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高考题目难度下降,主要考察椭圆与抛物线为主,今年结合个人理解以椭圆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一些常见的题型以及解题方法。
类型一:求离心率
椭圆与双曲线的考题中,对方程与离心率的考查一直都是热点,几乎每张考卷都会涉及.
(一)解决方程问题需要抓住:
(1)确定曲线焦点所在的坐标轴的位置,(2)根据条件求出方程中的a,b的值.
(二)解决离心率问题需要注意:
(1)明确圆锥曲线中a,b,c,e各量之间的关系是求解问题的关键.
(2)在求解有关离心率的问题时,有的是根据题目条件直接求出c和a的值,而有的不能够直接求出c与a,只能根据题目给出的条件,建立关于参数c,a,b的方程或不等式(这个方程或不等式,可以是根据题意直接得到的,也可以是根据几何特征转化而来的),通过解方程或不等式求得离心率的值或取值范围.
分析:题目中给出的图象是比较典型的三角形:一个顶点是椭圆的焦点,其对边是过椭圆另一个焦点的弦.利用其周长为4a,求出a.再利用角A为直角求出焦距,算出c.从而的到离心率e.
类型二定值定点与存在性问题
圆锥曲线的综合问题一般以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为载体,以参数处理为核心,考查范围、最值问题,定点、定值问题,探索性问题.
其中定点、定值问题的常用处理策略:
(1)由直线方程确定定点,若得到了直线方程的点斜式:y-y0=k(x-x0),则直线必过定点(x0,y0);若得到了直线方程的斜截式:y=kx+m,则直线必过定点(0,m).
(2)解析几何中的定值问题是指某些几何量(线段的长度、图形的面积、角的度数、直线的斜率等)的大小或某些代数表达式的值等与题目中的参数无关,不依参数的变化而变化,而始终是一个确定的值.
二.例题精讲 破解规律
规律总结: 求解定值问题的两大途径
(1)首先由特例得出一个值(此值一般就是定值)然后证明定值:即将问题转化为证明待证式与参数(某些变量)无关.
(2)先将式子用动点坐标或动线中的参数表示,再利用其满足的约束条件使其绝对值相等的正负项抵消或分子、分母约分得定值.
类型三最值与范围问题
圆锥曲线中的最值问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的弦长面积等量的最值.
范围问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圆锥曲线的位置关系、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参数多与直线方程或圆锥曲线方程相关.
二.例题精讲 破解规律
对于焦点在y轴上的情况,同理亦可得m≥9.
则m的取值范围是(0,1]∪[9,+∞).故选A.
点评:本题设置的是一道以椭圆知识为背景的求参数范围的问题.利用正切的和角公式进行转化.同时本题需要对方程中的焦点位置进行逐一讨论.
规律总结: 建立目标函数(或者多个变量的方程),然后根据目标函数(或方程)的特征选择相应的方法进行求解.
类型四:交叉知识综合问题
求空间图形中的点的轨迹既是一个难点,也是一类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的交汇题,既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同时又考查如何将空间几何的轨迹问题转化为平面的轨迹问题来处理的基本思想
向量既能体现“形”的直观位置特征,又具有“数”的良好运算性质,是数形结合与转换的桥梁和纽带.解析几何也具有数形结合与转换的特征,所以在向量与解析几何知识的交汇处设计试题,已逐渐成为高考命题的一个新的亮点.
导数是高中阶段研究函数性质的重要工具,尤其是求最值,求切线.圆锥曲线中的一些切线问题和最值问题可以借助导数来处理.
二.例题精讲 破解规律
点评: 将空间几何的轨迹问题转化为平面的轨迹问题来处理
规律总结: 从立体转化到平面,从平面到直线,显然是在逐级降维,平面比立体简单,直线又比平面简单,这是复杂向简单的转化.
点评:运用向量与
共线的充要条件转化成坐标形式再与解析几何题的的常规思路(直线与圆锥曲线方程联立消元得一元二次方程,运用韦达定理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基本量方程)接轨。
规律总结: 把向量条件的几何形式转化成坐标形式再与解析几何题的常规思路接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总之圆锥曲线是高考中的重点,难点。总结必要的方法来解决是非常有必要的,我们认真体会,一定能突破这个高考中的难点,获得满意的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