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剑华的图案学思想 李玉环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0年7期   作者:李玉环
[导读] 摘要:对于图案的释义,俞剑华于其著作《最新图案法》中解释说:“所谓图案者,为实用美术之一,其目的即专注于工艺品。” 在复杂的大环境下,光怪陆离的外货与难销的国货难以平衡,在“学习”西方的号召下,传统的中国画也被划到改革之列,俞剑华在改革的洪流中逆行,大胆批判改革中国画为“四不像”,担起维护中国传统之责,同时认识到,抵抗先进国家文化的渗入就要使本土文化强大起来,而图案是能够改掉国货粗鄙的有效武器。
                                                                 李玉环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 250000)
        摘要:对于图案的释义,俞剑华于其著作《最新图案法》中解释说:“所谓图案者,为实用美术之一,其目的即专注于工艺品。”1在复杂的大环境下,光怪陆离的外货与难销的国货难以平衡,在“学习”西方的号召下,传统的中国画也被划到改革之列,俞剑华在改革的洪流中逆行,大胆批判改革中国画为“四不像”,担起维护中国传统之责,同时认识到,抵抗先进国家文化的渗入就要使本土文化强大起来,而图案是能够改掉国货粗鄙的有效武器。
        关键词:俞剑华;中国画;图案
         一、俞剑华图案学思想渊源
        1.政权更替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使外国列强进入中国并侵占部分地区,随着中国领土、司法、关税、贸易主权等被破坏,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1851年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再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先后经历了封建阶级、农民阶级、军阀阶级、资产阶级的交替统治,中华民国时期我国处于新旧变更的时代,多方的复杂又丰富的信息涌入,对中国的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方向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2.资本主义商品倾销
        自第一次鸦片战争起,中国的对外通商口岸发展到82个,资本主义国家为攻克中国市场,通过通商口岸以低于中国市场的价格在中国销售产品进行资本主义倾销,例如工艺品、新式布匹、机械的大量低价倾销,使得我国本土产品滞销,机器的出现也造成了手工艺人大比例失业的情况。
        在外国资本主义商品倾销的刺激下,中国经济出现两大特点:
        商品倾销涌入的新事物成为市场新宠,缺乏设计的国货难销;
        刺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3.文化上民主、自由之风盛行
        动荡的环境中随之而来的是与中国传统与众不同的新思潮,夹杂着新文化、新思想、新事物,这种新思潮引起了有识之士对国家前途的思考。在辛亥革命之后,西方民主共和的启蒙思想深入人心,人们了解了“自由、平等”,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启发了人们的民主觉悟,对新事物的传入有了一定的接纳心理,在不同生活模式、意识形态下,西方文化“被邀请”渗入到中国的社会审美主流中去,“洋气的”、“时髦的”成为新的产品代名词。
        4.教育上学术自由,兼容并包
       19世纪末,列强侵占中国部分领土,不同的文化、生活模式相互碰撞,中国数千年未曾有过变局,也在中西文化的交汇中被迫走上变革之路。随着西学的传入,洋务运动中一些知识分子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主张在维护清王朝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学习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文化教育来拯救中华民族危亡,教育上的变革由此开始。1905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模仿资本主义国家建立新式学堂,重视西学,忽视对中小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


        二、俞剑华的图案学思想
        五四运动时期,中国思想文化处于激荡中不乏碰撞的境况,学习西方以改变中国之陈旧的论战十分激烈,对中国画的发展方向亦有深刻的讨论,改良派领袖康有为认为近世讲究气韵的文人画愈见衰败,应推崇以形神为主的画作,学习西画,输入西方写实手法以改良中国画,只有如此,中国千百年的本土文化方能在改革浪潮中不被淘汰,在陈独秀等人的推动下,“中西融合”的中国画新形式得到了业内人士的支持,在1929年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美展中,入选作品不乏中西合璧的中国画作品。
        俞剑华在全国美展的官方刊物《美展》中撰文《从美展大门说道中西艺术的混合》,对此创作形式大胆批评其为荒谬,“想把中西的艺术混合起来,创造出一种所谓新艺术来。但是对于中西艺术又都没有高深的研究。只晓得了点艺术的皮毛。于是只制造出一批‘不中不西’‘非驴非马’的‘四不像’来”。2俞剑华对这种非中非西的“新式中国画”给以义正言辞的谴责,羼杂了西方艺术表现方式的中国画,既不能祖述中国画的传统韵味,又不能达到西方艺术之特色。“且传于东瀛,形成支派,近更播于西洋,使西洋画受重大之影响,则中国画必有其独特之价值,而始能立坚固不拔之基础,有历劫不灭之精神”。3对于中国画的命运俞剑华早有看法,中国画具有几千年的历史沉淀,有巨大的潜力,面对外来文化的影响和渗透并不会被击溃,相反,会在碰撞之中得到升华。
        俞剑华对于中国画改革的反应如此之大,可见他维护传统画学、守望传统的艺术理念,他认识到,想要抵抗外国文化的渗入就要使本土文化强大起来。西方列强间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发展空间和时间,提出“振兴实业”的口号,这为中国图案学的发展提供了可能。在“经世致用”思想下,俞剑华认识到当下工业品的粗陋,“苟只充实用,毫不美观,决不能满足使用者之欲望”4,不同文化的碰撞中,人们偏爱新奇事物,花样和装饰成为人们选择的目标,恢复发展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其工业品必推陈出新,图案学能够提高工业品设计感,故“工业品不能离图案而独立也”5。
        三、小结
        民国时期政权变更、战争频发,多方文化交汇带来了资本主义倾销、崇拜西学、国货难销的局面,俞剑华认识到,维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国画不可一味学习西方忽略本身具有的魅力,抵制外货必须提高国货质量以获得国人认可,在设计感紧缺的时代里,工业品不可离图案而独立。俞剑华先生编写的《最新图案法》作为民国时我国发行的第一部详述图案的著作,其中图案的意义、画法、资料等皆有领路意义,成为研究图案学者的重要参考资料,推动了中国图案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剑华编著.最新图案法[M].1927年版.上海:商务印书馆
        [2]崔广晓,张丽.论1929年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的传统特色[J].中国美术教育学术论丛.第92页
        [3]杨红红,丁雪.近现代美术史书写方式与建构初探[J].中国美术教育学术论丛 美术与设计理论卷.第133页
        [4]王翔宇.雷圭元图案学理论与中国图案学体系的建立[D].北京:清华大学.2004
        [5]陈瑞林.从陈师曾到俞剑华:探索中国画现代转型的新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9/03
        作者简介:李玉环,1995年1月7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山东省潍坊市, 单位,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单位邮编:250000,学位:硕士,职位:学生,研究方向:设计学。论文名称,俞剑华的图案学思想
        ------------------------------------------------------------------------
        1 俞剑华编著.最新图案法[M].1927年版.上海:商务印书馆.序二
        2《美术大观》编辑部编. 中国美术教育学术论丛.论1929年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的传统特色.第92页
        3《美术大观》编辑部编. 中国美术教育学术论丛 美术与设计理论卷.第133页
        4俞剑华编著.最新图案法[M].1927年版.上海:商务印书馆.
        5俞剑华编著.最新图案法[M].1927年版.上海:商务印书馆.序二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