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的开展,对于水利工程的建设,保障人们日常生活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在质量监督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实践;探索
【引言】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在整个水利工程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根据相关研究,虽然我国已经深刻认识到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但在实际质量监督过程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的验收,并在一定程度上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效益和质量,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质量监督的概念
质量监督主要指的就是由国家法律法规来规定的,对产品、工程、服务质量和企业保证质量所具备的条件进行监督检查的活动。这是我国经济建设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对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健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二、我国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我国各级水利工程监督部门在组织建设、人员培训、法律体系等方面已做了许多改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制虽然已经比较成熟,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由于各监管机构组织形式不同、人员结构不同、质量监督工作开展的程度不同,导致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体系的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
(一)监管职责划分不清
主要表现在监管人员不足,工作性质交叉,监管职责划分不清,因此各个职能岗位的作用发挥不显著,执行力度不强,同时也给监管工作带来很多麻烦。我国的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在法律上还不够完善,法规不健全,执法力度不强,缺少健全的质量监督管理制度,因此政府监管的权威性和强制性没有得到落实。
(二)组织机构不完善,制度存在漏洞
这反映在一些地区水利部门力量薄弱。一个人担任多个职位的现象时有发生。没有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高级管理人员。因此,它无法起到统领和指挥水利建设全局的作用。就广东地区而言,它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尤其是许多中小型水利工程。因此,水利工程的质量监督十分繁重。但是,质监站不属于事业单位,而是挂靠在别处,监督者也是临时人员,严重影响了质监的科学性、权威性和有效性。
(三)参与建设的各方在接受监督方面主动性不强
在工程施工中,一些参与施工的单位认为,有了质量监督机构,监理部门应对工程质量负责,从而放松了质量管理。有些单位甚至认为质监机构的参与只是一种形式,不积极配合。即使是少数参与单位也认为监督与被监督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一种契约关系,因此他们是被动的,缺乏主动性。
(四)政府资金支持不足,使得机构的经费不足
资金不足使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工作难以开展,不利于我国水利质量监督工作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资金问题使得一些自收自支单位连最基本的人员开支都无法保证,监管力度更难保证。
三、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
根据上述问题的分析,我国应大力加强质量监督,以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水利工程质量监督要从源头抓起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应严格遵守施工程序,确保工程质量。在质量监督方面,相关机构应严格监控各个阶段,从源头抓起。
工程开工前,要做好工程开工审查,对所有参与施工的单位进行资质审查。其次,水利工程质量与原材料质量密切相关。采购的原材料必须符合水利工程质量要求。来料必须严格检查和验收,材料的产地、规格、用途和试验条件必须登记。从源头上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可以有效消除安全隐患,确保水利工程安全运行。为了保证工程质量,从工程设计阶段到施工竣工验收,都需要严格的质量控制。
(二)加强质量监督与执法力度
一些地区不重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一个重要原因是宣传不够。为了让所有人员都明白工程质量监督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人员的质量意识,尤其是让领导把质量监督放在重要位置。在工程建设中,工程质量始终是最重要的。我们还必须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执行力度,规范水利工程建设市场,使每个工程的质量都能达标,保证工程质量。
(三)建立质量管理体系,落实项目法人责任
20世纪90年代,中国从西方引进了项目法人的概念。目前,这种形式已成为工程建设中的普遍做法,尤其是在大型工程中。在施工过程中,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加强管理,落实项目法人责任,增强法人意识。为此,项目法人应经过培训后持证上岗,做到权责一致,权责明确。同时,项目法人应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对建设的各个方面给予指导;在施工过程中,应鼓励质量创优,确保施工进度、工期合理,不盲目赶进度,确保质量和数量。
(四)加强水利工程监督机构的自身建设
对于水利工程监理机构,我们应该加强自身建设[2]。监督人员的专业素质决定了监督的效率。充分调动人员积极性,开发潜力,激发进取精神,培养专业监督员,加快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监督水平。在客观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加强监督员的海外合作和技术交流,提高理论水平,积累实践经验。对于管理者本身来说,他们需要对自己的工作投入足够的热情,热爱自己的工作,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敏锐的专业观察力,能够不断学习该领域的前沿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整个组织来说,必须立足于质量体系建设,强化监督服务职能,这就要求有一个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科学有效的监督流程,才能快速有序地开展监督工作,提高水利工程的监督质量。
(五)加强材料监督管理
各种材料在施工前必须经过检验,材料的技术性能符合规定的要求后才能使用。各施工单位对原材料必须先检验后使用,违者后果自负。由于建筑行业比较混乱,伪劣建材不时地流向市场,给我们的检测工作带来不少麻烦。然而我们必须连同施工企业,加强对材料质量的检测控制,使用前检测,用后放心,打击伪劣建材产品的出现,一经发现通知施工企业和有关部门,对不合格伪劣建材产品进行销毁,保证材料合格,使工程质量不受影响,保证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不受损害。在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控制中对材料质量的控制工作主要是:进行市场调研、掌握材料信息,优选供货厂家;进行合理组织材料供应,确保施工正常进行;加强材料检查验收,严把材料质量关;重视材料的使用认证,防止错用或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监督与管理,应严格控制建材质量,把好质量检测关。要充分发挥建设监督作用,全面治理住宅质量通病。在检查手段上增加科技含量,采用先进检测仪器。要把握好影响住宅工程质量的各个环节。建设(开发商)、勘察、设计、施工、监督、检测等各方责任主体,必须依照现行法律法规要求办事,提高质量意识。
(六)倡导创新,提高监管效率
若需提高质量监督效率,就必须在设备上有所投入,如回弹仪、裂缝检测仪、全站仪等,用于对工程质量的实时监督检测[3]。对于质量监督体制,可以加强创新,引进国外先进体制并根据具体情况加以改进和创新,应用于当地水利工程建设当中,以提高质量监督的效率。
总结
水利工程质量直接影响水利工程的价值、使用寿命和公共安全。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可以有效降低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有效保证水利工程的使用效果和使用寿命,进一步保护公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水利工程能够投入正常生产和生活,促进社会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乔根平,赵伟清,曹凤林.水利行业能力建设情况普查[J].中国水利,2010(10).
[2]蓝茂秋.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的实践与探索[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4,(6).
[3]潘伟良.加强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工作思路[J].江苏水利,2014,(z1):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