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国的建筑行业近年来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进步,各种建筑材料的应用量越来越大,而混凝土材料则是其中最重要、应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材料,其性能非常优越,凝结以后能够为建筑工程提供充足的承载力,作为建筑工程的承力结构和框架具有突出的应用效果。本文首先简单的介绍了高强混凝土材料的概念、特点,而后对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关键词:高强混凝土;强度;材料;市政建筑
引言
中国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持续得到提升,各种各样的高难度、复杂结构工程逐步完工,而高强混凝土材料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从根本上保证了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和施工质量。但是从实际的市政建筑工程施工情况来看,目前仍有一部分从业人员对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不甚了解,这直接导致了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的一系列质量问题。为了彻底解决这些质量问题,我们有必要对本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
1高强混凝土简析
通常来说,强度等级在C60以上的混凝土材料即可称为高强度混凝土,强度在C100以上的混凝土材料则可以称为超高强度混凝土。从现阶段来说,我国市政工程施工中现场拌和的混凝土材料一般在C30左右,而预制混凝土材料的强度一般在C40以下,这两种强度的混凝土材料十分常用。从实际经验及理论总结来看,高强度混凝土具有突出的抗压强度、极强的抗形变能力,孔隙率非常低,因此常常在高层建筑、桥梁工程等特殊结构中得以应用。结合相关实验数据来看,在轴压比和配箍率完全合乎标准的情况下,高强度混凝土框架柱的抗震性能非常优越,同时其截面积比较小、自重就较小,这完全符合现代工程在经济效益方面的要求。另外,高强度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让预应力技术得到了发展,辅以高强度刚才和准确计算,受弯构件的抗弯曲能力和抗裂缝能力都十分可观,所以目前预应力高强度混凝土结构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给大跨度桥梁的建设等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另外,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高强度混凝土材料密度大的特征,也可将之作为受冲击和爆炸荷载的建筑物的材料。特别需要提到的是,高强度混凝土材料本身的性能虽然十分优异,能够在高层建筑、复杂建筑、市政工程等特殊工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阶段高强度混凝土材料使用中仍然时常出现开裂、凝结不完全等问题,因此想要让高强度混凝土材料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就必须要从施工质量、施工技术、施工管理等方面分别进行调整,使之与高强度混凝土材料的优异性能相匹配,从而确保市政工程的质量。
2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2.1高强混凝土的拌制
要根据事先制定好的原材料投放顺序完成投料,并且根据拌和方案开始拌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各个原材料的配比,并且对各项原材料的重量进行仔细核对,确保其与设计配比完全一致。另外,还需要格外关注用水量的控制方法,对砂石料含水量进行测定,在配料过程中应该利用好自动称量装置,确保从总用水量中准确扣除砂石料含水量。
如果在实际拌和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添加剂,可直接向原材料当中进行投放,也可以将之制作成溶液进行投放,如果制作成溶液需要严格控制用水量,不能任意添水。在配置和搅拌过程中务必要保证各种材料的均匀性,这可能会对高强度混凝土材料的最终性能造成影响,除此之外还需要合理选择搅拌设备,对设备运行情况进行确认,保证拌和时间在一分钟以上,避免出现拌和不均匀等问题。
2.2高强混凝土的运输和浇筑
高强度混凝土材料的坍落度比较大,因此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务必要尽可能缩短入模时间,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将拌和站设置在施工现场周边,从而让混凝土材料的运输时间被大幅度缩短,在条件不允许、拌和站距离施工现场比较远的情况下,必须要合理选择拌和站的位置,确保拌和完成的混凝土材料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运输到施工现场进行浇筑,避免材料离析、泌水等问题。另外,在进行浇筑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组织方案进行操作,对混凝土浇筑、振捣等流程进行有效控制。进行浇筑的时候,需要控制好各个步骤的操作时间,整个模板的浇筑应在一个小时以内结束,只有这样高强度混凝土的密实度才能得到保障。浇筑结束以后,要按照“边浇筑边振捣”的工作原则进行振捣,借助高频振捣设备保证振捣的有效性,避免某个区域被遗漏。假如使用了分层浇筑法进行施工,那么应将振捣设备深入到下层混凝土材料内进行振捣,这样能够让上下层混凝土材料融为一体,避免混凝土分层问题。
2.3高强混凝土的后续养护
上文中我们简单提及了高强度混凝土材料的诸多优势,比如其极高的强度就使得其能够有效的抗震,并在长时间的使用中始终保持极高的性能,然而想要让市政工程的质量得到保证,仅仅依靠材料本身的优越性远远不够,做好浇筑以后的后续养护工作同样重要。市政工程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流程中,最重要的一个步骤就是养护步骤。做好养护是保证混凝土材料后续开裂、顺利凝结的必然选择,在振捣操作结束并确定没有气泡等以后,利用土工布、草帘等对其进行覆盖,并且根据本地实际温度湿度情况进行洒水养护,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定时对混凝土表面凝结情况、湿润程度等进行检查,待混凝土强度达到标准强度的九成以上时,可停止养护使之自然凝结。
结语
高强度混凝土材料的出现和应用,让市政建筑施工的质量得到了保障,传统混凝土材料硬度不足、耐久性不足、抗震性不足等问题迎刃而解,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开始关注高强度混凝土这种新型材料。但实际上,高强度混凝土材料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有一定难度,因此施工人员务必要从拌和、运输、浇筑、养护等方面分别入手,争取找到最佳的应用方法,保证高强度混凝土材料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继明.探讨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2):125-126.
[2]朱燕飞.市政建筑工程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2):175.
[3]宋艳涛,于耀茜,宫子瑞,卢斌.论高强混凝土在市政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现代农村科技,2018(09):108.
[4]庄柔.市政建筑工程项目高强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及施工要点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5(1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