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第12期   作者: 韩佳伟
[导读] 2016年发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对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摘要:2016年发布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安全生产工作的纲领性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对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本文以企业安全生产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必要性分析,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责任意识,完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从而为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确立提供帮助。
关键词: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

引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安全生产事关人民福祉,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企业为了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贯彻并落实习近平关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思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
1.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的必要性分析
        明确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的主体责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其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有利于推动企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近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的要求更加严格,监管力度逐步加大,2014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明确企业在安全生产过程中属于责任主体,应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随着工业生产的逐渐转型,企业生存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如果企业无法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实处,将会导致事故频发,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在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失去发展机遇。(2)有利于推进和谐社会发展进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隐患和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会影响企业安全生产,还会威胁到职工的人身安全,对以人为本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件造成不良影响。人力资源是企业的宝贵资源,企业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将安全生产作为基础,关注职工的生命安全,维护其生命权益,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1]。
2.建设与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的有效措施
2.1提升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意识
        为了贯彻并落实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主体,可以从以下三个维度提升主体的责任意识:
        (1)坚持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党政主要负责人是企业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通过树立责任意识,强化法制观念,明确自己作为经营者应肩负起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不断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在推进企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同步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2)建立各司其职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由安全生产保证、监督和支持三个责任体系构成,具体内容如下:一、安全生产保证责任体系。以专业管理部门为主,直接从事与安全生产有关的生产、基建、技术、运行、检修、维护、试验等部门、机构及所有岗位和人员,共同履行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主体责任。二、安全生产监督责任体系。以安全监督部门为主,直接从事安全监督工作的部门、机构及所有岗位和人员,共同履行对企业安全生产监督的主体责任。三、安全生产支持责任体系。党建、财务、人力资源、纪检、监察、群团、计划、办公室、审计、法律、评价、科技、信息、物资、采购等部门、机构及所有岗位和人员,共同履行对企业安全生产支持的主体责任。通过三大责任体系的清晰定位,紧密配合,构建党建工团协调联动、齐抓共管安全生产工作的格局。
        (3)建立安全生产人人有责的主人翁意识。通过将安全职责融入岗位说明书,落实安全职责作为上岗的必要条件之一,同时企业应针对性制定全员安全培训计划,对职工广泛展开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强化其安全意识,明确企业安全生产的行为准则,并向其传授常见的隐患和应对措施[2],,让安全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2.2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能够为企业的生产提供指导依据,也可以作为安全生产责任“照单免责、失职追责”的重要参考,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度。


        (1)统一领导,全员参与。通过主要负责人领导、各级管理人员组织、全员参与的方式,开展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建设,按照一人一岗、下一级对上一级负责的要求,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层层传递、层层压实。
        (2)量化标准,权责对等。各岗位的责任制应做到简明、具体、实用且可操作性强,涵盖安全生产职责、到位标准、考核标准以及权限与义务。
XX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岗位安全生产职责    到位标准    考核标准    权限与义务
各级、各岗位人员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应尽的安全责任    明确安全生产工作何时、以何种频率开展,应该做到什么程度    根据到位标准对岗位安全生产职责尽责情况进行量化考核的标准    各级、各岗位完成安全生产工作应有的权利和必须履行的义务
        (3)充分沟通,定期评估。安全生产责任制修编完成后,应逐级开展评审,确保上下游的有效衔接,企业可通过专家评审的方式,组织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评估,经安全生产委员会审定后正式发布。同时,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定期评估及修订机制,确保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有重大变动、组织机构重大调整时,安全生产责任制能够及时更新。
        (4)强化培训,狠抓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培训作为员工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可列入到培训计划内,按计划开展全员培训,并作为新员工、转岗员工的岗前培训内容。各级管理层可通过领导垂范,落实个人安全生产责任制上墙,主动接受监督,营造企业良好的安全氛围。日常工作中,按照“个人主责,上级监管”的原则,每个人员对本岗位责任制的落实负主体责任,上级人员要对下级人员的安全生产履职情况进行日常监督、指导,并承担监督、指导、评价与考核的主体责任。
2.3深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激励
     按照有利于激发全员安全生产履职尽责、提升全员安全绩效和良好安全文化氛围的原则,开展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及激励。
    (1)结合企业安全生产目标,建立各层级安全目标、指标的管理绩效评价机制,通过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的方式,有效承接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考核。安全监督体系部门要充分利用信息化工具及手段,监测、统计安全生产目标、指标的运行情况,建立量化评分细则并落实到对各层级的日常绩效考核。
        (2)建立安全责任到位评价机制,上一级对下一级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开展年度评估,对照到位标准评价是否履职尽责,并通过面谈及时告知其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上存在的不足及期望。评价情况可与安全生产先进评选、干部考察输入等结合,深化安全生产履职评价成果的运用。
        (3)考核激励要坚持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结合,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行分级实施、逐级激励;考核激励要客观公正、公平公开,有效的促进全员安全生产意识的不断提升。
总结:总而言之,面对着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在面对发展机遇的同时也要积极应对各类挑战,要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安全监管要求,企业就需要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坚持安全发展,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安全为代价这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企业管理者应树立责任意识,不断强化法制观念,带领全体员工提升自我责任意识,共同建立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加大企业安全生产基础管理力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参考文献:
[1]侯占杰,李瑞,董凡赫,纪阳.多层级集团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构建[J].劳动保护,2017(12):61-63.

[2]尚志强. 强化制度建设  构建长效机制  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N]. 鄂尔多斯日报,2017-06-01(003).

[3]吕艳.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度实施措施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6(24):87-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