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促小康——以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黑山寺村为例 朱雨晴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0年7期   作者:朱雨晴
[导读]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教育扶贫”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的研究。利用2015年扶贫力度增大,教育扶贫机制不断完善。做了贫困乡、县的政策扶持取得很大成效,脱贫效果显著。首先社会各界给予教育脱贫的关注也日益增多,教育基金组织、项目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予以贫困地区的教育脱贫失业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其次学生支教群体也在日益壮大,各大高校都有很多类型的支教项目,支教的机制也在逐步完善。最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

                                                               朱雨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保险学院 北京市 100029)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教育扶贫”贫困人口精准扶贫的研究。利用2015年扶贫力度增大,教育扶贫机制不断完善。做了贫困乡、县的政策扶持取得很大成效,脱贫效果显著。首先社会各界给予教育脱贫的关注也日益增多,教育基金组织、项目也不同层次不同方面予以贫困地区的教育脱贫失业大力的支持和帮助。其次学生支教群体也在日益壮大,各大高校都有很多类型的支教项目,支教的机制也在逐步完善。最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脱贫攻坚工作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和安排,全面打响脱贫攻坚战。扶贫思想的内在要求是扶贫与扶志、扶贫与扶智相结合,培养贫困户的能力素质,塑造其发展潜能,以建立的自主脱贫的长效途径。
         关键词:教育扶贫;教育基金组织;学生支教
         引言
         本组认为,贫困已成为国家经济能否持续稳定增长的一个决定性问题。在深入分析教育与贫困的关系的基础上,本课题组决定从国家层面与个人层面进行问题的调研。从国家层面上,通过采访在国家政策文件后,深入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黑山寺村的扶贫小组成员王宁先生。以及分析目前国家和社会对贫困地区大学生提供的帮扶,分析新时代下政府精准扶贫的扶持政策效果力度及所取得的成果,与人民对于政策的满意度;从个人层面上,通过下发电子版大学生支教扶贫问卷采集大量样本数据,并采访参与过支教的大学生代表,询问其对于新时代下大学生个人对于社会的贡献意义的看法,分析大学生支教对于促进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的重要作用以及解决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资源配置问题的有效途径。
         1、扶贫对象基本情况
         该村是建档立卡贫困村,全村有178户,434人,一般贫困户78户,低保户、五保户1户,村两委干部5名,全村耕地1534亩,主要种植作物有玉米、杏扁。2016年前建档立卡贫困户70户154人,2016年退出45户112人,2017年退出20户29人,2018年退出3户7人,其中2户6人未退出,贫困发生率1.5%。
         2、教育扶贫政策落实
         从采访中得知,该县脱贫项目从16年开始启动,每一年都有很大突破,在教育扶贫上面,国家给予了很好的政策支持,政策很公平,而且手续简单,主要是“两免一助”,免学费、免教科书费,给补助金,村民都从中享受到了福利,对于教育脱贫,国家给予支持,人民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贫困户享受的教育扶贫政策包括就业培训,教育资助,产业发展等等,具体地包括“两免一助”,还有建档立卡大学新生资助奖励,其中包括入学资助1000元/学年/人,和就读奖励2000元/学年/人,包括其他年龄段所给予的补助,可以说,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教育过程中,都有针对性地给予了补助。领取的手续与过程也是很简单的,学生带着自己家里的贫困户卡,村委出具证明,乡政府盖章就可以领到补助金。
         3、扶贫过程的经验与感受
