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第12期   作者: 陈红
[导读] 水利工程一直以来都在防洪、灌溉、排涝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摘要:水利工程一直以来都在防洪、灌溉、排涝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此外,水利工程还在人民生活、工业生产等方面发挥着不容小觑的作用。近年来,部分水利工程在设计建设过程中,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为了减小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应在工程设计时引入生态理念,提升水利建设的综合效益。
        关键词: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水利建设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传统水利工程在施工时会改变原有的地域环境和生态环境,从而破坏自然规律。传统水利工程对大自然的改造会带来不可逆的影响,如把自然河流改造成人工河流,即使起到了阻挡水流的作用,但它可能会改变河道经过长久运行形成的稳定状态。除此之外,堤坝的随意改造会造成河流的不连续性,有的地段还会出现无水或缺水的现象,这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另外,传统水利工程给大自然带来的影响还包含动植物生存环境的改变,这使动植物必须重新去适应新的生存环境或者进行大规模的迁徙,在这个适应过程中,许许多多的动植物会由于不能适应新的环境而出现大量死亡甚至导致物种灭亡,这对自然界中的物种多样性以及食物链产生了重大影响。由此可见,传统的水利工程给生态环境带来了恶劣影响,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传统的水利工程面临着逐渐被淘汰的趋势,新技术新设计理念的产生会逐渐实现生态环境与水利工程兼得的良好局面[1]。
        2.目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
        2.1在设计、动工方面环保意识比较匮乏
        相比较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生态水利工程在开展之中对于环境问题的关注时间比较少, 动工人员和设计人员在沟通交流上做的不是很到位。除此之外,中国的水利工程的设计方案比较侧重于经济性和安全性,对于生态环境的问题比较忽视。在开展生态水利工程过程之中,中国环境评价制度比较缺失,缺乏成功的经验,这就使得生态技术人员、动工人员、设计人员都会感觉使用材料的匮乏,生态水利工程的开发与设计工作一直落后于发达国家。
        2.2与本地的生态系统运行不相符
        生态水利工程的打造一定要综合本地的生态系统的运行,与此同时生态水利工程的打造一定要优先水利防洪[2]。生态水利工程和以往的水利工程存在很大的不同,分别是功能与服务目标上的不同,目前,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焦点在于生态水利工程与水利工程之间的融合。
        2.3受地理情况的影响生态水利工程标准比较混乱
        中国因其区域的不同其地理环境也会存在很大的差异性,生态水利工程要想综合每个区域的地理差异问题实施实际的解决难度比较大。打造生态水利工程一定要和工程学与生态学的规律相符,可以抵挡冷冻、洪水、干旱、风暴等因素的制约,在不同区域实施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时候,一定要结合实际的地理环境,要把工程设计的经济性与安全性考虑到,同时还要综合河流变化规律,不然在动工期间就会存在一定的障碍。
  3. 浅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策略
        3.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提高水体净化能力
        在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应当通过生态水利工程方式的应用,减轻施工过程中对于水体资源的污染,进而提高水利工程在投入使用后期的生态效益。例如,我国南宁市竹排江上游那考河在建设的时候,就将整治河道的污水确定为了主要工作。一边在流域内开展截污清淤、生态补水等工作,一边又对流域周边的污水处理厂进行了提标改造,积极促进污水的清洁再利用,使得整个河道景观的生态性能迅速得到了恢复。

由此,在生态建设水利工程的时候,也可以首先开展河道的截污清淤工作,促进流域内水资源净化能力的恢复,提高水资源中的含氧量,继而在水利工程建设的时候,便可以着手设计能够提高流域内水流流速的功能,促进流域水体净化能力的不断回升。
        3.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保护物种多样性
        水利工程建设或多或少会对流域周边物种的多样性造成影响,在三峡大坝实现蓄水之后,长江流域内“四大家鱼”的繁衍数量开始不断的下降,引发了流域沿岸带生境层次的简化[3]。由此,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初期阶段,便应当划定需要加强保护的自然区域,并且在工程开始之初严格考察流域内部以及周边物种的生态状况,再结合调查所得结果,设计能够让鱼类顺利洄游的甬道,保证水生物种正常的繁衍生息。另外,在水利工程具体的施工中,还要尽量减少深度水下作业情况的产生,保护流域内水生动植物物种的正常生长。
        3.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调整流域尺寸
        水利工程流域尺寸的问题是一项比较重要的问题,在设计的时候需要先留出一部分区域,便于后期解决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规划流域尺寸需要结合当地水资源的供应情况以及水体清洁程度,避免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污染。比如我国陕西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的顺利建设,便使得延安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的缓解,该水利枢纽工程在建设的时候,完成了对于流域尺寸的良好把控,在流域尺寸的设计预期与实际尺寸相符合的情况下,顺利完成了生态水利工程的建设,目前该工程每年可用的供水已经达到了1.2亿立方米,缓解了延安南部地区水资源的瓶颈问题,使得近些年来陕西南沟门水利枢纽工程的主要工作,顺利转变为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4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利于保持周边水土
        受恶劣的自然环境、滥砍滥伐现象、林业用地过度开发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国很多地区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水土流失问题,该问题的解决需要得到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支持。例如,在位于赣江中游峡江县的江西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设计中,设计人员在其中融入了自然退化生态修复技术、稀缺植被生态修复技术、经济林生态修复技术,这就使得该工程几乎具备全部生态水利工程特征,这也是该工程得以较好保持周边水土的原因所在。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思想引导下,江西峡江水利枢纽工程较好贯彻了尊重自然、严格控制主体工程永久占地、尽量减少临时占地等原则,施工设计也实现了尽可能减少对原有地表土壤扰动、破坏自然生态系统的情况出现,这些就使得自然生态退化引发的水土流失问题得到了较好抑制,而在收集表层耕植土进行剥离、通过临时挡护保护表土资源的设计支持下,江西峡江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后的后期复耕、绿化等迹地恢复获得了有力支持,这不仅大大节约了投资,更保证该水利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可持续发展过程之中,生态水利工程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如今,我国正处于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水利工程的建设不仅可以为社会带来资源保障,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地生态环境产生影响。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在积极设计水利工程的时候,对生态理论进行考虑与分析,积极借鉴国外先进的技术与经验,在不断创新与不断发展进程中提高我国水利工程建设水平,这样一来,才能够减少水利建设所带来的影响,才能真正推动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杨丽荣.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 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198-199.
        [2]唐建.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8:128.
        [3]迟长海. 发展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作用[J]. 农业与技术,2014,01:51.
        [4]韩军桥. 浅谈生态理念在水利设计中的运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4:1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