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色彩的人声 ——浅谈声乐歌唱中的共鸣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1期   作者:姚晓健
[导读] 在保持良好的气息支持下,充分送用人体的共鸣器官
        内容摘要:在保持良好的气息支持下,充分送用人体的共鸣器官,科学运用,就可以不用声竭力断的喊叫并得到较大的音量和优关的音色。共能够保持声音的明亮,并且传送的远,使声音不会疲劳,有耐久力。“除了共鸣外我们的唱法没有任何秘密,也没有任何的办法。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失去共鸣和正确的发声技能活动,失去共鸣,也就不再是一个歌唱家。”因此,共鸣在歌唱中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共鸣;口腔共鸣;头腔共鸣;胸腔共鸣

         歌唱是人们最喜欢参与的艺术活动之一。人们把歌唱当作抒发情感的一种重要的手段。靠人声直接演唱的歌曲,自然就成为音乐领域中的一个重要门类。正如我国著名作曲家李遇秋先生所说“它历史最久,与人同寿;它普及面最广,与人同在;它与人民群众的生活最密切,与人同愫。它能直接,敏锐,准确地反映人民的心声。”因此,学会正确的歌唱就非常必要。
  一、共鸣的内涵
(一)共鸣的概念
共鸣,即声带振动发出声音(基音),引起其他腔体的振动,使基音得到扩大与增强,声音更加丰满、圆润、有色彩,这种得到其他腔体共振的声音即为有共鸣的声音。
(二)共鸣的产生以及作用
        歌唱的共鸣就是指歌唱发声时,气息冲击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的同时引起了人体内其他各共鸣腔体产生共振的现象。由于共鸣时产生的泛音与声带发出的音组成复音,因此,它使声音得到了美化,达到了宏亮、丰满、悦耳、动听的效果。人的声带是极短的振动体,它发出的声音是微小的,全靠人体去多天然的共鸣腔体(如胸腔、咽腔、头腔等)将它扩大,这些共鸣腔体可以调节声带所发声音的大小、明暗及音色上的变化,并能调整起高度。
(三)共鸣三要素:
         在物体空间内部形成共鸣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
1、与发音提固有频率相同或近似的物体空间
2、置于物体空间内部的发音体
3、物体空间内部储有充足的空气
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沈湘教授一再强调:“歌唱发音“共鸣三要素”的平衡、统一,是歌唱的人一辈子都要努力追求的东西。从不平衡到平衡,再从平衡到新的不平衡,这种关系,是随时都在跟着音乐变化的。”
二、共鸣的分类
         通常包括头腔共鸣、鼻腔共鸣、口腔共鸣、胸腔共鸣等,其中以头腔共鸣提得最多。一般来说,高音声部的高音区头腔共鸣的体现较为明显,而低音声部的低音区则胸腔共鸣体现明显。但是高音区也需要有胸腔共鸣,同样低音区也需要有头腔共鸣。下面我想予以三方面开始论述,也是共鸣中做重要的三个方面:口腔共鸣、头腔共鸣和胸腔共鸣。
(一)口腔共鸣
1、口腔共鸣的概念
口腔共鸣包括口腔、口咽腔和喉腔。口腔共鸣是声音从喉咙发出后第一个共鸣区域,它是歌唱非常重要的部分,是胸腔共鸣和头腔共鸣的基础。
学会正确使用口腔共鸣
发声时,口腔自然上下打开,笑肌微提,下勝自然放下,稍后拉,上腭有上提的感觉。这样,声带发出的声波就随着气息的推送离开咽喉流畅向前,在口腔的前上方即硬腭前部集中反射而引起振动,前部硬腭我们俗称硬口盖,这种口腔共鸣效果明亮,集中,易于和头腔取得联系,且减少咽喉的负担,能够保护声带。
         具体做法:可以用吞汤圆的方法先打开喉与口腔空间,再寻找共鸣。如:舌头全部吐出口来,左右摇头使舌晃动,要使舌的形状成方形而不是尖形。有了舌的放松,再做发音练习,再一点点把舌放回口中,发音时用舌紧抵下齿,防止后缩紧张,堵住声音的通道。小舌则在咽的上方,是口腔获得向上发展的空间。解决舌和小舌的问题,口腔共鸣就较容易做好。
(二)头腔共鸣
1、头腔共鸣的概念
在唱高音区各音时主要依赖头腔共鸣。包括鼻腔和窦(鼻窦、额窦、蝶窦等)都有各自的空隙,它们都是不变的共鸣腔。头腔共鸣是我们声音中最具有魅力色彩的成分。它能使声音明亮、光彩、辉煌,具有极强的穿透力,尤其是男高音和女高音声部,头腔共鸣几乎决定了声音的质量。


