本上是依据学生所上交的具体家庭贫困证明,或者是提交低保证件等等。高校本身缺乏对学生经济状况的准确判断,很多贫困生并没有享受到资助待遇。还有一种情况是出自学生的个人心理因素,比如在大一班级上报贫困补助的过程中,班级中的王晓丽(化名)同学因为父母亲身体状况原因没有给晓丽良好的学习环境,导致该名学生一直以来都存在着自卑心理,在上报的过程中为了防止同学嘲笑选择隐瞒家庭状况,导致晓丽得不到应有的帮助。
(二)各种资助项目之间缺乏优化组合
资助项目之间的优化组合问题一般都表现在奖学金的设置不合理,奖学金和补助资金之间缺乏整合上。现如今的资助形势大部分都表现为奖学金,奖学金的来源可以是国家资助、社会团体或者是个人,这些奖学金大部分都过于倾向学习较好、表现较好的贫困生,相关资助者也会明确的表示奖学金一定要资助给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但是贫困生和品学兼优这二者之间融合的比例很小,这一现象的出现违背了奖学金设置的初衷。高校的各类奖学金设置和补助形式多种多样,但是它们二者之间缺乏一定的整合,经常出现不公平待遇的现象,具体表现为有的贫困生会获得很多的奖项以及奖学金、贫困补助的资助,而有的贫困生只能获得较少的贫困资助,高校资助贫困生的面积较小,资助效果也不明显。
(三)精神帮扶与经济资助力度不平衡
现如今我国的各大高校在实施贫困补助的过程中都过多的侧重于对学生经济上的补助,而缺乏了相应的精神上的补助。贫困生之所以是贫困生,必然是学生的家庭状况不是很好,或是因为家庭父母没有赚钱养家的能力,或是学生从小无人看管只能寄养在爷爷奶奶家。
这样的生活环境成长出来的学生存在着很大的心理健康问题,其中表现得最为明显的就是自卑,很多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状况不是很好产生了浓烈的自卑心理,甚至还会出现焦虑、抑郁、保护型人格、攻击型人格的现象,这种心理问题不是单一的经济就能解决的,国家所倡导的资助贫困生,是为了让贫困生可以更好的受到教育,更好的健康成长,因此心理健康问题更需要得到高校的重视,精神帮扶才是对高校学生最大的帮助[2]。
二、学生资助工作的解决方法和对策
(一)建立贫困学生档案
高校需要在新生入学期间就将学生的档案保存好,并收集贫困学生的贫困整明,将贫困学生的具体名单录入档案当中,为后续的资助工作提供依据。档案的形式应该是电子信息档案,档案的内容需要包括贫困生的姓名,家庭实际情况,家庭收入来源,家庭具体收入,家庭的困难程度,并通过这些情况来判断改名贫困生需要得到什么程度的资助才能解决目前的困难。这些都是高校应该具体了解的,在了解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委派辅导员、班长、学生会等等部门对该名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观察,并通过贫困生评选小组来进行评判,在评判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公平公正,最好将评判过程公开透明,杜绝个别学生以不正当手段获取补助资格情况的发生。通过这种方式来准确的辨别出高校真正应该资助的学生,这种评判标准不可以用学生的学习成绩来评判,在保证没有原则问题以及违法乱纪情况发生的情况下,高校都应该对贫困生进行资助[3]。建立学生档案的主要目的就是解决目前高校没有统一标准认定贫困生的现象,防止贫困生没有得到真正的资助的现象出现。
(二)优化整合各种资助资源,提升资助整体效益
要想优化整合各种资助资源,提升资助的整体效益,高校就必须将奖学金和助学金的功能和作用区分开来,以班级内的贫困生小刚和优秀学生小明为例,如果奖学金是为资助贫困学生,只针对小刚这样的贫困生开放的话,高校的评判标准就不能将贫困生和优秀生混为一谈。所以学生在面对小刚和小明这样的学生时,要明确的注意整合资助资源并合理的分配,防止不公平现象的出现。学校不可以将助学和奖学当成一样的资助方式,高校需要适当调整在学习成绩上的要求,设立助学金来资助贫困生,并使用学费减免、助学贷款等多样化的方式来对贫困生提供帮助,防止个别学生享受的资助政策过多,而有的学生享受的资助政策较少的情况出现。
(三)给予贫困生精神上的帮助
在确定了高校需要资助的贫困生之后,学校在给予了经济上的支持和帮助后,要对学生的精神给予一定的帮助,帮助学生消除自卑、恐惧、社交恐惧等心理。学校需要定期的观察贫困生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状况,定期的带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将学生的内心世界打开,让学生重新接受这个世界。实现这一过程的办法有很多,学校可以鼓励贫困生参加一些集体活动,锻炼自身的社交能力,给予贫困生展现自我的能力,并对学生给予一定的肯定,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保证学生的健康发展[4]。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具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但是这项工作是符合我国教育发展理念的工作,也是提高我国教育水平的重要工作,无论是国家、社会还是高校都应该把这项工作当成首要工作去开展。高校需要建立相应的贫困生档案,将资助资源进行有效的整合,提升整体效益,并加强对贫困生的精神帮助,保障我国的每一名学生都能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冯娇,潘东.高校贫困生资助育人模式存在问题与建议[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30(10):231-232.
[2]郎瑞琼.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0(02):113-118.
[3]汪灵波.贫困陷阱视角下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8,35(10):81-85.
[4]魏然.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26(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