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水利工程建设是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利工程发展过程中必须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水利工程防渗措施的实施,直接关系到水利工程的使用寿命,也影响到工程的利用率。为提高渠道工程质量,有必要深入研究渠道防渗技术,根据工程实际需要采取适当的防渗措施,做好渠道防渗施工管理工作。
关键词:渠道防渗;水利工程技术;设计特点
引言
在水利工程建设中,诸多的技术利用为提升工程质量和企业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其中防渗技术的利用对施工安全以及社会发展影响很大,目前部分防渗工程在设计和施工环节存在不科学的情况,需要对不同的施工材料选择相应的防渗技术,一旦出现渗漏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处理,以下对相关的技术性措施进行分析。
1水利工程建设中渠道防渗的重要性
渠道防渗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对水资源进行重新利用,从而节省大量的水资源,有利于促进节水型农业的发展,实现节水型灌溉。经过调查发现,由于水利工程渠道渗漏,每年造成的损失占据一半多,不仅严重浪费了水资源,降低了管道用水的利用率,大大缩小了灌溉面积,而且还增加了农民用水以及灌溉技术的费用负担,甚至影响整个水利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因而,如何减少由于渠道渗漏造成的水资源损失,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是广大工作人员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实施渠道防渗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对渠道工程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后期对渠道进行养护和维修,在使用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饮水和配水,提高灌溉管理工作水平,这些措施都能有效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对提高水源利用系数具有积极意义。采用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水资源损失的问题,最大化地节约水资源,同时渠道防渗技术能够降低渠床的粗糙系数,增大渠道内的水流量,减少渠道内的泥沙堆积,防止渠道长草现象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维修成本以及灌溉成本,从而实现灌溉的最大效益。
2渠道防渗问题出现的原因
2.1化学因素
由于土壤中含有很多化学物质,例如酸类、盐类等,随着渠道使用时间的增长,这些化学物质就会进入到混凝土内部并与其发生化学反应,这就导致混凝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改变,使得混凝土的整体承载能力变弱,进而引发渗漏问题,影响到渠道的正常使用。
2.2施工方面的因素
虽然水利施工技术得到快速发展,但是有些施工单位还是使用一些比较落后的施工技术,而且在具体施工的过程中并没有完全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作业,给工程留下了安全隐患,为出现渗漏现象提供了可能。
2.3冻胀因素
由于土壤中会含有大量的水分,如果温度长期保持在零下的话就会使土壤中的水分冻结,而且水呈固态时体积会变大,结冰后的土壤会对地基中的混凝土产生一个推力,当这个推力超过了混凝土能够承受的范围就会出现混凝土板位置偏移的现象,工程的其他部分也会发生改变,整体结构被破坏。
2.4没有做好维护工作
后期的维护工作对于保证渠道工程的正常使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工作人员应该对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地处理,避免小问题不断扩大,给周边居民的安全造成威胁。
3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设计与应用
3.1沥青防渗施工技术
在当前的渠道防渗漏水利施工中,沥青防渗施工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利用,该技术主要包括沥青混凝土法、埋藏式沥青薄膜法、沥青席法,通过沥青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可以对渠道渗漏部位进行填堵,延长工程使用年限。沥青防渗施工技术的不同施工方法如下:首先,沥青混凝土法。该方法把砂、碎砾石、沥青等材料加热,然后通过不断捣压、搅拌形成粘合性强、耐用持久、理化性能稳定的防渗材料,在施工期间可以对防护面厚度调整。其次,沥青席法。
该方法主要在石棉毡、麻布、苇席等材料上涂抹沥青,然后制成卷材,可以在施工期间进行铺设,这样就有效提升了渠道防渗效果。对于该方法的利用,铺设的过程中对接缝处要加强重视,主要是用沥青有效连接,这样可以避免缝隙造成渠道渗漏。最后,埋藏式沥青膜法。该方法是把渠道的底部压实,施工人员会在表面撒一层水,之后会使用机器在表面喷洒热沥青,用沥青保护膜进行覆盖,起到更加有效的防渗漏效果。施工要点在保护膜上铺设一层素土,其作用在于可以防止沥青破坏或老化。
3.2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
在渠道防渗施工中,混凝土防渗施工技术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其具有使用时间长、防渗效果好、耐用、以及不易受外界环境温度的影响等优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这种防渗技术也有一定的缺陷,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需要大量的砂石原料,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单位的运输成本,此外,这种防渗技术在实施起来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专业的操作人员,比较适用于小型的水利工程建设。
3.3膜料防渗技术
这种防渗技术具有适应能力强、操作简单等优点,在渠道防渗施工中应用比较广。该种防渗技术也有一定的缺陷,其稳定性以及抗冲击性能比较低,因而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如果采用这一防渗施工技术需要对其施工要领进行全面掌握,在铺设过程中要留有小褶,从而达到防渗的目的。
3.4砌石防渗施工技术
这种施工技术可以发挥出持久性强的特点,并且简单易操作,砌石防渗施工技术又细分为浆砌和干砌,具体说来:首先,干砌施工方法主要是先进行渠低施工后进行梁坡施工的方法,然后进行卵石铺设,在河岸的堤坝建设中具有抗冲击强的优势。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会在缝隙中渗入一些泥沙,使得防渗层的稳定性得到提升,可以增强防渗效果。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调整防渗层的厚度。其次,浆砌是使用胶结材料的块石砌体,石块依靠胶结材料的粘结力、摩擦力和石块本身重量,保持建筑物稳定,是一种浆砌块石护面技术。干砌的石块连续性不强,所以存在结构不稳定的情况,在密封性上不如混凝土防护坡,所以通常用于护坡、水利涵洞等工程。浆砌密封性要强于干砌,这是由于浆砌的石块间空隙被填满,具有更好的整体性、密实性,可以防止渗水和漏水,提升抵抗侵蚀能力。
3.5土料防渗施工技术
该施工技术的使用也较为普遍,具有易操作、成本低的优点,不过耐久性不足、抗冻性能差,所以在利用这种防渗施工技术时,施工人员要进行土料层的防渗处理,起到更好的防渗效果。在规模较小和环境温度较低的环境中也得到了利用。在渠道防渗漏施工中,需要先对土层的厚度进行调整,科学设计好伸缩层,进而减少防渗层的裂缝出现,避免渗漏现象。
结语
水利工程建设对促进国内经济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因而其施工质量达标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必然要求。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渠道防渗施工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工程施工质量,因此在实际的防渗施工中要对防渗施工技术进行合理选择与应用,从而达到一定的防渗效果,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参考文献
[1]杜新.刍议水利工程渠道防渗的意义及防渗技术措施[J].价值工
程,2019,11:99-100.
[2]黄维,王纳新.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与企业,2020,20:205+209.
[3]赵晓军.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技术措施[J].水利科技与经济,2019,7:155-156.
[4]赵彦晨.浅析水利工程中的防渗施工技术[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9(12).
[5]师元丰.基于水利工程中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分析[J].能源水利,2019(1).
[6]韩庆胜.水利工程渠道防渗施工技术的有关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9):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