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探究

发表时间:2020/9/1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4月第12期   作者:李婉婉
[导读] 当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使用最为频繁,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而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要不断地完善此项技术,切实解决土木工程建筑现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
        摘要:当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使用最为频繁,但就实际情况而言,现阶段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结构存在一定的问题,故而在混凝土结构的施工中,要不断地完善此项技术,切实解决土木工程建筑现阶段存在的技术问题。在实际施工阶段,需要积极开展土木工程施工流程监督,掌控建筑工程质量,保障建筑工程质量,以此推动建筑行业得到更好的发展,并能够保证人们生活生产的需求。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不断迅速的发展,使我国建筑行业发生一定的改变,建筑规模越来越大,建筑类型越来越多。但是在土木工程建筑的施工过程中极其容易被某些因素所影响,会大幅降低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为确保大幅提升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必须将混凝土结构施工作为施工重点,确保根据土木工程建筑施工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对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应用,不断强化土木工程建筑的结构性、稳定性与可靠性,进而使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可以充分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因此,只有提升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才能够确保为土木工程建筑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进而实现我国建筑行业稳定的可持续性发展。
        1土木工程及混凝土结构
        1.1土木工程
        作为工程领域的一门重要学科,土木工程的知识往往会涉及勘探、设计以及施工建设等多个不同方面的内容,它是一切和文化、土、水有关的基础建设的计划、建造和维修。具体行为上来看,就是依靠相关的设备和材料,对建筑进行施工和维护,这一门工程学科的专业性非常强,伴随着当今社会科技生产力的快速提升,土木工程已经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而它的具体内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简单进行概述,就是土木工程从传统的单一施工类学科向具有社会性、实践性和综合性的学科发展,这些属性也在随着整个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地变化。可以从中看出,土木工程的发展水平可以体现出当今社会的经济、文化及科技的发展水平。因此,对整个土木工程进行详细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而混凝土技术又是整个土木工程建筑施工技术的重点,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2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结构主要通过砂石、水泥、水等辅助材料混合而成,在材料不同的情况下,会出现混凝土结构差异性的问题。而且,由于混凝土是由多种材料组合而成的人工复合型材料,如果在使用的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会降低混凝土材料的承载能力。混凝土结构的特点如下:第一,混凝土结构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而且对技术要求较低,在具体的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操作流程相对简单;第二,制作混凝土结构的原材料相对多样,具有性价比高的优势;第三,混凝土的耐火性相对较强;第四,混凝土的抗拉能力、抗震能力较强,而且,通过煤泥、矿渣等工业废料的使用,可以达到施工环保目的。
        2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分析
        2.1材料控制
        混凝土作为一种混合物,组成的材料对于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影响十分重要。混凝土简称砼,主要由水泥和砂石骨料在水的作用下拌和均匀形成。其中,水泥本身的分类较多,虽然主要成分相同,但作为混凝土中成本较高的材料,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水泥成本也各不相同,如果不能根据需要进行配置,将导致混凝土特性不匹配。砂石骨料的粒径和材质也有很多种,除了天然材料外,还有很多是人工加工形成的砂石骨料,人工加工形成的砂石骨料更加均匀,性能稳定,随着天然砂石骨料的稀缺性和破坏自然生态等因素,人工骨料将成为混凝土材料的主要材料,有助于建筑垃圾再利用和工业废物利用。水作为混凝土材料的一部分,需要加以控制,特别是作为废水利用项目的成分检测,考虑水中的水泥浆含量和浓度,控制有害离子含量,尤其是氯离子的成分控制。
        2.2混凝土的配制
