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儒家价值观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内核与灵魂。如今,儒家文化以儒家价值观为引领,在现代社会具有重要影响力,并成为基础教育不容忽视的文化基质。目前,基础教育正面临着许多发展难题,这些难题使基础教育发展遭受阻滞。对儒家为主的价值观进行辩证省思,对于新时代基础教育发展而言,极其重要。在传承和发扬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再对传统文化进行重组与转化,使传统文化价值观形成内在创新机制。在激扬基础教育内生文化新动力的同时,培育和构建以“立德”、“立人”“立技”为核心的基础教育价值观。
关键词:儒学;传统文化;基础教育;价值观;
基础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的主体,是各级各类教育的重要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 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177/200407/2484.html.]]新中国的成立使人民站立起来,翻开了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历史新篇章。至新中国成立伊始,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从低谷期逐渐走向繁荣,基础教育的普及度逐渐上升。伴随着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出台与实施,基础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开始发生巨变,实现“跨越式发展”,从而让基础教育步入了一个新台阶。[[[] 宋乃庆,李森,朱德全.中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目前,中国特色社会进入新时代,在这继往开来的新时期,总结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经验,找寻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出路,对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进行新突破,不仅有利于增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自信,以此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基础教育话语体系,还有利于为我国相对落后地区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不竭的源泉与动力。儒家文化在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形成并开始广为流传,成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多次谈及儒家文化,认为儒家思想能够对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给予重要启示,通过对儒家文化“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的方式,能够为发展基础教育奠定稳定的文化基础。在新时代,基础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必须认真审视儒家价值观,并在审视中重构新时代的基础教育价值观。
一、儒家价值观的演变与当代审视
观念的形成与发展,深深扎根于它所处的历史文化环境之中。通过对其进行追根溯源,有利于理解这一观念的合理性及其局限性。就中国传统文化而言,儒家思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其所倡导的治国理政、安邦定国的基本观念符合我国历史发展潮流,被人们普遍认可,这些不存在偶然性,而是我国历史经验凝炼而成的结果,符合中华民族及中华文化发展的需要,代表了中国人的核心价值观。[[[] 陈来.如何看待儒家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J].中国哲学史,2018(01):23-25.]]
(一)“以道为先”的基础教育价值取向与演进
《论语》是研究儒家价值观的经典之作,是儒家文化价值观的起源。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其内涵为:一个人不患得患失,不迷乱,不懦弱,有仁爱之心,清醒的大脑及勇敢的品格,如此才能称得上是君子。这既是孔子对人的完美人格的设想,体现了孔子对君子的独到见解,无论身居何职,万不可丢失这仁爱之心。为此,子夏更明确的指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论语·子张》)。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孔子希望君子从政,通过广施仁政,以治国理政,实现国家安定,天下太平。这其实就是所谓的儒家之道。孔子认为,要成为一名真正有学问的君子,必须能够“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就是其所倡导的“大道”。这个“道”指的就是道德学说,理想人格,与人的生存与生计无关。然而,生存与发展,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任何人的一生都围绕着生存与发展这一中心,逐渐发生转变。[[[] 胡德海.教育学原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1):249.]]从基础教育的角度来看,其目的就是使人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从而为人的生存做准备。“君子忧道不忧贫”则夸大了基础教育在道德上的优越性,使人的生存技能的根本性与重要性受到遮蔽。这种认知偏差,其价值取向值得警醒。
(二)“劳力与劳心”分离的价值观缘起