2、学会使用正确的头腔共鸣
要想获得良好的头腔共鸣首先必须具有鼻腔共鸣和口腔共鸣做支撑,否则头腔共鸣是难以掌握的。具体方法:把口腔内声波在硬腭上的集中反射点后移,下腭放下,软腭的小舌尽量上提,使口、鼻、明腔之间的通道和空间更宽一些,声波便沿着上骨而传到鼻咽强、鼻腔和蝶窦等,引起振动,这种共鸣效果清脆、丰富,富有光彩。
3、体会声音在鼻腔和头腔的运用
具体方法:在找到喉部松弛,口腔半打开哈欠状,并用气息支撑的发音状态后就可以使声音进一步得到解放,体会每个字好像要飞跃喉部,从口腔上半部或抛物线状往外甩的感觉,切忌不可以呈水平直线.
 (三)胸腔共鸣
1、胸腔共鸣的概念
胸腔是不变的共鸣腔,包括气管、支气管和整个肺部。胸腔共鸣作用时,胸部有明显的振动感,它使声音洪亮浑厚而有力,是唱低声区各音的重要共鸣。
2、学会使用正确的胸腔共鸣
         发声时,咽喉部呈现打哈欠的状态,下腭自然下垂,把声波的反射点从硬腭移向下齿背后,使声波在喉头和气管附近引起更多的振动,并继续传送到胸腔引起共鸣。胸腔共鸣的练习要松弛,开始可以做哼鸣的练习。
三、正确理解共鸣效果
         应该说,理解共鸣的含义并不难,难点在于如何正确体会共鸣效果和如何得到好的共鸣。在女高音、女中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中音、男低音六个声部的运用中各有偏重,好的歌唱家可以在发声中自由的调节和运用各个共鸣区,并用最小的基因和气息获得较大的共鸣效果,比如:意大利著名歌唱家卡鲁索曾在十万人的广场歌唱不用麦克风而且每个人都能听到,并且声音纯真、情感真实。这一点对声乐的发音是非常的重要,避免了扩音器许多噪音和失真的干扰。我们对上帝的歌唱赞美正需要一种真诚纯洁、朴实的声音,并且能大能小,音量能自由控制的声音。
结论综合上述所谈,我们应明白,发声不能只是靠声带,我们身体中的许多空隙都是共鸣腔,它们都有扩大、通畅、美化与改变声音的作用。共鸣是发声的基本工作,也是发声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我认为,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无论美声唱法还是民族声乐,有一个好的共鸣肢体,才会让旁观者看出你的专业层次。当然,共鸣也是在良好的气息支撑以及身体的搭配等多方面因素才产生的效果,但一切歌唱的准备为的是歌唱者们有个好的共鸣。


【参考文献】
《声乐理论与教学实践》          武汉出版社                  姜家祥著
《大学音乐基础与欣赏》          上海教育出版社         王家祥、王同著
《歌唱语言的训练与表达》        上海音乐出版社         雷礼著
《歌唱学》                                          人民音乐出版社         邹本初著
《歌唱的艺术》                                 上海音乐出版社         赵梅伯著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