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现代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规模通常较大,其中设计到了许多环节,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工程整体质量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施工技术的管理控制,保障技术实施成效,如此才能提升水利水电工程的整体质量,既保障施工单位的经济效益,还可以促进水利水电工程社会效益的充分发挥。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管理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是关乎我国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只有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质量达到标准要求,才能为人们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保障。所以,在水利水电施工中为了更好地增强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标准,强化整体施工效果,必须要重视工程施工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升,以科学完善的施工策略和管理办法,确保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可以科学有效地完成,进而满足相应的标准要求,对促进水利水电企业稳定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主要探讨了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管理。
1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提高施工技术的意义
水利水电建筑工程项目作为我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是国家保障民生发展的重要举措,在我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方面,水资源作为不可再生资源,并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口众多,但水资源拥有量却排在世界各国之后,这就需要我国能充分利用有限资源,通过不断提高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提升能源的利用率,将能源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造福民生,促进国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随着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发展,以及对于高科技人才培养的重视,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提高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建筑工艺得到不断的创新改革,有利于我国在水利水电工程方面取得成绩,在国际舞台上树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吸引更多国家与中国进行合作交流,吸取优秀国家水利水电建筑工程的有益经验,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实现互利共赢。
2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中的关键施工技术
2.1科学运用导流和围堰技术
水利水电工程建筑在实际建设中会因上游水流等因素的影响而难以确保建筑施工工作有效开展。因此,要对上游水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并合理的控制上游的水流,实际施工中工作人员通过修筑围堰的形式进行解决。施工导流和围堰会在上游河道中开展施工,围堰修建后通过导流宣泄上游水流,形成维护基坑,进而保障下游施工工作。围堰建设中施工者要科学制定施工导流,杜绝施工中发生问题。技术人员要对设备和施工环境对施工质量带来的影响进行分析,加强防范工作,确保整体施工工作的有效落实和开展。
2.2边坡防护技术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边坡防护工程与普通情况下的水利水电工程存在不同,并且受一些地质环境的影响,从检测之初,再到设计以至最后的施工过程,边坡防护都是工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施工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应该对边坡防护工程加以密切控制,一旦边坡防护工程中的任意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影响着整个工程的进度,造成无法估计的损失。此外,在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之前,有必要改进相应的设计,这也是边防边坡防护技术的一项重要应用。施工是建筑技术的实际操作环节,也是检测设计质量的重要手段,如果设计不合理,那么问题就会在施工建设中逐渐显露出来,继而着施工的质量,所以在施工阶段还需要对边坡防护技术设计的改进工作予以高度的重视。
2.3大堤防渗和加固技术
在一些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会使用到大堤和土坝,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常常出现渗水现象,损害其稳固性,对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在发现渗水问题后即时采取加固和防渗技术,如通过灌浆技术提升坝体的承载性能。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灌浆孔的位置以及彼此之间的距离进行合理的设置,构建一个能够连接不同坝体的防渗透体系,强化坝体的防渗性能。
3强化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管理工作
3.1准确把握工程信息
想要保障工程投标能够成功,确保成本管控能够合理,就必须要对水利水电工程的信息有充分的把握。只有对这些信息有充分的把握,才能够将施工单位的真实情况作为根据,进而对信息展开深入分析,对信息开展处理与加工之后,再决定出最后的计划,从而将工程是否需要招投标,如何招标加以确定。
3.2制定明确互动的保障体系
建立规范化的质量保障体系,重视对水利水电工程交流机制的优化和创新。通过强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的生产和经济运行考核机制,制定并落实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措施和政策,充分体现各项工作的实际成效,进行量化的指标考核,通过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为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提供必要的保障。
3.3加强对工程图纸的审查和管理
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施工图纸是对施工技术的生动阐释,对于施工作业的顺利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工程施工正式开始前,有必要组织工程各参建单位技术人员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细致的审查,保障施工图纸的科学性。而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若是需要对施工设计进行变更,也需组织各方对变更内容进行审查,并根据变更建议对施工图纸进行更新,保障施工作业的有序实施。
3.4全面抓好施工质量管理
想要保障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就必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进行:第一,将施工计划进行合理的编制,将我国相关的设计、建设、施工、管理等方面的规定与标准作为依据,同时将施工单位的实际情况与工程特点加以融合,如此才能够确保技术规范获得更高的可靠性。第二,将工程监理工作做好,想要将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期间的管理工作做好,就必须要将监理体系的作用有充分的关注,并且将监理管控的工作做好,将监理权利作为根据,从而将施工管理的质量提高。同时,还应该将监理的权威性加以树立,才能够保障监理体系工作的顺利实施,如果发现在施工期间存在质量不合格、施工不合格的情况,就必须要求施工企业及时停工或返工。第三,必须要将施工人员、设计人员、建设人员、管理人员等加以组织,从而形成一个质检部门,将整体的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严格遵循相关规定加以验收。另外,施工企业还需要派遣专业的质检工作人员,对施工文件、施工状况等进行及时的检查,并且及时地进行记录与汇报。
结语
综上所述,开展有效的施工技术和优化管理是确保各项工作有效开展的关键,更是提升施工效率和降低施工风险的重要过程,尤其是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中,应重视施工技术的优化,重视管理工作的落实,针对具体情况和要求对各项资源进行优化,合理的选择施工技术,在科学的施工手段下确保各项施工过程有效落实,提高水利水电工程建筑施工质量,为水利堤防建设的长足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周建成,孙承彦.浅谈小型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措施[J].中国科技信息,2018(04):49.
[2]牟江鹏,洪文善.对于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的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7(15):31.
[3]郑建君.水利水电工程的施工技术及其管理探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4):195.
[4]李健雄.现代化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施工管理和技术[J].居舍,2019(31):54.
[5]毛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信息自动化技术的应用[J].科技资讯,2019,17(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