         在该村的其他脱贫工作中,村里主要依靠政府惠农政策,政府兜底救济维持生活。一方面,他们希望未来上级部门加大资金扶持力度,继续落实上级扶贫政策,与开发自身劳动力相结合,另一方面,还要完善精准帮扶机制。精准帮扶是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环节,关乎扶贫目标能否切实实现,教育精准帮扶就是要保证帮扶内容与帮扶方式精准,分析不同学生情况,针对不同情况采取不同措施,提高教育反贫困绩效。
        在采访的最后,王宁先生提到自己的感受时谈到,村里的人们非常支持孩子受教育,支持政府的教育扶贫工作,因此扶贫工作进行地十分顺利。此外,它也认为,要健全精准管理机制。从制度上来讲,精准管理是教育扶贫工作的重要保障,教育扶贫精准管理就是教育扶贫对象的动态管理、教育资金的精确运作以及教育扶贫成效的精准考核,通过精准管理对教育扶贫工作进行精准管理和把控,针对扶贫效果及时调整,保证教育扶贫精准进行,从根本上解决脱贫攻坚问题。
         4、对策与建议
        首先要构建精准识别机制。精准识别是教育扶贫工作的首要流程,必须瞄准扶贫目标,防止目标偏移。2015年11月,习总书记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要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确保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 致贫原因等搞清楚,以便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 我国贫困地区特别是连片特困区不仅仅是物质和资源的贫乏,更是技术和人力资源的缺失,教育扶贫必须精确识别需要帮扶人群。
        关于促使支教的原因,怀有希望通过支教多一份珍贵经历,增长见闻并磨砺意志的想法的同学占比接近半数,还有同学希望了解另一个环境的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的现状和运用所学切实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由此可以初步判断出支教对于大学生个人品质的磨砺作用是吸引大学生投身教育扶贫事业的一个重要原因。

        小组调研和采访更多地侧重于9年义务教育目前教育扶贫的发展情况,为了能够能够全方位跟踪目前高等教育阶段的教育扶贫发展,小组选取大学生基金为代表切入研究目前高等教育的扶贫。
        为了从量化方面考察贫困家庭供养大学生的高等教育的负担,对于具体的数据小组做出了如下缺口计算。根据现今中国贫困地区大学生本科4年生活费和补贴数据估算,学费5000元一年,4年总计20000;住宿费1000元一年,4年累计4000元;每年9个月在校生活费一个月1200元,9个月,4年总计为43200元。综合来看一个贫困大学生四年总计需要7万左右资金支持一般学业的完成。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8年,贫困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371元,人均工资性收入3627元,这中间依旧存在着巨大的需求缺口,对于一个贫困家庭而言,供养一位大学生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生活压力,不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以及推动优秀人才的培养,这是个较为现实且严峻的社会问题。
      “彩虹桥”中外学生文化交流公益项目旨在为中外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青年学生提供赴异国学习交流、改变人生态度、开拓国际视野的人生机会,构建中国与世界青年文化交流和沟通的桥梁。目前,“彩虹桥”中外学生文化交流公益项目已经连续举办5年,共资助241名中美双方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学生。小组从问卷群体调查、采访个别支教人员、实地贫困村走访等多角度实践调研全面了解大学生视角下的教育扶贫实质内容。在加强落实管理制度的同时,多形式的教育扶贫措施也在落实。其中国家政策的支持是一重大推力,教育扶贫今天的成就最主要归功于国家全方位的政策支持,明确的脱贫规划、完善的机制、积极的政策推动、实时追踪跟进才最大化的解决问题,实现效能提高。
        总结:
        虽然国家和社会已经做出了很多努力,但基于中国复杂的国情,政策落实中必然会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也有帮扶的盲区,贫困地区依旧有孩子因为经济负担辍学,依旧会有因生活压力、家庭背景而在发展道路上受阻。“精准扶贫”的“精准度”需要提高。大学生支教团体的支教时间较短,很难带来实质上的成效。正是这些不完善所以更给了我们继续改革的动力。未来,国家可以进一步健全奖助学金机制,不让每一个贫困学子掉队。健全跟踪机制,不仅从物质上还要帮助这些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与社会接轨,关注心理层面的疏导,不让学生因贫困而自卑有极端心理;在进入社会中给予更多政策的扶持倾斜力度,鼓励回到家乡用学识帮助家乡的建设与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