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面临困境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第12期   作者:陈洋 王欣
[导读] 新时期,电力企业获得快速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重视,然而实践中仍然面临安全管理方面的困境,尤其是安全管理理念问题。
        摘要:新时期,电力企业获得快速发展,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对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对安全管理问题越来越重视,然而实践中仍然面临安全管理方面的困境,尤其是安全管理理念问题。此外,电力企业在精细化管理、基层人员的安全管理方面也存在一定不足。相关人员应在实际工作中全面分析电力企业遇到的现状问题,并寻找有效措施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力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力行业是国家的基础产业,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自关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对用电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对电力行业的依赖也越来越深。电力企业的安全稳定直接影响人民群众的正常生活和社会稳定,电力生产的安全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但在实际工作中,我国的电力企业在安全生产的管理工作还存在着诸问题,如企业员工安全意识不强、习惯性的违规频繁、安全规章制度刚性执行不到位、安全工器具管理混乱等,电力企业应该不断对之进行改进。
1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隐患识别能力较差
        一般情况下,电力企业的安全隐患主要来源于工作人员、电力设备、生产环境三方面。在生产实践中,很多电力企业都因不良的生产环境导致事故的发生,根本原因除了管理不到位之外,员工的安全隐患识别能力不足也是其一。为了保障电力生产的安全开展,相关人员必须对生产环境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进行精准的识别,如此才能将防患于未然,最大限度地避免事故的发生。但是电力企业员工基本上不具备这种能力,专业技能知识的不足使其无法准确地识别安全隐患,更谈不上防范或是解决问题。
        1.2安全意识淡薄
        电力企业正在面临电力市场改革,从国有企业、行政单位逐渐转化为完整的企业,但电力企业仍然存在开会学习的落后形式,安全管理停留在理论阶段和决策层面,并未完全落实到实际生产实践层面,也未能引起员工们的足够重视,导致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未能对安全生产隐患进行防范和杜绝,使得电力安全生产事故频繁发生。
        1.3基层安全管理不到位
        基层员工的安全生产问题是电力企业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电力企业的发展与繁荣与基层工作人员的努力密不可分。基层电力维护与检修人员为企业做出了突出贡献,然而实践中,部分电力企业在基层安全管理上存在工作落实不到位、管理力度不足的问题,导致基层人员在日常工作中缺乏对安全生产的有效认知,不利于安全生产技术的具体实施。同时,部分电力企业基层员工的安全责任意识不强,对安全作业技术的掌握不扎实,进而出现严重的安全管理问题。
        1.4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完善
        没有建立一个健全的安全教育制度,使得制度的内容得不到完善以及落实,没有按照有关的法律法规规定定期组织开展有关安全教育的活动。对于管理人员的安全教育,以及对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都只做到了表面功夫,没有真正地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知识水平,没有使员工树立良好的安全知识。安全培训不到位,安全投入不足造成了安全隐患。安全培训是一种企业安全文化,是提高开发人员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必要途径。目前从实际情况看安全培训缺失。安全生产的基本保证是安全防护,而现实是在安全方面的经济投入偏低,安全防护的用品也没有有效的配置。


2加强电力安全生产管理的方法
        2.1提高安全管理意识
        为有效改善电力企业遇到的安全管理困境,电力企业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应提高管理人员的安全理念,注重应用现代化的技术开展管理人员的安全培训,对电力生产与维护中遇到的安全事故案例进行讲解与剖析,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同时,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应以安全宣导的方式提高生产人员的安全意识,对其安全操作能力进行检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案,组织员工的培训活动,进而全面提升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具体工作中,为提高电力企业安全管理意识,应强化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能力,要求管理人员具有群抓群防的技术,对电力企业日常的管理工作进行安全技术指导,进而提高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能力。实践中,还应结合目标企业的发展现状,例如,电力企业安全工作的开展情况,对安全管理工作的细节进行合理设计,以此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水平,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动力与保障。安全管理意识和理念作为指导实践的重要理论基础,对管理人员的能力做出要求,管理人员不仅具备安全生产的能力,还应拥有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技巧,实现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有序进行。同时,安全管理理念也是企业在新时期获得稳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对企业管理人员与基层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提供了理论基础,因此,实践中,技术人员应加强电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认知,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安全管理责任与意识,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2.2完善电力企业内部监督制度
        为了避免电力企业安全规则制度形同虚设的情况,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安全监管部门对相关规则制度的执行进行监督。安全监管部门的主要职责是对电力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进行管控,依据相应规则制度对职工生产行为进行约束,降低安全事故发生风险。同时,建立多层级的电力企业管理制度,由上级企业负责对下属企业和分公司的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除此之外,当地政府部门也应该充分发挥自身的监管职能,对电力企业生产环节进行严格监督,如做好电力企业生产设备年限检查等。
        2.3加强对电力设备的管理
        电力企业生产过程中,电力设备承担大量的运行负荷,尤其是室外电力设备,不仅要经受夏季高温炙烤、冬季低温霜冻,还要承受越来越频繁的极端天气影响,电力设备精细零部件和电缆使用寿命受到严重影响,需要高频率的保养和运维,一旦运维工作跟不上,就极容易出现电力运营安全事故,威胁周边居民生产生活。电力企业一方面需要做好日常运维和设备更新工作,一方面还需要做好技术研发或引进,借助高新科技的力量,实现对电力设备和电缆的远程监视,配合自动巡检技术、设备检测技术对电力安全事故进行预警,有效提高运维人员的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操作可能存在的疏忽或失误,降低电力安全事故机率。
        2.4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安全管理工作是每一个电力企业工作人员都需要履行的责任,只有结合实际对责任制度进行落实,才能使员工对工作产生更多的工作热情,积极主动地完成自身工作内容,针对目前电力安全日常管理实际进行分析后发现,安全管理制度在进行落实时,需对工作人员需要承担的管理职责进行明确,加强不同级别的监督和管理,如果出现安全问题,可以通过责任追究的方式追究工作责任,并依据制度进行处理,使工作人员可以对自身行为进行约束和控制,强化责任意识,减少安全隐患的产生。将安全管理工作质量审核与工作人员的工资发放相结合,对安全意识强,表现良好的工作人员进行奖励,使其可以成为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榜样,使安全管理环境可以得到全面的优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期之下,任何行业的运行都要将安全放在首要的位置,电力行业在当前社会发展中地位极其重要,也面临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在此发展机遇中,电力企业更要做好安全管理,为电力企业的生产发展保驾护航,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为我国社会平稳高速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韦仲康.电力市场环境下的电网安全与稳定[J].电力安全技术,2010(05):69~71.
[2]任国明,邵玉槐.电力企业安全生产形势及问题探讨[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01):36~38.
[3]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15(01):97~1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