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微课之手,推开习作之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期   作者:张玉萍
[导读] 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加速创新,促进了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
        摘要: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加速创新,促进了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应用。运用微课辅助习作教学,能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提高习作教学的效率,帮助学生养成观察感悟日常生活中人、事、物的习惯,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提高学生对习作的评价和修改能力,最终促进写作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微课   习作   能力提升
  一、创设情境,激发写作兴趣。
        学生对写作产生了兴趣,才能激起主动参与写作的欲望。而小学生生活阅历浅,知识面狭窄,生活经验少,往往造成他们在写习作时“无话可说,无事可写”。运用微课突破地域、时空的限制,将人、事、物等通过熟悉的图画、文字、声音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给学生提供了鲜活、生动的形象,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形象逼真,色彩鲜艳,动静相生的教学情景。面对情境,人人兴趣盎然,情绪高涨,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去求知,去发现,去创新;促使他们进行情感的表达、流露和交流,有了不吐不快的感受,习作成了学生情感交际的需要。
        例如教学《一次有意义的活动》时,学生参加的活动虽然很多,谈论时也是兴致勃勃,可是真正动手习作时,却搜肠刮肚,无话可说,即使勉强写出来也是语言平淡乏味,毫无美感。针对这种情况,我将运动会上比赛的视频、图片制成微课,再配上解说,在课堂上进行再现。微课中那紧张、热烈的比赛场面深深地吸引了学生:在短跑比赛中,运动员像离弦的箭,奋力冲向终点,两旁的观众挥舞着双臂大声呐喊;跳高赛场,运动员生龙活虎、喊声震天……我在微课中不断提醒学生仔细观察参赛选手的表情、动作等精彩细节,以及观众们的热烈表现。课堂上学生一边看微课,一边回忆当时的比赛情景,个个说得兴高采烈,好像比赛还没有结束,他们仍在赛场一样。当学生重温到一幕幕的活动场景,欣赏到一幅幅心动的瞬间,必然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兴致盎然,快乐作文。
        二、学会观察,培养写作技能。
        实际生活中,许多学生对身边的美好事物视而不见,错失了太多精彩的瞬间。要写好作文,观察是第一步。观察深刻,感受、体验就深,就能触发写作动机,发现题材价值。动听的音乐、绚丽的色彩、迷人的动画,特别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在习作教学时,教师可根据习作要求运用微课,把学生平时不易看到的内容呈现在眼前,以生动的图、文、声、像拨动孩子们的心弦,然后指导学生有意识地抓住特点,观察事物,效果很好,也可以将特定的镜头缓慢播放、定格、放大、重复,强化学生的观察训练。教学时,指导学生随着图像的播放,按由远及近,从整体到部分,进行细致地观察,学生有序地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并展开联想。
    如指导学生写《美丽的西郊公园》,西郊公园与我们学校一墙之隔,基本上孩子们都游玩过,但要出色地完成这篇写景习作也并非易事。为了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课前我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游玩的活动,并把自己喜欢的美景拍摄下来,我根据学生拍摄的公园美景图片制作成微课。当上课时,我把微课播放给学生看。同学们看得眼也不眨,不时还发出“哗哗”的赞美声。看完后,我还点按鼠标,选定一些有特色的图片再认真反复地观察。由于再现场景,使观察的对象比较集中,观察的时间比较充裕,学生有充分的感知过程,思路一下子拓宽了。他们从不同的角度,选择了不同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把西郊公园的美景描述得生动传神。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实和发展,学生开阔了思路。逐步使学生克服了“望题生畏”的心理现象,可以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兴奋、激动的状态,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丰富感知,积累写作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小学习作教学中普遍会遇到的一个问题是面对一个习作题目,学生无话可说,内容贫乏。主要原因是小学生生活面不深、不宽,难以建立起高质、丰富的素材库,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学生生活本身很单调,家长出于孩子人身安全的考虑,加上学习压力在,学生的活动范围受到很大的限制,大多数孩子就是学校、家庭两点一线,对丰富多采的生活内容体验不多;二是学生思维单纯,对生活的深层感知不深,对生活中出现的人和事往往注意不够,甚至充耳不闻,视而不见,能够引起他们的关注并思考的生活内容并不多,每当写作,不少学生挖空心思,抓耳挠腮,结果还是老一套。只有开阔学生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积累,才能使他们左右逢源,洋洋洒洒。
        微课,为学生提供了精彩纷呈的生活画卷和生动活泼的知识长廊,拓展他们的视野,丰富他们的素材,让他们走进精彩纷呈的生活,学生可凭自己的慧眼自主地去获得感知,通过发散思维,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作为语文教师要学会挖掘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把学生的课间娱乐制作成微课来帮助作文教学。小学生性格比较活泼,爱玩是他们的天性,因此,教师不仅可以在课上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在课下时间也可以观察学生的娱乐项目。比如,课间孩子们玩的老鹰捉小鸡、丢手绢、跳皮筋、跳绳等,我用手机视频录像的功能记录下来这些瞬间;或者在端午节前举办一次不一样的语文课堂活动,让学生来进行“吟诗比赛”,通过节日来了解我国文化的魅力。这样,教师通过日积月累的这些视频素材,可以进行进一步地加工在作文教学中回放给学生们看,在视频播放结束后,要求学生们根据视频来写作文。这样,学生可按照作文教学内容及要求,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自主选择素材欣赏,同时酝酿如何表达。
        
        四、互动交流,优化习作评改
        在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下,学生写完作文一上交,就认为大功告成,万事大吉了,老师批阅修改作文则成了沉重的负担。当老师辛辛苦苦精批细改之后,把作文发到学生手里,少数孩子看看自己不错的分数和赞美的评语眉开眼笑,多数孩子看着那可怜的分数和勉励自己上进的评语眉头一皱。这种评改方式,缺乏更高层次上的互动性,只由老师一人改,一个学生向他人借鉴经验和吸取教训的机会比较少,一篇作文难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它的示范或警示作用。
        运用微课后,可以使作文的评改更加直观、简捷、高效。上课前,我从学生的习作中选择具有典型优、缺点的文章进行评改,并把这个过程制作微课。在微课中,我围绕习作要求逐字、逐句、逐段地进行评改,既进行增添、删除、调序、变换等修改,也将一系列的修改符号教给学生,而且还可利用计算机对文字有针对性地处理,如精彩之处和欠缺之处都可变换字体颜色或加入下划线。这样,学生不仅直观地感知了修改过程,又一步步地掌握了修改作文的方法。这样的评改,加强了学生与学生、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作文交流,实现了多向互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作文评价和修改的能力。在微课中,我还把搜集到的与本次作文相关资料提供给学生作评改的参考,例如同样话题名家的作品、作家修改文章的例子等。这样高效的教学方式,学生“取人之长,补已之短”,主体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表现,学生学得兴趣高,收效大。
        借助微课这只强有力的推手,使小学语文习作课堂充满活力,真正成为学生成长、学习的乐园,让学生逐渐利用微课资源提高写作兴趣,提升写作能力,就必须让微课真正融入学生的生活,利用微课把学习权利还给学生,让小学生轻松打开习作的大门,插上想象的翅膀,写出有内容、有灵魂的高质量作文。
        
?参考文献:
苏丽锦.习作教学在小学语文中年级教学中的应用与思考[J].课外语文,2018(1).
谢方明.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微课资源的利用策略探究[J].新课程(中),201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