在古代社会,在从事相关职业中,人们的社会阶层和社会地位会发生相应变化。这种社会分层,在早期主要表现为劳心与劳力的差别。正如《左传·襄公九年》中知武子说:“君子劳心,小人劳力,先王之治也。”这表明,在先秦时期,劳心与劳力的分工在当时已经具有合理性,并得到社会认可。此后,孟子继承此说法,提出“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孟子·?滕文公章句上》)这一思想的阐述使得社会分层更加明显。这种以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为标准的社会分工,在当时来说,具有一定的时代特征。有群众就得有领导者和管理者,否则,就不成其为社会。而且领导者、管理者是“劳心者”,是脑力劳动者,被领导、被管理者一般是或主要是体力劳动者。自阶级社会以来,直到今天,这种统治与被统治、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依然存在,依然是“天下之通义”。[[[] 邢志第.孟子“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命题新探[J].理论学刊,2001(03):108-109.]]然而,由于时代局限,他未能清楚看到当时统治者既是社会管理者和文化的创造者,又是骑在人民头上的压迫者、剥削者,更没有看到统治者中的那些腐败分子纯粹是社会的寄生虫。基础教育的目的是把年轻一代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新时代公民。这些时代新人,通过基础教育的培育,不断得到发展,获得知识与新技能的同时,成为回报社会的人才。不可否认,就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社会,由基础教育所引发的分工不同,在今天仍然影响着大多数人,这也是新时代基础教育价值观建设中值得思考的问题。
(三)义利之辩与“事功”的矛盾性
儒家对于义与利的争论从未停止,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由此可见,孔子认为,小人将利益作为一生追求,而君子则不然,他将“仁”与“义”作为毕生追求。这样的义利观不论是在言语还是在行动上,对人的修养至关重要。此外,君子即使身处贫困,也能以身作则,坚持道义,不作奸犯科,小人则不然。故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论语·卫灵公》。因此,深处于穷困之中,对君子的言行实则也是一种莫大考验。“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也第六》)。这是孔子对弟子颜回的赞许,其中体现的就是对颜回安贫乐道之高贵品质的认可。但这并不能表明孔子排斥实利,在《论语·子路》中,有这样一则对话,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战国时期的卫国人口众多,冉有向其老师孔子寻求治国之道,孔子主张让民众先富起来,然后再实行教育,这就是所谓的“富而教之”。可见,孔子认为,义与利并未出现冲突。此后,董仲舒有云:“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功利作为一种外在的处事标准,应将合乎道义放在首位,于是就出现了义利观上的矛盾冲突。《易经·系辞上》说:“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表明传统的义利观开始与原始儒家所倡导的观念发生偏轨。《易经》作为群经之首,它阐明“开物成物”与“事功”就是天下之道。毫无疑问,儒家偏重于自内而外的发展自身,超越自身,这体现出我国人文精神的独特性,若走向极端则可能废实离事。崇尚无为而治的价值倾向在历史上也曾风靡一时,“大抵人之一心,万理具备,若能存得便是圣贤,更有何事”(《朱文公文集·答项平父》)。然而,“事功派”的代表人物也层出不穷。在南宋时期,面对强国欺凌,陈亮作为“事功派”的杰出代表就对“事功”与“实利”进行论争。“功到成处,便是有德;事到济处,便是有理......利之所在,何往而不可哉!......禹无功,何以成六府?乾无利,何以具四德?”(《陈亮集·四弊》)。
因此,陈亮之言指出了功利与道德的内在统一。而后以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一派,一方面认为人所习得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其“心外无物”、“发明本心”的唯心论,在实践中又具有坐而论道倾向,偏离“经世致用”的“实学”。“置四海穷困不言,而终日讲危微精一之说”(《与友人论学书》),这也是顾炎武批判当时腐儒的经典之释。的确,一旦涉及功与利,儒家的心学弊端便会逐渐显现。如果不能对事实与信念加以区分,便会影响人的行动。基础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育,更要做到将“实学”与“事功”结合起来,用所学到的新知识、新技能完善自身,为个人、社会、国家谋福利。
二、在传统接续中培育基础教育发展的文化新动力
(一)推进文化建设是基础教育深入发展的必然选择
任何事物的发展都具有规律性,人类正是在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中,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进行着。大都遵循着器物——制度——文化这一历史文化发展轨迹。对于基础教育而言,其参与主体与利益共同体,在发展之初,都会将学校的基础设施,如教育经费、教育场地、软件及硬件设施等放在首位,这是基础教育生存发展所必须的。随着基础教育所处的环境得到改善,办学条件得到提升,人们便会逐渐将注意力转向体系、制度、模式、方法等的建设中去,这一工作重心的转移,对于建立标准化的学校教育大有裨益。随着教育经验的日益丰富,人们开始对基础教育进行深入反思,文化建设开始如雨后春笋般萌芽,并逐渐得到发展。“要更加注重以文育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师生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 习近平出席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http://qnzz.youth.cn/zhuanti/shzyll/tbhdp/201612/t20161230_8999207.htm.]]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寄语,成为广大师生培育、信仰、传播核心价值观的行动指南。校园文化建设对于发挥基础教育发展具有根本性和决定性作用,其价值观作为基础教育文化的本质特征和基本价值导向,其内在的精神价值更是不言而喻。
(二)在传统接续中融合创新是文化价值观建设的基本途径
