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的我在走上讲台之后总会热情兴奋,面对着教学中的种种问题,也曾不知所措过。某一天我在读了托马斯·杰弗逊的话后顿觉豁然开朗:“教师在职业生涯中可以做出两种选择:一种是读书力求创新,做一名优秀教师。二是墨守成规,直至走下讲台。”于是读书便成了我的一种爱好、一种习惯,读书让我对教育有了更深的感悟。
一看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我就被封面上那一句“让孩子变成爱学习的天使”所吸引。拿到这本书我就迫不及待的读起来,一口气读完之后,我的内心不再是平静如水了,那种深刻的感触,每每想起,总令我内心波澜起伏。深深地被雷夫老师的敬业、爱业精神所打动:不惜自己的业余时间和身体健康,想尽一切办法教授学生;花自己的钱、通过募捐购买实验用具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动手做实验;排演莎士比亚话剧;教授吉他组建摇滚乐队;趣味数学的训练;班级图书馆和DVD影碟馆;让学生通过管理班级账目设置的银行系统学习经济学;每年组织全班学生的参观旅游让地理和历史知识活了起来……所有的这些,不是让学生被动地接受填鸭式的教育,而是在寓教于乐中让学生学习和掌握了深刻而广泛的知识!
我边看边啧啧感叹着。雷夫老师所在的学校是美国一所公立学校,生源都是相对贫困的学生,而且大部分不是英语为母语的学生,他们没有多余的金钱来额外学习器乐等业余特长,可是他们并不比贵族学校的学生差,而且还被多所很好的大学录取,有了一个很好的前程……正是雷夫老师在这些学生上四、五年级时的教育,使他们爱上了读书,爱上了学习……。
作为年轻教师,自己的工作热情常常会在教学过程中碰到各种迷惑和困难,这时我总会捧起书来读,它会让自己焦躁的内心逐渐平静,现实中解决不了的问题时常会在书中才能得到很好的解答。
爱。我感觉到:书中到处洋溢着一个“爱”字。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用心的前提是什么?是因为“爱”,爱教师这一职业,爱自己的岗位。雷夫老师对学生的爱,随处可见。它让我看到了雷夫老师真正地把自己与教育事业完全融合在一起,把一切都献给了学生。爱,教育好学生的前提。作为一名教师需要真诚地、用心地去爱学生。唯有出自内心的关怀与真爱才能创造出与雷夫老师一样的人间的奇迹。《第56号教室的奇迹》这本书给予了我一个坚定的信念,给予我一个前进的方向,让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观和儿童观。我将努力以爱包围孩子,感化孩子,并时刻反思自我,总结经验,不断努力前行。
肩膀。雷夫老师说:随时为孩子们挺起可靠的肩膀,是建立信任的最佳方式。我们不需要对孩子们长篇大论地谈我们多么负责任,而是要他们把信任放在我们的肩上。
上课铃快响了,我带着孩子们上节课没画完的作品微笑着走到一年级四班教室。
楼梯上跑下一个小小的,瘦瘦的身影,是云斐,正腼腆的对我笑,好像有什么话要说,我有点好奇,停下脚步,轻声问他“云斐,你怎么啦?”“美术老师,我想跟你去上课!”说完又害羞的跑远啦。这让我感觉有些意外,下节才是他班的课,怎么会突然这么说?细想又感觉“受宠若惊”,云斐是四年级里有点特别的孩子,也是个让给四年级上课的老师们头疼的孩子。他上课时总也坐不住,随便说话,下位,发出奇怪的声响,有时候趁老师给其他同学讲作业,没注意到他们,互相扔东西,甚至还会打闹起来,有时还会偷偷溜出教室,在老师和同学们看来,上课时候总也不认真,这样一个坐不住的孩子今天怎么啦?是因为我曾经替他“打抱不平”?前段时间上课我看他小脸上,密密麻麻很多小伤口有些还没长好,露着嫩嫩的红肉,有些刚刚开始结痂,是指甲抓过痕迹,看着让人心疼。给同学讲完课后,我把他叫到跟前,问他的脸上怎么回事?“让可豪抓的!”他说的很轻松,天真的脸上,没有丝毫怨恨,满脸的伤痕,稚嫩的话语,触动了我初为人母软软的心,当妈妈的看见该多么心疼。我很严肃的批评了可豪,也让他跟云斐道歉。从那以后,几次云斐被又高又壮的同学欺负,都会在美术课上跑到我跟前告诉我,而我也因为他的瘦小单纯,心生怜惜,每次都会替他“打抱不平”,因此拉近了和他的距离?是因为这样吗?
这节四年级美术课内容是《黑与白》,要求学生通过黑白图形的变化表现不同的正负形,也许是这课内容对孩子们而言有些困难,课讲完后,有些孩子还是一筹莫展,盯着白纸冥思苦想,我边看边指导,半节课过去了,好多孩子的稿子才刚刚有点眉目。这时候云斐跑到我跟前,举着他的作业给我看,我有些惊喜,他画的好快!我认真地看着他的杰作,真不敢想象,上课坐都坐不住的孩子,居然画得很有味道,稚拙的笔触流畅而生动的表现了他心中愤怒小鸟的形象,各不相同,而且自己还作了评价,满意的打“对号”,不满意的打了“错号”。怪不得这节课他这么安静,原来这么用心地画画。“老师,能给我打‘A’?”他害羞的看着我,尽管声音不大,但我听得很清楚,语气里满是渴望。“恩恩,老师一定给你打给‘A’”。
简单的一句话,给我的触动很大,孩子的心里多么希望被肯定,即使是这样一个坐不住的孩子,也希望老师关心他,鼓励他。哪怕只是个简单的符号,几句关爱的话语。
是啊,有爱才有教育,只有在孩子心里播下教师真爱的种子,才是我们教育真正的希望所在。所以我们呼唤赏识教育,更呼唤教师对学生的真爱。
哲人詹姆士曾经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教师善于赏识学生,就意味着赢得了教育上的主动权,请相信,真心地去爱孩子们并做他们地肩膀吧!如此一定能够唤醒孩子们的自信心和心中积极向上的种子,这些种子定会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