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土建施工安全监理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第12期   作者:王 培
[导读]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不仅要保证施工质量,还要充分保证施工安全。安全不是小事。要保证民用建筑的高质量和安全,就必须加强安全监督管理。
        摘要:在土木工程施工中,不仅要保证施工质量,还要充分保证施工安全。安全不是小事。要保证民用建筑的高质量和安全,就必须加强安全监督管理。
关键词:土建施工;安全监理;管理策略
        引言:民用建筑安全在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生命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也影响着社会稳定,涉及到惠民工程的发展。目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虽然国内土木工程质量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中仍存在一些有待解决的漏洞。下面是一个全面的分析。
1土木建筑的特点介绍
        为了提高民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质量,有必要详细了解民用建筑的基本特征。
1.1施工过程复杂而系统
        大多数土建工程都有大量的施工人员,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实现多方面的充分协调和配合。同时,它必然会应用到施工中的许多机械上,因此也会对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产生一定的复杂性。
1.2施工难度大,技术含量大
        土建施工主要在高空进行,因此高空施工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随着施工高度的增加,施工难度也会提高。此外,大部分施工都是露天进行的,存在自然环境变化或工期紧张等外部因素,这也将提高施工难度,尤其是在安全方面。
1.3交叉施工较多
        民用建筑中存在许多交叉建筑现象。如果双方在交叉施工过程中沟通不畅,会导致安全监督管理出现问题,特别是安全隐患,阻碍相关管理工作的开展。
1.4建筑工人中体力劳动者多,临时工多
        由于土木工程施工中机械设备发展的限制和工程单位支出削减的影响,许多土木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依靠大量的体力劳动者来工作。过度的体力消耗肯定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工人的精神状态,进而导致安全问题。此外,工程队临时工多,专业知识不足,质量安全意识低,是安全监督管理的隐患。
2当前土木工程建设中安全监督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缺乏高素质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
        目前,国内民用建筑工程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具有工作能力的监理人员是一个普遍现象。主管是改变职业或退休的兼职员工。虽然部分监管人员接受过相关培训,但培训内容相对简单,安全专业知识不强。甚至出现特殊的安全施工方案无法正确分析的情况,这将阻碍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实施。
2.2监理单位安全责任意识普遍较低
        监理单位的安全责任意识相对薄弱,直接导致监理职能未能充分实现。在土木工程的实际施工中,一些监理单位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施工质量、工期和成本上,而忽视了安全监督管理。同时,一些监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施工安全,只认为安全问题是施工单位的管理责任,导致监督管理工作敷衍了事。
2.3施工人员的施工安全意识不高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大部分是体力劳动者,文化素质相对较低,且大部分是临时工,安全意识普遍不高,这是相关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2.4安全监督管理制度不健全
        安全监管管理体系的制定通常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难以保证安全监管管理的有序有效开展。主要原因是我们只注重施工的进度和质量来保证经济效益的提高。即使我们重视安全施工,在制定施工制度时也很难紧密结合土建工程的实际情况,而且实施周期也没有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执行,导致现场管理相对混乱。
3民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策略
3.1从人工监督管理的角度解决安全问题
        作为民用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不断强化监督管理的基础专业知识水平。在现代土木工程安全监督管理中,应把施工质量、工期、工程造价和施工安全充分结合起来,把思想内容作为开展监督工作的重要依据。

此外,还应保证施工人员是持有证书和操作许可的施工人员。持证上岗是指施工人员应具备相应的资格证书,证明其能够承担并胜任施工工作,从而保证工程施工的安全。
3.2安全监督管理对象解决方案
        根据《建筑法》、《安全生产法》、《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建设单位应建立的建筑安全体系保障体系应主要包括安全生产管理体系: 安全目标管理体系;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体系;安全生产资金保障体系;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事故报告系统;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制度;三类人员考核和特殊人员认证制度;安全技术措施管理体系;专项建设方案编制和专家论证评审制度;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体系;消防安全责任制;特种设备管理制度;分包商管理制度;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安全事故应急救援系统等。 以上所列的所有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基本涵盖了施工阶段安全生产的各个方面,已成为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和操作人员的工作和生产行为准则,也是施工单位营造良好安全生产氛围的工作基础。但是,我们也知道,建筑安全体系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实施并不仅仅是建立一批制度,其核心应该是建立一个能够充分保障各安全生产环节要求的实现并能够严格执行的制度体系。第一个保证需要将建立施工安全保证体系的要求纳入体系,并给予体系约束和保证;第二个保证取决于其可行性和责任。目前的实际情况是,第二个保证不能有效实现。虽然建设单位也建立了安全生产管理体系,但其建立、实施和实施的可行性往往达不到要求。这就要求监理单位和监理工程师对其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和落实,这也是施工阶段安全监理工作的一个重点。监理工程师对施工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实施进行监督检查,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严格按照现行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和相关标准,监督检查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是否保证了《安全条例》规定的安全责任的落实;
(2)检查施工安全体系保证体系是否包括与组织、技术、投资和信息保证相关的工作体系要求;
(3)施工安全体系保证体系应保证各管理体系在各自的权重基础上实现,同时解决联系、协调和配合的要求,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4)各项制度的内容和规定必须清晰、准确、可操作、可检验,并尽可能满足具体、详细量化的要求,便于严格执行;
(5)各体系应有相应的责任规定。 此外,监理工程师在检查和监督施工单位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实施时,应重点关注以下内容[7]:
1)安全目标管理:
是否有效实施安全管理目标责任分解;是否有效实施安全目标责任考核。
2)安全生产责任制:
是否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中的安全生产管理职责、目标和指标;是否有有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记录。
3)安全教育培训体系:是否有效实施安全教育和培训计划; 是否有实施安全教育和培训的记录。
4)安全检查系统:各级管理部门是否有日常、定期、特殊和季节性的安全检查;是否有安全检查和隐患处理、复查实施记录;安全隐患整改是否按期完成。
5)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制度: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应急救援队伍和人员得到有效落实; 实施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处理。
6)安全生产管理机构: 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得到有效落实; 安全管理人员数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是否到位。
7)安全技术管理体系: 方案交底、验收和检查制度是否得到有效实施;是否有效执行安全技术交底的相关规定和制度; 是否有效执行安全技术交底程序。
8)消防安全责任制: 施工现场消防通道、消防水源、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设置检查;定期组织检查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的落实情况。
 3.4加强关键施工环节的安全监管
        土建施工时,关键施工环节包括吊装施工、高空作业、重大危险源等。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加强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督管理,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例如,在民用爆炸物品的采购过程中,必须严格明确使用者的资格、应用的可行性、可能出现的问题等。,并制定相关措施进行处理,从而增强安全监督管理的实施效果。
        结语: 土木建筑是一个高风险行业。为了充分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开展,有必要加强安全监管。安全监理的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密切配合和配合,并认真落实管理制度,以确保民用建筑的安全。
参考文献:
[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2]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督与行业发展司. 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评价标准实施指南.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