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算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第12期   作者:高叶根
[导读] 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为了更好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就需要让所有管理和施工人员都明确认识到建筑工程结算超预算的原因,从而找到相应的控制措施。
        摘要:在当前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为了更好提高整个工程的施工效率和经济效益,就需要让所有管理和施工人员都明确认识到建筑工程结算超预算的原因,从而找到相应的控制措施。所以在整个建筑工程中,建筑工程造价人员需要针对工程的整体情况进行预估价格,这样才能让建筑工程施工人员按照预估的价格进行施工,大程度上降低建筑企业出现资金浪费的风险,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整个工程施工效率还可以更有效控制成本,并让企业得到相应的利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算超预算;原因;措施
        1建筑工程项目结算的内涵
        结算是指组织在生产经营中,对特定周期内经营活动或部分经营事项的收支情况进行总结、核算的财务管理工作。建筑工程项目结算是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在所订立的合同内工程价款各项结算的总称,因此也可以称为“工程价款结算”。结算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运用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主要体现在管理连续性强、内外部协调运作两方面。首先,建筑工程项目需要在相关法律法规及定价标准框架内,以预算为基础开展结算工作,且工程建设期间的成本管理、现场管理等活动对结算工作目标的达成具有多重影响。其次,参与项目的建设单位、施工或分包单位,均在内部不同程度地开展预算、结算工作,各主体之间需要基于项目合同与角色任务进行必要协同。作为项目参与方,需要用估算的预期收入、成本及利润等指标,作为计划参考、评价依据。建筑工程项目结算一般采取分段支付、完结清算的形式进行,其实施内容包括中间结算与竣工结算两部分。施工单位按照合同约定的形式,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定期或定量向业主申请进度款支付,项目竣工并验收点交后双方进行价款清算。因此,建筑工程项目自身的复杂性与结算参与主体的多样化导致超预算成为常见问题,且问题成因呈现多因扰动的局面。
        2建筑工程结算出现超预算的主要原因
        2.1建筑工程概预算编制问题
        预算编制人员对工程情况调查不认真,没有进行深入翔实的研究,导致编制的造价预算出现缺项、漏项等,工程实施的费用支出情况无法全面反映和正确预测。造价预算没有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实际工程中丧失应有的指导作用。
        2.2建筑工程施工图有缺陷
        施工图纸会影响工程造价预算。在建筑工程中涉及多个方面,其中包括:建筑设备、施工材料、施工人员等,所以在建筑工程中需要落实合理的工程造价模式,这样才能让整个工程在日后更好的发展。但是从目前的形势中来看,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施工图纸中还存在一些缺陷,这些缺陷不仅无法提高整体的施工进度,还会降低施工人员的施工能力,导致整体工程不能更迅速开展,甚至超出预算范围。
        2.3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问题
        建设单位对工程的管理不当。建筑工程项目有施工时间长,体量大,工序多的特点,若强管理措施不当,施工情况就得不到及时反馈,无法对工程实施阶段工程造价进行监控和调整,造成资金资源浪费,引发工程造价超预算现象。施工图有缺陷会影响工程造价预算,设计变更频繁,往往是由于管理不当的原则造成。
        2.4不重视工程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建筑单位大多将工程造价预算控制看成孤立、静态的过程,只在招投标阶段及竣工结算阶段对预算造价进行重点控制,忽视了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对材料价格的价格变化没有事先进行预判,有时对于材料价格的管理也是至关重要。
        3建筑工程造价出现超预算原因的有效控制措施
        3.1科学合理编制工程预算
        首先,建设单位没有能力编制工程预算的,应委托具有一定资质的咨询单位进行代编,以保证预算的编制质量。编制工程预算时,要深入现场进行实地踏勘,结合报告和图纸,采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编制。对于需要询价的材料设备,进行多家询价,以保证价格的准确性。其次,要和多部门进行沟通,对工程建设其他费、预备费等进行核算,确保预算计算全面。最后,要采用复核制。

工程预算初步编制完成后,要由资深造价人员对工程量、定额套取、人材机设备价格、取费等进行全面复核,以保证工程预算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2招投标阶段的造价控制
        首先,建设单位必须根据工程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特点等因素来确定合适的发包方式。引入合理的竞争机制,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选择最优惠的价格。其次,要做好招标文件的编制工作。
        3.3施工阶段的造价控制
        首先,严格控制工程变更。建设单位应该充分发挥其监管的作用,对于变更的原因进行严格的审核,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采取各种措施减少工程变更的出现。其次,对于甲供材料、设备,要进行多家比价,选择性价比高的供应商。再次,造价人员要经常深入现场,熟悉每道工序,若发现现场与图纸不一致,要及时与项目管理人员进行沟通。最后,加强资料管理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需要留存影像资料;制定完善的变更、洽商、现场签证、索赔、认价单等资料签定制度,避免出现重签、虚签的现象发生。
        3.4竣工结算阶段的造价控制
        施工单位提交的竣工结算资料,建设单位的项目管理人员需要初步审核。主要审核竣工图纸是否与现场实际相符,变更、洽商、现场签证、认价单等资料是否属实,清单项目及项目特征描述是否与实际相符,以确保竣工资料的真实性。
        3.5全面提升管理人员的能力素质
        相应的造价管理人员能够在具备完善专业知识基础上,能够对工程项目建设流程有着详细的了解,并对相应的行业法律政策等进行深入的解读。在此基础上,要以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理念来指导造价管理工作的落实,要求要在对施工现场的各项资料进行完善搜集整理与分析,提升自身的责任意识,以实现对工程结算超预算问题的有效控制与规避。
        3.6完善现场管理沟通机制
        为解决项目设计、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该项目采取了加强设计审查、优化管理沟通等方法。施工单位在签约后、进场前分析设计方案及图纸,提前提出可能存在的不足,经三方确认提前明确或修订图纸。同时,该项目以科学的预算编制与结算方式为基础,重点开展施工造价控制和签证管理控制。首先,通过对工作量的分析锚定起扣点,严格控制备料款,需要根据工程项目的造价与工期确定备料款的拨付。该项目将包括水电在内的建筑工作量按25%作为预付款,考虑到安装工程的工序较为复杂,备料款按照10%拨付。抵扣阶段采取逐次扣抵的方法,期间以月底进行,严格按照现场人员监督确认、财务查验审计、中期结算的步骤进行。施工过程中,建设方明确现场签证的责任并建立奖惩机制,将因签证出现的超预算问题作为现场人员的绩效考核内容。同时,为鼓励监理单位发挥职能,在监理合同中适当基于其一定的物质激励,并建立了三方会议制度,从而降低了现场施工的不必要损耗。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结算的过程中,对超预算的问题分析原因,针对具体的问题进行解决。要深入研究工程预算编制工作,培养专业的人员来进行有效的工程项目建设,科学编制预算方案,,促进建筑成本的有效管理,带动建筑行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芳.建筑工程结算超预算的控制方法[J].河南建
        材,2019(05):167-168.
        [2]李俊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居舍,2019(15):125.
        3]王瑜.工程建设电子招投标的现状分析与优化措施[J].甘肃科技,2018,34(04):80-81+95.
        [4]任博.电子招投标系统在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的应用[J].电子测试,2014(21):130-132.
        [5]陈天福.贵阳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吉林大学,20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