文化建设只有与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紧密融合,才可为培育、践行、弘扬核心价值观找到科学的分析框架,才能为落地落细核心价值观教育觅到逻辑进路。[[[] 陈金波,周颖.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通路径研究——评《校园文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教育研究》[J].教育发展研究,2020,40(05):87.]]文化建设就是在弘扬核心价值观过程中,与先进文化融合创新的过程,基础教育也不例外。由于时代及视域局限性,我国许多优秀传统文化在传承中没有完全被开发,有些在其中占有重要领域(如价值观)的研究与分析还未能受到重视。[[[] 张岱年.中国文化精神[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15(03):318.]]这对于文化建设而言,是探索其内在价值的一条重要通道。在基础教育发展中厘清传统文化蕴含的深刻底蕴,并建立新的教育文化体系,在促进文化建设与创新中显得尤为重要。目前,随着孔子学院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增强,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文化多元的国际舞台上占有重要地位。不少研究者也开始关注到基础教育所面临的价值观困境。这一现实困境的形成并不具备偶然性,它体现了传统文化价值观对基础教育的深刻影响力。同时,也让人们意识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发展基础教育必须从儒家所倡导的价值观出发,深入分析与思考并创造性的加以延申。通过尊重、传承传统文化,并创新文化精神领域,在传统文化的弘扬与接续中,不断促进基础教育发展。
今年是我国扶贫攻坚的收官之年,基础教育作为与当前我国扶贫开发的“靶向药”,在致力于脱贫攻坚的决胜阶段,必然要发挥出基础教育文化的功能,并使之得到新的蜕变。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逐渐发挥创新能动的过程中,基础教育发展需要唤醒人的文化自觉意识。通过对文化自觉的唤醒,能够不断赋予基础教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表现形式,不断丰富与完善我国传统文化基因,使之与当代社会和谐共生。总而言之,要实现基础教育的现代化,就要实现基础教育文化的现代化。
三、基础教育的现代化超越
基础教育价值观是人们对基础教育的本质、功能、目的和重要性的总体看法和基本观点。在对历史、现实及未来的考量中,“立德”、“立人”和“立技”应成为基础教育发展的内核。
(一)“立德”:在基础教育的培育下注重个人修养
《论语·述而》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由此可见,儒家虽然一直注重人的心性培养,但依然将人的主体实践置于首位。它十分排斥神灵,主张通过人的学习实践,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成长为健全人格。因此,孔子才会感叹:“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这种激流勇进、坚定理想的人格,是人所追求的至高境界,是成就伟人的必需品质。儒家的道德实践,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体现出人们极强的自律意识和高度的自我修养品性,完全是“修己以安人”。通过道德实践,能够构建出一种更为高深的个人精神世界。在现代社会中,基础教育在发挥其自身作用的过程中,也在注重对人道德的培育。对于个人还是社会而言,道德无疑在人的发展中皆发挥着基础性作用,为人处世的首要品质便是崇德修身。因此,对道德的追求,是基础教育的至高目的与根本。作为人,只有在基础教育的培育下,明大德、守公德,才能学有所用。“德”是每个人成人成才的前提,只有个人的“才”与“德”相契合,并以“德”为标杆进行引领,才能真正成为对国家、社会、个人有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而在现在的社会,儒家的“大德之道”显得更加珍贵,同样也是我们需要一直延续的优良传统。
(二)立人:在基础教育中坚持以人为中心的传统
“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卫灵公》),这是儒家对于人的能动性宣言。也是儒家能够一直屹立于世的独特之处。近些年,基础教育发展走入一个误区,即基础教育的工具价值被无限放大,而其育人功能则被遮蔽。在一个讲求实利、崇尚效率的社会, 人们似乎更热衷于教育快出人才、多出人才, 并期待教育能够为社会解决各种难题。[[[] 吴遵民.“教育是什么”的中国式应答[J].中国教育学刊,2017(06):3.]]基础教育是通过对人的知识、技能的培育来促进人的社会化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个人能够逐渐发挥个人自身价值,成为社会所需的栋梁之才。孔子说:“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论语·宪问》)。以人为中心的价值观在此具有重要体现。就基础教育的工具性价值而言,人可以通过基础教育的培育,拥有满足自身生存的技能,从而过上理想的生活。这与马克思所提出的“人本身是人最高贵本质”一致。基础教育若不能满足于学生对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需要,那么长此以往,便会弱化基础教育的工具属性,从以人为核心的角度看,基础教育应该更加关注人的全方位可持续发展需要。而不能仅仅将其窄化,要注重把人培养成适应当代社会现实需要的各类人才。从价值观来看,树立以人为本的基础教育价值观,才能够让更多人重新审视基础教育的价值所在。
(三)立技:在基础教育的培育中习得新技能
在我国古代,工商一直处于社会末流。人们经常将那些拥有高级职位、出身高贵及拥有较高社会地位的人,视为毕生要追求的目标。而在如今这样一个蓬勃发展的现代化社会,拥有能够生存下来的技术,能够为人的发展助力,职业无贵贱之分。我国作为工业大国,人才尤其是懂得科学技术的人才匮乏,这一困境持续存在。科学技术在当代社会,已成为人们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人才的重要性,优秀杰出人才的优越性,在这样的社会显得尤为耀眼。因此,基础教育在培养受教育者获得科学知识的同时,对于出众人才要给予特别关照,以适应国家大局需要。在现如今的基础教育中,“均等主义教育”对于人才的培养存在桎梏。[[[] 孙喜亭.基础教育的基础何在?(下)[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1(05):14-18.
作者简介:陈兵兵(1995- )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
邱万翠(1995-)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教育学原理专业研究生。
]]因此,在促进基础教育发展,提升基础教育质量的要求下,办好特色的学校教育仍是时代使命。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