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水价体制改革推进农业现代化 保杰民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论证与研究》2020年7期   作者:保杰民
[导读] 摘要:本文是笔者根据国家在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中自己所在区域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提炼总结,从农业与水利的关系着手分析,主要讲述了要完成农业现代化,水价综合改革需要着重考虑的几个方面,希望可以给相关从业者提供一点可以参考的意见,最终促进我国水利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保杰民
                                   (巍山县水务局水利勘测设计所 大理白族自治州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672400)
        摘要:本文是笔者根据国家在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进程中自己所在区域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提炼总结,从农业与水利的关系着手分析,主要讲述了要完成农业现代化,水价综合改革需要着重考虑的几个方面,希望可以给相关从业者提供一点可以参考的意见,最终促进我国水利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关键词:水价;改革;水利工程;农业现代化
       “农,助天地以生衣食者”。紧跟现代化进程,找准问题关键,推进农业经济发展,必须着力破除与新时代高质量可持续发展不相适应的思维定势,推进水价体制改革,率先在一个区域推广节水高效农业,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我国是农业大国,只有着力推进构建农业现代化体系,促进农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才能全国各地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深厚的经济基础。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准确定位第一产业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是前提,切实解决限制农业发展的顽固症结才是根本。“水,万物之本源也”,水资源配置布局的不合理、利用模式粗放、高效节水灌溉率低一直是限制农业现代化程度的重要原因。中国灌溉面积达11.1亿亩,居世界第一,其中节水灌溉工程面积达5.14亿亩,占比46.3%。深化推进水价综合改革,推进高效节水农业已是大势所趋,必须加快实施全国范围内的供水水费收缴,以精细化管理为依托,节约用水量和用水成本,优化水资源利用配置布局。通过改革,不仅能为国家农业发展提供可靠的水量供给,精准的用水保障,更能促进农业发展向集约化、规模化转型,实现农业现代化。
        体制是基础,必须依靠高效良性的供水用水体制,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通过深化水价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合理反映供水成本,与投融资体制相适应的农业水价形成机制,建立可持续精准补贴和节水增效奖励机制,全面收缴合理水费,激发行业活力,有效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推动农业用水方式从“大水漫灌”向“滴灌喷灌”转变。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必”,抓住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契机,以水价综合改革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供水平台化,管理集中化、用水精准化的用水供水机制,为农业现代化发展提供用水体制基础。对试点区域,因地制宜地建立供水用水收费机制,实现试点区用水收费全覆盖,水费收取率达到90%以上。同时,进一步引入社会资本和技术指导,共同搭建兼顾各方利益的运作平台,构建水利项目投资、融资、建设、管理、运营一体化体系,确定重点目标、年度目标,深入谋划试点区区域高效节水项目,实施并网供水改造工程,全面推行农业用水计量收费,智能化供水,提高高效节水农业覆盖率。
        建设是根本,必须建设布局合理的水利工程,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水价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点任务是合理布局水利工程建设,解决缺水局面,为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区的支柱产业提供稳定的供水水源。农业发展要上一个新台阶,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变,工程性缺水的问题必须得到解决,应不断加强重大水利工程和配套设施项目建设,积极推进落实工程项目前期工作,根本上解决工程性缺水局面。充分利用水价体制改革成果,按照“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的治水方针,通过精准供水、用水收费、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体系,对水源覆盖区的规模化现代农业提供用水支撑,将产业集中连片优势转化为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优势,以充足的水量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供底气。
        转化是途径,必须走好节水高效农业这条必由之路,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建立科学用水管理机制,储备充足供水水量,还需要“用水有道”,利用先进的节水技术让生产效益最大化,既是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也是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深化水价体制改革最终的一个目的就是要实现用水科学节约、产能高质高效。通过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强化科技为支撑,将“大水漫灌”的用水模式改造为“滴灌喷灌”的用水模式,充分利用配套管网和计量设施,采用滴灌、微喷灌等先进灌溉技术,按作物需求供水,优化调整作物种植结构,推广畜牧渔业节水养殖方式,降低用水成本,把高效节水项目逐步从试点做到普及,才能真正促进节水技术成果的转化推广和产业化,最终推进农业现代化。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我国现在的改革已经取得阶段性胜利,剩下的改革将面临更大的阻力和挑战,必须用“不撞南墙不回头”的苦干、实干精神,深化水价体制改革,以高效的供水用水机制,推进农业现代化让我国的深化改革工作迈向新未来。
        结束语
        总而言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必须依托高效运转的水利工程和用水模式,要深入的分析其相互制约又相互提高的关系,尤其是针对阻碍农业发展和水利发展的顽固症结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实现良性循环,最终切实提高农业和水利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禚艺,梁晨.架起“四梁八柱” 做精“内部装修”——兵团水利体制改革综述[J].当代兵团,2020(02):37-38.
        [2]张莉萍.加快金昌市金川区农业水价改革进程的几点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9(12):93-94.
        [3]史玉青. 基于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措施的大丰区节水量与综合效益评价[D].扬州大学,2019.
        [4]陆秋臻. 河北省桃城区“一提一补”水价改革政策评价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