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建筑施工防水防渗还有很多问题等待解决,要想提高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就应做好防漏工作,施工现场的环境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加强隐患排查工作,清除潜在的隐患,遵守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整个施工现场的安全系数,统一施工安全资料标准,建立完备的数据库系统,使重要的施工步骤能够有明确的法律政策做参照,提高施工现场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优化建筑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
关键词:建筑工程;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建筑物中如果出现渗漏问题会对建筑物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降低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降低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最大程度地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能够降低建筑物发生渗漏的概率,这就要求针对不同的容易发生渗漏的部位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科学规范地进行施工组织,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重要性
1.1降低建筑物维修养护成本
建筑物自落成后终日受风吹、日晒、霜冻、雨雪的侵扰,建筑材料化学性质、物理性质会在此过程中发生变化,出现墙皮脱落、墙体裂缝、地基下陷等问题。其中降水还会渗入建筑物内部,侵蚀其内部结构,影响建筑物稳定性,为此需建筑企业针对建筑物做好定期养护维修工作,避免建筑物质量受到影响,有效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则可降低建筑物内部降水侵蚀现象发生几率,继而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从而降低了施工企业的维修养护成本。
1.2提高建筑物综合质量
质量是权衡建筑企业施工能力的重要指標,房屋渗水、漏水情况是权衡建筑质量的关键一环,而在建筑施工中应用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可以有效提高建筑物综合质量,减少住房的投诉,为创建和谐社会奠定基础,同时也能提高建筑企业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
2建筑施工中常见的渗水漏水问题
2.1建筑屋面的渗水漏水问题
在建筑房屋的使用过程中,最常出现的漏水渗水部位就是建筑房屋的屋面,而造成该部位出现渗水漏水的原因大致上可以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在施工过程中没有严格按照规定的施工流程进行操作,导致施工的工艺和质量存在一些缺陷;另一方面就是对于施工材料的选择,如一些施工企业为了降低施工成本而选择一些较为便宜的材料,很有可能造成施工材料质量不达标的现象,进而在之后的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加大。除此之外,建筑施工的混凝土浇筑环节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施工环节,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也会对房屋建筑的整体质量造成直接的影响,使房屋出现渗水、漏水等现象。
2.2地下室的渗水漏水问题
目前大多数的房屋在建筑过程中会设置一层地下室,能够为用户提供较大的便利,方便用户存放一些用物和车辆。但是,带来生活方便的同时,也造成了渗水漏水问题的出现。而地下室出现渗水漏水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材料的质量问题,一旦混凝土材料的质量不符合规定的标准,在施工完成投入使用后就会造成出现质量问题的几率加大,从而出现渗水漏水问题。还有就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和工艺的不达标,也会对地下室的整体施工质量造成影响,如在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出现振捣不密实的现象,就会导致建筑的墙体中出现一些孔洞,在之后的使用中会从孔洞中出现渗水漏水。
2.3建筑外墙面的渗水漏水问题
对于建筑外墙面的漏水渗水问题,主要是出现在建筑的门和窗口处。会造成门窗出现渗水漏水的原因包括了施工工序不严谨、施工材料的质量不达标、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浇筑质量和钢筋质量不合格,以及施工过程中各环节之间的衔接不恰当等。还有就是因为建筑物自身的构成特点,门和窗户会承受比较大的力,在挤压力和外界应力的作用下,可能会在长期的使用后出现衔接部位出现错位或松动的现象,进而导致了在出现雨雪天气时容易出现渗水或漏水。另外,一般的房屋建筑会在门窗部位安装一些装饰材料,也有可能造成渗水漏水问题的出现。
2.4卫生间的渗水漏水问题
在房屋的使用过程中,最容易出现漏水渗水的部位就是卫生间。当卫生间出现漏水时,不仅会影响正常的使用,还会对下层的住户造成严重的影响。而造成卫生间出现漏水渗水的原因,首先是卫生间内的供水管道和其他管道较多,一般都是相互交叉连接的,所以出现漏水的几率较大。其次是管道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杂质堆积现象,继而造成管道的堵塞、破裂等,而出现渗水漏水。
3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防水渗水施工技术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建筑物的质量水平,因此进行规范的施工,系统地做好建筑物的防水渗水工作尤为重要。
3.1屋面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
(1)选择合格的防水材料。合格的卷材材料在建筑屋面施工中应用的范围比较广,能够起到很好的防水作用。但是如果使用质量不合格的卷材,就会造成建筑的屋面出现漏水的情况。因此,选择合格的防水材料很重要,在进行防水材料的采购时要严加甄选,并且在使用材料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防水材料符合施工要求。(2)科学合理地应用防水卷材施工技术。科学合理地使用屋面施工技术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建筑物出现渗水漏水现象。首先,施工人员要对基层进行全面处理,避免因防水材料与基层间因黏结强度弱而产生不利影响。其次,还要在基层表面上涂刷相应的处理剂,卷材粘贴时要注意防水卷材接茬部位的搭接宽度必须满足要求,泛水高度及存在管道口的部位必须满足施工规范要求。
3.2外墙及门窗结构的防水防渗技术
外墙在建筑物中起到承重、分隔的作用,因此做好施工墙体的刚度和强度、整体性控制工作尤为重要。(1)混凝土外墙施工要振捣密实,螺杆洞等应采用“防水涂料+防水砂浆”封堵密实,砌体材料外墙要保证灰缝饱满度,构造柱等混凝土应振捣密实,减少渗漏的发生。(2)施工对天气、环境因素的要求也比较高,选择适合施工的天气和环境能够降低建筑物出现渗漏情况的可能性。对于门窗的防水防渗,首先,要对门窗进行严格的检查,确保门窗的尺寸与预留的窗口是符合的。其次,要对门窗做好塞缝工作,使用防水砂浆、聚酯发泡材料进行对门窗的缝隙进行黏接,保证饱满,每个外窗必须做淋水试验。
3.3卫生间防水防渗技术
在卫生间应用防水防渗技术,要注意对卫浴设备的处理,控制好管道与卫浴设备的距离,减少由于一个设备或管道出现问题导致整个卫生间的防渗漏系统出现问题的情况。因此,应用卫生间防水防渗技术时,除保证基础的防水工作符合要求之外,还需注意管道、洗浴设施的防水工作。
3.4地下室管道的防水防渗技术
在进行地下室施工时,要对混凝土进行严格的比例调配,降低由于混凝土的问题导致出现裂缝的可能性,为管道的建设创造一个合格的基础保障环境。此外,地下室在施工之前要提前做好套管的填埋工作,套管穿墙技术水平符合精细化的标准,避免在套管处发生渗漏水现象。最后,防水层的设立能够对地下室起到最大限度的保护作用,能够间接地发挥地下室防水防渗技术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渗漏是影响建筑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需要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充分做好对防渗漏技术的应用,针对不同部分的渗漏问题采取相对应的措施,掌握对技术应用的要点,提高防渗漏的施工水平,有效保障建筑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郭文龙.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5):14-15.
[2]陈永乐.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分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33,135.
[3]江翼.现阶段建筑施工中防水防渗施工技术的应用和创新[J].绿色环保建材,2019(12):144-145.
[4]叶丹.防水防渗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江西建材,2019(11):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