        土木工程建筑施工过程中,在不同地域或不同的工程结构,对混凝土结构的要求也不尽相同,混凝土材料需要进行科学配制,并结合工程设计要求进行搅拌控制。正常情况下,可以选择含碱量0.6%以下的水泥,并使用部分矿粉掺和料、低碱外加剂等配料,根据工程建设要求先开展混凝土试配,结合实际含碱量,选择有效的外加剂、砂石、水比例进行混凝土配制,重点检查混凝土碱集料反应情况,确保混凝土质量满足使用要求。

开展混凝土配置工作时,除了原材料的选取以外,合理应用搅拌技术,对于多数土木工程建筑建设期间的混凝土主要由商混基地提供,但实际施工中所使用的部分混凝土仍旧需要现场搅拌,搅拌过程中应保证选用的材料与商混基地的标准相同,确保现场搅拌混凝土满足相应标准。混凝土搅拌前要先检查机械设备,保证搅拌工序稳定、持续,现场管理人员应当加强管理,既要确保搅拌桶湿润,还要避免其因受潮出现故障。搅拌过程中,要严格依照规定开展工作,搅拌完成后要及时检查混凝土各类标准,若出现分层、离析的现象,要及时安排二次搅拌,确保满足工程建设标准。
        2.3混凝土的运输
        在对混凝土进行运输时,想要更好的保证混凝土的使用效果,就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主要配置移动泵和托泵,按照实际的预约时间送达现场指定的区域。但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要对混凝土凝结速度较快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准备好备用零件,以免出现运行异常时维修时间过长而导致混凝土凝结。除此之外,管道使用之后,就要对其进行清理,确保下次管道能够正常使用。在运输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运输中所使用的设备进行掌握,为确保混凝土的质量而做好相应的措施;第二,尽量降低混凝土的运输时间,以免出现其塌损现象;第三,确保运输泵的质量,加固连接处位置,有效地防止浆体漏出来;第四,及时清理混凝土的运输泵,千万不要遗留残渣。
        2.4混凝土浇筑技术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该对浇筑作业进行重视。主要是因为浇筑作业具有连续性特征,施工过程不应该发生停止或者中断的现象,这样才能使混凝土的性能发挥出最大效果。如果施工中发生中断的现象,需要及时做出相应的防护工作,以减少由于重复的浇筑而发生混凝土结构不能接合的后果。另外,还需要对混凝土浇筑的质量予以重视,在加强其质量检测后开展质检工作。其质检的目的一方面能够对钢筋偏移或者密实度不达标的现象进行及时的纠正,在对其进行返工后以保障施工质量的要求,还能够减少由于工期延长给企业带来的较大损失。同时,振捣工作应该达到施工标准要求,以对各项操作进行实施,在对振捣操作的均匀性进行明确后,能够减少插入过深或者钢筋、模板等发生的触碰现象,从而使建筑工程质量达到标准要求。这里需要注意的是:浇筑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对混凝土的浇筑方式进行分析,对于体积较大的混凝土结构,需要在夜间进行浇筑和操作,这样才能减少由于温差过大而发生的混凝土胀缩现象。
        2.5养护技术
        混凝土的养护技术是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等质量缺陷的重要手段,并且能够有效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对于提高土木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注重对混凝土的养护。首先,温度与湿度对混凝土影响较大,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注意混凝土的保温与保湿工作。混凝土的材料选择、材料配比不同,其对于养护时间的需求也有所不同。例如有抗渗要求的混凝土需要进行14天以上的保温保湿工作,其他类混凝土则需要7天的养护周期。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成分,计划保温保湿周期,确保养护工作的有效性;其次,混凝土成型后,需要对钢筋模板进行拆除,此时混凝土结构将置于阳光下,时间过长或温度过高将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因此,混凝土结构施工人员需要在受阳光直射的混凝土侧放置防晒设施,如颜色较深的麻袋,以避免混凝土结构被破坏;最后,混凝土的湿度是保证其结构抗拉强度、应力均匀的重要因素。
        3结语
        通过本文的上述内容可以发现,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混凝土结构依旧存在一些问题。混凝土施工技术是整个土木建设施工过程之中一项非常关键的技术,但在整个工程实际开展的过程中,会受到很多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不断加强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施工技术研究是很有必要的,具体的研究方法需要技术人员结合理论与工程实际确定。土木建设施工单位在施工时就要从问题的根源出发,增强整个混凝土的抗裂性能,提升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建设工程中的实际效果。
        参考文献
        [1]张可爱.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要点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74.
        [2]刘丽.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11):146,154.
        [3]吴浩.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99.
        [4]彭国运.浅谈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应用[J].中国标准化,2019(22):153-1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